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37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包括通过绑扎带绑扎在机身上的水箱、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水箱连通的喷雾专用泵、连通在喷雾专用泵上的出水管路、用于为喷雾专用泵供电的供电装置和用于控制水路的控制装置;出水管路包括通过三通与喷雾专用泵出水管连通的第一出水支路和第二出水支路;供电装置包括挖掘机电瓶,以及连通在挖掘机电瓶与喷雾专用泵之间的供电线,控制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出水支路和第二出水支路上的控制阀,还包括用于控制喷雾专用泵的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特别适用于挖掘机土方作业时喷淋降尘,喷淋范围较大,可以从土方作业的根源降尘、防止扬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程开工初期,第一步便是土方开挖、场地平整,此会造成大量的扬尘。随着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对扬尘监管的力度加大,尤其在市区内的建筑工地面临着严峻的扬尘防治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政府部分的停工、罚款。现阶段普遍采用的降尘措施是雾炮机、围墙喷淋和塔吊喷淋。雾炮机需专人看管,受本身扬程的局限性较大,而在土方施工中,将雾炮机摆放较近影响挖掘机施工,摆放较远又起不到效果,所以实用性不大。围墙喷淋只能应用于施工现场一周的围墙边缘,对场内产生的扬尘无法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塔吊喷淋一次性降尘效果最好,但成本较大,且不能一直启动,无法达到持续降尘的效果。在倡导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的主题下,扬尘防治一直是每一个建筑工地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如何创造出更有效的、续航能力强的、成本更低的降尘方法,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要解决现有技术喷淋降尘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喷淋范围较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绑扎带绑扎在机身上的水箱、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水箱连通的喷雾专用泵、连通在喷雾专用泵上的出水管路、用于为喷雾专用泵供电的供电装置和用于控制水路的控制装置;所述出水管路包括通过三通与喷雾专用泵出水管连通的第一出水支路和第二出水支路,所述第一出水支路沿挖掘机大臂压延伸至挖掘机挖斗部位,所述第二出水支路沿挖掘机机身布设,所述第一出水支路位于挖斗部位的出水端部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硬质水管,所述第一硬质水管端部设有第一雾化喷头,所述第二出水支路出水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机身两侧的第二硬质水管,所述第二硬质水管端部设有第二雾化喷头;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挖掘机电瓶,以及连通在挖掘机电瓶与喷雾专用泵之间的供电线,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出水支路和第二出水支路上的控制阀,还包括用于控制喷雾专用泵的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硬质水管管身通过自锁绑扎带与机身自带穿孔绑扎固定,第二雾化喷头露出至机身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电子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位于供电线上,所述供电线上还设有保险闸。进一步地,所述水箱通过宽为2~4cm的塑料绑扎带与机身固定。此外,所述水箱为500L方形塑料储水箱。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水支路和第一出水支路均由直径为3.5cm的出水软管铺设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特别适用于挖掘机土方作业时喷淋降尘,喷淋范围较大,可以从土方作业的根源降尘、防止扬尘的发生。且续航能力更强、成本较低,每台挖掘机都配备本自动降尘喷淋系统,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工程施工中由土方作业带来的扬尘问题,真正意义上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箱;2-喷雾专用泵;3-第一出水管;4-第一出水支路;5-第二出水支路;6-第一雾化喷头;7-第二硬质水管;8-第二雾化喷头;9-挖掘机电瓶;10-供电线;11-控制阀;12-阀门开关;13-控制开关;14-保险闸;15-第一硬质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绑扎带绑扎在机身上的水箱1,通过第一出水管3与水箱1连通的喷雾专用泵2、连通在喷雾专用泵2上的出水管路、用于为喷雾专用泵2供电的供电装置和用于控制水路的控制装置;出水管路包括通过三通与喷雾专用泵2出水管连通的第一出水支路4和第二出水支路5,第一出水支路4沿挖掘机大臂压延伸至挖掘机挖斗部位,第二出水支路5沿挖掘机机身布设,第一出水支路4位于挖斗部位的出水端部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硬质水管15,第一硬质水管15端部设有第一雾化喷头6,第二出水支路5出水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机身两侧的第二硬质水管7,第二硬质水管7端部设有第二雾化喷头8;供电装置包括挖掘机电瓶9,以及连通在挖掘机电瓶9与喷雾专用泵2之间的供电线10,控制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出水支路4和第二出水支路5上的控制阀11,还包括设于供电线10上、用于控制喷雾专用泵2的控制开关13,第二硬质水管7管身通过自锁绑扎带与机身自带穿孔绑扎固定,第二雾化喷头8露出至机身外侧,控制阀11为电子控制阀,电子控制阀被位于驾驶室内的阀门开关12控制,控制开关13位于驾驶室内,供电线10上还设有保险闸14,水箱1通过宽为2~4cm的塑料绑扎带与机身固定,水箱1为500L方形塑料储水箱,第二出水支路5和第一出水支路4均由直径为3.5cm的出水软管铺设而成。具体制作方法如下:准备500L塑料储水箱一个、高压软管20m长、喷雾专用泵12L/min功率200w、电线10m长、保险闸一个、开关三个、三通若干个、高压喷雾头8个。喷淋系统安装→电力系统安装→控制系统安装→注水、试用。1、喷淋系统安装将水箱和喷雾专用泵按图1所示位置固定于挖掘机后座上,水箱的固定方式为用两根绑带环绕与塑料水箱的两条凹槽部位,达到卡住水箱的作用,在挖掘机后座机身和绑带两段打孔穿过螺固定。喷雾专用泵放置于挖掘机后座,后座机身打孔穿螺丝再穿过喷雾专用泵的固定脚。水箱与喷雾专用泵之间用高压软管连接,喷雾专用泵工作时通过高压软管从水箱中抽水。从喷雾专用泵上引出高压软管,设置一个三通,将主杆管分为两个支路管。一根支路管设置一个控制阀,控制阀开关引入挖掘机驾驶室内,再将通过控制阀的高压软管沿挖掘机机身铺设,从挖掘机后座铺设至挖掘机驾驶室棚顶,再从棚顶铺设至挖掘机大臂,一直沿挖掘机大臂铺设到最前端的挖斗处,在挖掘机前端挖斗处设置一个三通,将此支路水管分成两个支路水管,分别设置与挖掘机大臂前段挖斗的左右两侧,在支路水管的端部设置高压喷雾头,左右端一共两个喷雾,目的是对挖掘机土方作业时产生的扬尘喷淋。另一根支路管也设置一个控制阀,控制阀开关引入挖掘机驾驶室内,再将通过控制阀的高压软管沿挖掘机后座铺设,设置一个三通,将此支路分成两个支路水管,即将高压软管分别铺设至挖掘机机身的左右两侧,在两侧的水管端部设置高压喷雾头,机身左右两侧共两个喷雾头,在目的是对挖掘机履带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绑扎带绑扎在机身上的水箱(1)、通过第一出水管(3)与水箱(1)连通的喷雾专用泵(2)、连通在喷雾专用泵(2)上的出水管路、用于为喷雾专用泵(2)供电的供电装置和用于控制水路的控制装置;所述出水管路包括通过三通与喷雾专用泵(2)出水管连通的第一出水支路(4)和第二出水支路(5),所述第一出水支路(4)沿挖掘机大臂压延伸至挖掘机挖斗部位,所述第二出水支路(5)沿挖掘机机身布设,所述第一出水支路(4)位于挖斗部位的出水端部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硬质水管(15),所述第一硬质水管(15)端部设有第一雾化喷头(6),所述第二出水支路(5)出水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机身两侧的第二硬质水管(7),所述第二硬质水管(7)端部设有第二雾化喷头(8);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挖掘机电瓶(9),以及连通在挖掘机电瓶(9)与喷雾专用泵(2)之间的供电线(10),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出水支路(4)和第二出水支路(5)上的控制阀(11),还包括用于设于供电线(10)上、控制喷雾专用泵(2)的控制开关(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喷淋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绑扎带绑扎在机身上的水箱(1)、通过第一出水管(3)与水箱(1)连通的喷雾专用泵(2)、连通在喷雾专用泵(2)上的出水管路、用于为喷雾专用泵(2)供电的供电装置和用于控制水路的控制装置;所述出水管路包括通过三通与喷雾专用泵(2)出水管连通的第一出水支路(4)和第二出水支路(5),所述第一出水支路(4)沿挖掘机大臂压延伸至挖掘机挖斗部位,所述第二出水支路(5)沿挖掘机机身布设,所述第一出水支路(4)位于挖斗部位的出水端部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硬质水管(15),所述第一硬质水管(15)端部设有第一雾化喷头(6),所述第二出水支路(5)出水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机身两侧的第二硬质水管(7),所述第二硬质水管(7)端部设有第二雾化喷头(8);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挖掘机电瓶(9),以及连通在挖掘机电瓶(9)与喷雾专用泵(2)之间的供电线(10),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出水支路(4)和第二出水支路(5)上的控制阀(11),还包括用于设于供电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静恩鹏杨发兵陈浩安雄宝王庆贺王春艳郭贤李慧侯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