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8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通过内六角扳手同时驱动对称设置的调节螺栓转动,从而使密封板沿着调节螺栓向上位移直至接触到底板并对进水口进行封堵,进而阻隔下水道中的散发的异味进入屋内,再通过通风管内排风扇的运作将排水管内的异味排出外界,从而使该装置在排水过程中密封板打开状态下驱散异味,最后通过底座内的双轴电机驱动其两侧对称设置的螺旋搅拌轴转动,从而将顺着水流流入搅拌管内的杂物粉碎,避免堵塞,保证了正常排水,增强了装配式建筑的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卫生间和厨房的密封防水装置大都结构单一,主要分为密封式和排水式,其中密封式防水只是单纯的防止水渗到楼下,这样的防水方式导致撒到地上的水就会在屋内形成水汪,使屋内的湿度上升,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家具受潮,而排水式的防水装置大都直接与下水道连通,这样下水道中的异味就会传进屋内,使屋内充满异味,且地面上的杂物会顺着水流沿着排水口流进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从而影响排水,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该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通过调节螺栓驱动密封板上下位移和排风扇的运作,从而阻隔下水道中的异味传进屋内并将异味排出外界,通过双轴电机驱动螺旋搅拌轴转动,从而将顺着水流流入搅拌管内的杂物粉碎,避免堵塞。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排水管,所述进水口的两侧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通过密封轴承贯穿底板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排水管的底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分流管分别连通有搅拌管,所述搅拌管内设有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通过双轴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管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底座外部连接有下水管。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的侧壁和装配式建筑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圈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位于底板内的一端与底板之间设有线性弹簧。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螺栓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调节螺栓为内六角螺栓且在进水口的两侧呈对称设置。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管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靠近底座外部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水管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阀门,所述下水管远离底座的一侧通向下水道。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和底座的外表面分别涂有超疏水自洁涂层,所述超疏水自洁涂层为有机硅树脂类纳米涂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底板,先通过内六角扳手同时驱动对称设置的调节螺栓转动,从而使密封板沿着调节螺栓向上位移直至接触到底板并对进水口进行封堵,进而阻隔下水道中的散发的异味进入屋内,再通过通风管内排风扇的运作将排水管内的异味排出外界,从而使该装置在排水过程中密封板打开状态下驱散异味,最后通过底座内的双轴电机驱动其两侧对称设置的螺旋搅拌轴转动,从而将顺着水流流入搅拌管内的杂物粉碎,避免堵塞,保证了正常排水,增强了装配式建筑的防水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剖视图。其中:1、底板;2、底座;3、进水口;4、排水管;5、调节螺栓;6、密封板;7、分流管;8、搅拌管;9、螺旋搅拌轴;10、双轴电机;11、下水管;12、密封橡胶圈;13、定位块;14、线性弹簧;15、限位块;16、通风管;17、排风扇;18、电子控制阀门;19、超疏水自洁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水口3,用于装配式建筑排水,所述底座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进水口3连通的排水管4,所述进水口3的两侧设有调节螺栓5,所述调节螺栓5通过密封轴承贯穿底板1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板6,通过调节螺栓5驱动密封板6与底板1贴合,起到密封作用,所述排水管4的底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分流管7分别连通有搅拌管8,所述搅拌管8内设有螺旋搅拌轴9,所述螺旋搅拌轴9通过双轴电机10驱动,通过双轴电机10驱动螺旋搅拌轴9对搅拌管8内的杂物进行搅拌打碎,所述搅拌管8远离双轴电机10的一端延伸至底座2外部连接有下水管11。所述底板1的侧壁和装配式建筑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圈12和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3位于底板1内的一端与底板1之间设有线性弹簧14,通过装配式建筑上预设的密封槽和定位槽使该装置与装配式建筑密封嵌合连接。所述调节螺栓5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15,对密封板6起限位作用,所述调节螺栓5为内六角螺栓且在进水口3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排水管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风管16,所述通风管16内靠近底座2外部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17,用于将排水管4内的下水道异味排出。所述下水管11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阀门18,用于控制该装置排水,所述下水管11远离底座2的一侧通向下水道。所述底板1和底座2的外表面分别涂有超疏水自洁涂层19,所述超疏水自洁涂层19为有机硅树脂类纳米涂料,便于该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防水和自洁。先在装配式建筑与该密封防水装置的连接处分别预制与密封橡胶圈12和定位块13相匹配的密封槽和定位槽,再将该密封防水装置通过密封橡胶圈12和定位块13与装配式建筑密封嵌合安装,接着通过内六角扳手同时驱动对称设置的调节螺栓5旋转,从而使密封板6远离底板1并沿着调节螺栓5方向向下位移,装配式建筑内的水会经进水口3流入排水管4再由分流管7流入搅拌管8,在水流入搅拌管8之前需要驱动双轴电机10驱动对称设置的螺旋搅拌轴9旋转,从而对水中的发丝等杂质进行搅拌粉碎,进而避免堵塞,然后开启下水管11上的电子控制阀门18将水经下水管11排入下水道,排水完毕后再关闭电子控制阀门18,最后再次通过内六角扳手驱动调节螺栓5旋转,从而使密封板6向上位移并贴紧底板1,进而阻隔下水道中的异味进入屋内,排水过程中可打开排风扇17将排水管4中的异味吸出,避免异味在排水过程中进入屋内并引起嗅觉不适。该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底板1,先通过内六角扳手同时驱动对称设置的调节螺栓5转动,从而使密封板6沿着调节螺栓5向上位移直至接触到底板1并对进水口3进行封堵,进而阻隔下水道中的散发的异味进入屋内,再通过通风管16内排风扇17的运作将排水管4内的异味排出外界,从而使该装置在排水过程中且密封板6打开状态下驱散异味,最后通过底座2内的双轴电机10驱动其两侧对称设置的螺旋搅拌轴9转动,从而将顺着水流流入搅拌管8内的杂物粉碎,避免堵塞,保证了正常排水,增强了装配式建筑的防水功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底座(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进水口(3)连通的排水管(4),所述进水口(3)的两侧设有调节螺栓(5),所述调节螺栓(5)通过密封轴承贯穿底板(1)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排水管(4)的底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分流管(7)分别连通有搅拌管(8),所述搅拌管(8)内设有螺旋搅拌轴(9),所述螺旋搅拌轴(9)通过双轴电机(10)驱动,所述搅拌管(8)远离双轴电机(10)的一端延伸至底座(2)外部连接有下水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底座(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进水口(3)连通的排水管(4),所述进水口(3)的两侧设有调节螺栓(5),所述调节螺栓(5)通过密封轴承贯穿底板(1)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排水管(4)的底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分流管(7)分别连通有搅拌管(8),所述搅拌管(8)内设有螺旋搅拌轴(9),所述螺旋搅拌轴(9)通过双轴电机(10)驱动,所述搅拌管(8)远离双轴电机(10)的一端延伸至底座(2)外部连接有下水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侧壁和装配式建筑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圈(12)和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3)位于底板(1)内的一端与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贺
申请(专利权)人:金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