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03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检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收集缸,收集缸的外部设置有半开式的保护壳,保护壳的顶部开设有收集口,收集口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密封板,收集口处还设置有顶部紫外灯,保护壳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挂钩,挂钩位于收集缸的上方,保护壳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紫外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的可拆卸保护壳以及可活动密封的密封板,实现了感染性废弃物与周围环境的隔绝,避免周围环境污染,紫外灯的设计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整体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能强,易于制造且安全可靠,便于携带,非常适合于针对感染性或具有潜在感染性生物废弃物材料的收集,具有较大的推广实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材料检疫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生物材料检疫
中,检疫人员在操作一些具有感染性或潜在危害性生物材料废弃物时,容易遭到危害,一些生物材料废弃物容易形成气溶胶,并引起实验室污染,对公共卫生造成危害。现有情况下,通常是采用玻璃器皿、垃圾桶或者广口塑料瓶对废弃物进行收集,但是一些具有感染性或潜在危害性生物材料废弃物,采用这些装置进行收集的话,容易造成溢洒、外溅或形成气溶胶现象,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溢洒更容易引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不具备实时消毒装置,增大了操作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收集具有感染性或潜在危害性的生物材料废弃物,来提高安全性,降低污染,减少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收集缸,收集缸的外部设置有半开式的保护壳,保护壳的顶部开设有收集口,收集口位于收集缸的正上方,收集口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密封板,密封板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有红外感应装置,收集口处还设置有顶部紫外灯,保护壳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挂钩,挂钩位于收集缸的上方,保护壳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紫外灯。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电源和集成控制设备,集成控制设备分别与驱动电机、红外感应装置、顶部紫外灯和内部紫外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保护壳的外部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收集口处设置有滑轨,密封板卡设于滑轨上,密封板的移动路径覆盖收集口且密封板与收集口相贴合。进一步地,挂钩有多个且均匀环绕设置在收集缸的上方。进一步地,内部紫外灯环绕收集缸设置在保护壳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收集缸的材质为玻璃钢和聚乙烯塑料。本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通过合理设计的可拆卸保护壳以及可活动密封的密封板,实现了感染性废弃物与周围环境的隔绝,避免周围环境污染,同时,紫外灯的设计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污染,整体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能强,易于制造且安全可靠,便于携带,非常适合于针对感染性或具有潜在感染性生物废弃物材料的收集,具有较大的推广实用潜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在实施方式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收集缸、3-保护壳、31-收集口、4-密封板、41-驱动电机、5-顶部紫外灯、6-内部紫外灯、32-挂钩、11-电源、12-集成控制设备、42-红外感应装置、33-把手、311-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这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收集缸2,收集缸2的外部设置有可拆卸的保护壳3,保护壳3的顶部开设有收集口31,收集口31位于收集缸2的正上方,收集口31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密封板4,密封板4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电性连接有红外感应装置42,收集口31处还设置有顶部紫外灯5,保护壳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挂钩32,挂钩32位于收集缸2的上方,保护壳3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紫外灯6,这样可以使得在将收集缸2固定到底座1上后,套上保护壳3,随后打开保护壳3向收集缸2内套上一次性生物安全医疗垃圾袋,并利用挂钩32将垃圾袋固定住,再关闭保护壳3,在正常情况下,密封板4保持覆盖收集口31实现密封,在工作人员需要投入生物材料废弃物时,红外感应装置42会先感应到人体的靠近,随后会发送信号给外部的控制设备控制驱动电机41驱动密封板4移动,使其远离收集口31,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生物材料废弃物通过收集口31投入到收集缸2中,投入完毕后,红外感应装置42感应人体远离,密封板4移动回原位覆盖收集口31实现密封,从而实现了感染性废弃物与周围环境的隔绝,避免周围环境污染,同时,位于收集口31处的顶部紫外灯5和位于保护壳3内部的内部紫外灯6可以分别对投入的生物材料废弃物和位于收集缸2内的生物材料废弃物进行消毒,进而增加了生物安全防护功能,保护了操作人员及实验室环境免受生物材料危害。使用完成后,将保护壳3打开,收紧垃圾袋上的尼龙绳即可将垃圾袋取出,能够防止溢洒外溅造成环境污染。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有电源11和集成控制设备12,集成控制设备12分别与驱动电机41、红外感应装置42、顶部紫外灯5和内部紫外灯6电性连接,由此实现了密封板4的智能化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壳3的外部设置有把手33,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保护壳3进行拆卸和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收集口31处设置有滑轨311,密封板4卡设于滑轨311上,密封板4的移动路径覆盖收集口31且密封板4与收集口31相贴合,由此实现了密封板4的移动,同时,其与收集口31相贴合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挂钩32有多个且均匀环绕设置在收集缸2的上方,这样可以提高垃圾袋安装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脱落,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内部紫外灯6环绕收集缸2设置在保护壳3的内壁上,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部紫外灯6的消毒效果,进而减少污染。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缸2的材质为玻璃钢和聚乙烯塑料,其材质可以用于收集生物材料废弃物。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通过合理设计的可拆卸保护壳3以及可活动密封的密封板4,实现了感染性废弃物与周围环境的隔绝,避免周围环境污染,同时,紫外灯的设计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污染,整体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能强,易于制造且安全可靠,便于携带,非常适合于针对感染性或具有潜在感染性生物废弃物材料的收集,具有较大的推广实用潜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收集缸(2),所述收集缸(2)的外部设置有半开式的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的顶部开设有收集口(31),所述收集口(31)位于所述收集缸(2)的正上方,所述收集口(31)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电性连接有红外感应装置(42),所述收集口(31)处还设置有顶部紫外灯(5),所述保护壳(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挂钩(32),所述挂钩(32)位于所述收集缸(2)的上方,所述保护壳(3)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紫外灯(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收集缸(2),所述收集缸(2)的外部设置有半开式的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的顶部开设有收集口(31),所述收集口(31)位于所述收集缸(2)的正上方,所述收集口(31)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电性连接有红外感应装置(42),所述收集口(31)处还设置有顶部紫外灯(5),所述保护壳(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挂钩(32),所述挂钩(32)位于所述收集缸(2)的上方,所述保护壳(3)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紫外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材料废弃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电源(11)和集成控制设备(12),所述集成控制设备(12)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41)、红外感应装置(42)、顶部紫外灯(5)和所述内部紫外灯(6)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合员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锡海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