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84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外箱,所述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螺钉,两个所述连接座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均分别平行设置有插杆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杆一、插杆二和插杆三,在其相互配合下,对能源动力箱外箱进行固定,当能源动力箱外箱发生故障时,通过向上拉出插杆三,再将插杆二与插杆一拉出,即可将能源动力箱外箱移出,便于将能源动力箱外箱送去维修,使其拆卸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拆除所需的时间,实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
本技术涉及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
,具体为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箱是所有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电大电流分配箱,采用集中配电方案,结构设计紧凑,接线布局方便,检修方便快捷,根据不同客户的系统架构需求,从而更进一步简化整车系统架构配电的复杂度。现有的与底板固定时大部分都是使用螺栓固定或者卡死,当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故障时不便于拆下维修,拆卸起来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汽车在行驶中难免会发生震动,电源在内部容易震动产生晃动,使得电源晃动产生危险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达到使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便于拆卸且减震好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外箱,所述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螺钉,两个所述连接座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均分别平行设置有插杆二,两个所述插杆二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块开设的通孔一,两个所述插杆二底部均平行设置有两个插杆一,两个所述插杆一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块开设的通孔二,两个所述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块相隔的内部均设置有插杆三,两个所述插杆三均分别贯穿插杆一与插杆二且延伸至插杆一外部,所述能源动力箱外箱内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内箱,所述能源动力箱内箱底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正下方均设置有凹形块,两个所述凹形块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座,两个所述弹簧座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二。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中轴处设有凹槽,所述能源动力箱外箱底部贯穿凹槽且与凹槽槽壁接触。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固定板上方均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固定板下方均分别开设有通孔二。优选的,所述能源动力箱外箱内壁左右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左右两端弹簧一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左右两端弹簧一数量各为五个。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底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优选的,两个所述凹形块两端均设有限位孔,四个所述限位杆均分别贯穿四个限位孔且延伸至四个限位孔内部。优选的,两个所述弹簧二分别远离弹簧座的一端均与两个第二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插杆一、插杆二和插杆三,在其相互配合下,对能源动力箱外箱进行固定,当能源动力箱外箱发生故障时,通过向上拉出插杆三,再将插杆二与插杆一拉出,即可将能源动力箱外箱移出,便于将能源动力箱外箱送去维修,使其拆卸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拆除所需的时间,实用性较高。(2)、本技术通过在汽车行驶途中发生震动时,能源动力箱内箱带动第二连接块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接块挤压弹簧二,使限位杆在限位孔内上下移动,从而很好的为能源动力箱内箱提供了减震的能力,保证了能源动力箱外箱内电池的抗震性,避免了电池震动导致其损坏,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A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能源动力箱外箱、3第一连接块、4连接座、5固定板、6螺钉、7插杆一、8插杆二、9插杆三、10能源动力箱内箱、11弹簧一、12挤压板、13第二连接块、14限位杆、15凹形块、16限位孔、17弹簧座、18弹簧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外箱2,底板1顶部中轴处设有凹槽,能源动力箱外箱2底部贯穿凹槽且与凹槽槽壁接触,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底板1顶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两个连接座4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螺钉6,两个连接座4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第一连接块3与固定板5上方均分别开设有通孔一,两个第一连接块3与固定板5下方均分别开设有通孔二,底板1顶部两端均分别平行设置有插杆二8,两个插杆二8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开设的通孔一,两个插杆二8底部均平行设置有两个插杆一7,两个插杆一7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开设的通孔二,两个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相隔的内部均设置有插杆三9,两个插杆三9均分别贯穿插杆一7与插杆二8且延伸至插杆一7外部,通过设置插杆一7、插杆二8和插杆三9,在其相互配合下,对能源动力箱外箱2进行固定,当能源动力箱外箱2发生故障时,通过向上拉出插杆三9,再将插杆二8与插杆一7拉出,即可将能源动力箱外箱2移出,便于将能源动力箱外箱2送去维修,使其拆卸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拆除所需的时间,实用性较高,能源动力箱外箱2内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内箱10,能源动力箱内箱10内部设置有电池,能源动力箱外箱2内壁左右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弹簧一11,左右两端弹簧一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左右两端弹簧一11数量各为五个,能源动力箱内箱10底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两个第二连接块13底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14,两个第二连接块13正下方均设置有凹形块15,两个凹形块15两端均设有限位孔16,四个限位杆14均分别贯穿四个限位孔16且延伸至四个限位孔16内部,两个凹形块15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座17,两个弹簧座17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两个弹簧二18分别远离弹簧座17的一端均与两个第二连接块13底部固定连接,在汽车行驶途中发生震动时,能源动力箱内箱10带动第二连接块13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接块13挤压弹簧二18,使限位杆14在限位孔16内上下移动,从而很好的为能源动力箱内箱10提供了减震的能力,保证了能源动力箱外箱2内电池的抗震性,避免了电池震动导致其损坏,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当能源动力箱外箱2发生故障后,通过向上拉出插杆三9,再将插杆二8与插杆一7拉出,即可将能源动力箱外箱2移出,当汽车行驶震动时,能源动力箱内箱10带动第二连接块13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接块13挤压弹簧二18,为能源动力箱内箱10进行减震。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插杆一7、插杆二8和插杆三9,在其相互配合下,对能源动力箱外箱2进行固定,当能源动力箱外箱2发生故障时,通过向上拉出插杆三9,再将插杆二8与插杆一7拉出,即可将能源动力箱外箱2移出,便于将能源动力箱外箱2送去维修,使其拆卸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拆除所需的时间,实用性较高,在汽车行驶途中发生震动时,能源动力箱内箱10带动第二连接块13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接块13挤压弹簧二18,使限位杆14在限位孔16内上下移动,从而很好的为能源动力箱内箱10提供了减震的能力,保证了能源动力箱外箱2内电池的抗震性,避免了电池震动导致其损坏,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外箱(2),所述能源动力箱外箱(2)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底板(1)顶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两个所述连接座(4)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螺钉(6),两个所述连接座(4)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底板(1)顶部两端均分别平行设置有插杆二(8),两个所述插杆二(8)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开设的通孔一,两个所述插杆二(8)底部均平行设置有两个插杆一(7),两个所述插杆一(7)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开设的通孔二,两个所述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相隔的内部均设置有插杆三(9),两个所述插杆三(9)均分别贯穿插杆一(7)与插杆二(8)且延伸至插杆一(7)外部,所述能源动力箱外箱(2)内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内箱(10),所述能源动力箱内箱(10)底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13)正下方均设置有凹形块(15),两个所述凹形块(15)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座(17),两个所述弹簧座(17)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清洁能源动力箱,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外箱(2),所述能源动力箱外箱(2)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底板(1)顶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两个所述连接座(4)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螺钉(6),两个所述连接座(4)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底板(1)顶部两端均分别平行设置有插杆二(8),两个所述插杆二(8)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开设的通孔一,两个所述插杆二(8)底部均平行设置有两个插杆一(7),两个所述插杆一(7)均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开设的通孔二,两个所述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块(3)相隔的内部均设置有插杆三(9),两个所述插杆三(9)均分别贯穿插杆一(7)与插杆二(8)且延伸至插杆一(7)外部,所述能源动力箱外箱(2)内部设置有能源动力箱内箱(10),所述能源动力箱内箱(10)底部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13)正下方均设置有凹形块(15),两个所述凹形块(15)凹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座(17),两个所述弹簧座(17)顶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清洁能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錦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