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72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涉及收集压延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应对不同厚度需求的薄膜的问题。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双轨丝杠,所述双轨丝杠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双轨丝杠对称设置,所述双轨丝杠与第二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双轨丝杠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与双轨丝杠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层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转动轴与连接层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压延辊,所述压延辊设置有多个,所述压延辊与转动轴间隙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
本技术涉及收集压延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都应运而生,其中新型薄膜就是其中的一个项,但是新型薄膜的生产工艺都极其的复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薄膜的收集和压延过程,因此,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就应运而生,而现有的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在压延的过程中无法调节压延辊的高度以此来满足不同的薄膜要求。现有的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都无法应对不同厚度需求的薄膜;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应对不同厚度需求的薄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双轨丝杠,所述双轨丝杠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双轨丝杠对称设置,所述双轨丝杠与第二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双轨丝杠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与双轨丝杠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层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转动轴与连接层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压延辊,所述压延辊设置有多个,所述压延辊与转动轴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压延辊的下端设置有电动转辊,所述电动转辊设置有多个,所述电动转辊与第一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转辊的个数与压延辊相同,所述压延辊和电动转辊相互对齐,所述压延辊上设置有特氟龙喷涂层,所述电动转辊上设置有特氟龙喷涂层。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门与第一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门的一侧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传输带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带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柱与传输带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与第一设备主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第二电动伸缩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门与第一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设备主体上设置有第二玻璃窗,所述第二玻璃窗与第二设备主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玻璃窗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玻璃窗,所述第一玻璃窗设置在第一设备主体上,所述第一玻璃窗与第二玻璃窗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玻璃窗略大于第二玻璃窗。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与第一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刹片滚轮,所述刹片滚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刹片滚轮对称设置,所述刹片滚轮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双轨丝杠、连接层和压延辊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时,当传输带将薄膜传输到电动转辊上后,期间电动转辊的转向为同向转动,同时可以开启双轨丝杠,因为双轨丝杠螺牙与螺牙间的间距极小,所以可以进行细微的距离调控,使双轨丝杠带动压延辊下降到合适的位置,对处于电动转辊上的薄膜进行压延进,当需要不同厚度的薄膜时,便可以上调或者下降双轨丝杠来满足产品的需求,这样就解决了无法应对不同厚度需求的薄膜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工作的专业性;2、该技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门、加热板和特氟龙喷涂层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时,在工作时,第一电动伸缩门和第二电动伸缩门可以实时的关闭或者打开,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粉尘的进入,同时,加热板可以有效地对薄膜进行加热,使薄膜软化,这样在压延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平整,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同时,电动转辊和压延辊上都涂有特氟龙喷涂层,特氟龙喷涂层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动转辊和压延辊在压延的过程中粘连薄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的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的正视图。图中:1、第一设备主体;2、第一玻璃窗;3、支撑杆;4、刹片滚轮;5、一电动伸缩门;6、传输带;7、步进电机;8、支撑柱;9、特氟龙喷涂层;10、第二设备主体;11、第二电动伸缩门;12、双轨丝杠;13、连接层;14、加热板;15、转动轴;16、压延辊;17、电动转辊;18、第二玻璃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1,第一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设备主体10,第二设备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双轨丝杠12,双轨丝杠12设置有两个,两个双轨丝杠12对称设置,双轨丝杠12与第二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双轨丝杠1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13,连接层13与双轨丝杠12固定连接,连接层1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14,连接层13上设置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设置有多个,多个转动轴15与连接层13固定连接,转动轴15上设置有压延辊16,压延辊16设置有多个,压延辊16与转动轴15间隙配合,双轨丝杠12可以调节压延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薄膜,同时加热板14可以有效的对薄膜进行加热,使薄膜软化这样压延更容易平整。进一步,压延辊16的下端设置有电动转辊17,电动转辊17设置有多个,电动转辊17与第一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电动转辊17的个数与压延辊16相同,压延辊16和电动转辊17相互对齐,压延辊16上设置有特氟龙喷涂层9,电动转辊17上设置有特氟龙喷涂层9,特氟龙喷涂层9可以有效地保障电动转辊17和压延辊16不黏薄膜。进一步,第一设备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门5,第一电动伸缩门5与第一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门5的一侧设置有传输带6,传输带6上设置有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与传输带6固定连接,传输带6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柱8,支撑柱8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柱8对称设置,支撑柱8与传输带6固定连接,支撑柱8与第一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传输带6可以有效的将薄膜传递到第二设备主体10的内部。进一步,第一设备主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第二电动伸缩门11,第二电动伸缩门11与第一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第二设备主体10上设置有第二玻璃窗18,第二玻璃窗18与第二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门11和第一电动伸缩门5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进入。进一步,第二玻璃窗18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玻璃窗2,第一玻璃窗2设置在第一设备主体1上,第一玻璃窗2与第二玻璃窗18处于同一水平线,第一玻璃窗2略大于第二玻璃窗18,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设备主体(10),所述第二设备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双轨丝杠(12),所述双轨丝杠(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双轨丝杠(12)对称设置,所述双轨丝杠(12)与第二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双轨丝杠(1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13),所述连接层(13)与双轨丝杠(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层(1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14),所述连接层(13)上设置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转动轴(15)与连接层(1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5)上设置有压延辊(16),所述压延辊(16)设置有多个,所述压延辊(16)与转动轴(15)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包括第一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设备主体(10),所述第二设备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双轨丝杠(12),所述双轨丝杠(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双轨丝杠(12)对称设置,所述双轨丝杠(12)与第二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双轨丝杠(1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13),所述连接层(13)与双轨丝杠(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层(1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14),所述连接层(13)上设置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转动轴(15)与连接层(1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5)上设置有压延辊(16),所述压延辊(16)设置有多个,所述压延辊(16)与转动轴(15)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辊(16)的下端设置有电动转辊(17),所述电动转辊(17)设置有多个,所述电动转辊(17)与第一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转辊(17)的个数与压延辊(16)相同,所述压延辊(16)和电动转辊(17)相互对齐,所述压延辊(16)上设置有特氟龙喷涂层(9),所述电动转辊(17)上设置有特氟龙喷涂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薄膜循环往复收集与同步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门(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门(5)与第一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彪翟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迪士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