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凯强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71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涉及碳纤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区,所述工位区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气流孔,所述气流孔与管道的一端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气连通,所述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橡胶片,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投影仪,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方向朝向所述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能满足碳纤维产品需周圈贴布,左右前后均能贴,通过真空泵抽真空,是为了减轻人力,使碳纤维布层间密着性更好,并减少人为直接接触碳纤维产品而造成污染,此外,通过设置投影仪,投影仪是将人脑须记忆的步骤及位置交给机器,不仅便于对需要加工产品的定位,提高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加工设备
,尤其是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碳纤维自行车(CarbonBike)主要是中高档的竞赛用自行车,作为新兴材料,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车架(碳架)、前叉、轮组(碳刀车圈)等。碳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它比重不到钢的1/4,但强度却非常强。而且其耐蚀性出类拔萃,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广泛用于民用、军用、建筑、航天以及超级跑车领域。碳纤维车架的特征是轻、钢性好、冲击吸收性好,但是,充分发挥碳纤维的优异性能,在技术上看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各碳纤维材料厂家之间的品质差异也较大。自行车厂家考虑到成本问题,不大可能使用高等级的碳纤维来制作车架。虽然存在上述的现实问题,但是碳纤维车架还是具有其他素材所没有的优点,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这种碳纤维轻量自行车,登坡时最能体现其优点,登坡顺利而爽快。而不会像一些轻的铝合金车架,登坡时感到有一种向后拉的力量。在生产碳纤维车架时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碳纤维加工设备,但目前的碳纤维加工设备普遍存在加工不精确、生产效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能满足碳纤维产品需周圈贴布,左右前后均能贴,通过真空泵抽真空,是为了减轻人力,使碳纤维布层间密着性更好,并减少人为直接接触碳纤维产品而造成污染,此外,通过设置投影仪,投影仪是将人脑须记忆的步骤及位置交给机器,不仅便于对需要加工产品的定位,提高准确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区,所述工位区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气流孔,所述气流孔与管道的一端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气连通,所述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橡胶片,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投影仪,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方向朝向所述框架。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物料架以及第二物料架,所述第一物料架设置在所述工位区的上方,所述第二物料架设置在所述工位区的下方,所述投影仪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架上,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一物料架以及第二物料架分隔成若干个置物格。优选地,所述框架的数量是两个,呈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包括压架,所述压架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固接在所述机架上。优选地,所述橡胶片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二转轴垂直设置,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齿条的端部与一气缸连接。优选地,所述框架上连接有气压表。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滑动连接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上设置有把手。优选地,所述投影仪的数量是两个,与所述框架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生产时,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会照射在框架中,光线投射处便是产品的放置处,便于对需要加工产品的定位,减少由于放置位置的不同而影响产品品质,提高加工的准确度,另外,本设计设置有两个框架,两个框架之间设置有夹持器,夹持器包括压架,压架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当将产品放置在框架中后,铺上碳纤维布,然后转动将压架压在碳纤维布中,再控制橡胶片压在碳纤维布中,开启真空泵进行抽气,框架内形成负压,橡胶片贴伏压在产品上,从而将碳纤维布压制在产品上,并且本工位机构设置有两个框架,在一侧框架在压制的同时,可以在另一侧框架进行产品的放置或拿取,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工位区能满足碳纤维产品需周圈贴布,左右前后均能贴,通过真空泵抽真空,是为了减轻人力,使碳纤维布层间密着性更好,并减少人为直接接触碳纤维产品而造成污染,此外,通过设置投影仪,投影仪是将人脑须记忆的步骤及位置交给机器,不仅便于对需要加工产品的定位,提高准确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图;图2是内部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圆圈示意图;图4是内部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框架,3-气流孔,4-管道,5-真空泵,6-橡胶片,7-投影仪,8-第一物料架,9-第二物料架,10-分隔板,11-压架,12-第一转轴,13-安装板,14-第二转轴,15-齿轮,16-齿条,17-气缸,18-气压表,19-安全门,2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4所示,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工位区,工位区设置有框架2,框架2是焊接固定在机架1上,在框架2设置有气流孔3,气流孔3与管道4的一端气连通,管道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5气连通,在框架2的上方还设置有橡胶片6,橡胶片6与第二转轴14连接,第二转轴14的端部连接有齿轮15,齿轮15与齿条16啮合连接,齿条16与第二转轴14垂直设置,齿条16滑动连接在机架2上,齿条16的端部与气缸17连接,从结构可看出,气缸17中活塞杆的伸缩,会拉动齿条16走动,从而带动齿轮15、第二转轴14转动,最终能控制橡胶片6的往下覆盖或往上打开。在机架1上还设置有投影仪7,投影仪7的投射方向朝向框架2,框架2的数量是两个,呈并列设置,投影仪7的数量是两个,与框架2一一对应,投影仪7投射的光线会照射在框架2中,光线投射处便是产品的放置处,便于对需要加工产品的定位,每个产品需要加工时,直接放置光线投射处便可,减少每次放置的差异性,提高加工的准确度。本设计还包括第一物料架8以及第二物料架9,第一物料架8设置在工位区的上方,第二物料架9设置在工位区的下方,投影仪7是设置在第一物料架8上,从上往下进行投射,还包括分隔板10,分隔板10将第一物料架8以及第二物料架9分隔成若干个置物格,以便于有序地放置碳纤维布。在两个框架2之间设置有夹持器,夹持器包括压架11,压架11与第一转轴12连接,第一转轴1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3上,安装板13焊接固定在机架1上,从而能令压架11能转动压放在两个框架2上,对碳纤维布进行压紧。在框架2上连接有气压表18,通过气压表18能得知工作时框架2内形成负压数值,有助于对生产进行控制。在机架1上还滑动连接有安全门19,安全门19上设置有把手20,有助于手持,安全门19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并且安全门16的两侧的机架1上均设置有感应器,该感应器可以是接近开关,例如,当安全门16贴合至左侧时,接近开关接受信号,左侧的设备(如气缸14)方可进行工作,此时右侧停止,当安全门16贴合至右侧时,该侧的接近开关接受信号,右侧的设备(如气缸14)方可进行工作,此时左侧停止,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本设计的工作原理是,投影仪7开启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区,所述工位区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气流孔,所述气流孔与管道的一端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气连通,所述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橡胶片,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投影仪,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方向朝向所述框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区,所述工位区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气流孔,所述气流孔与管道的一端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气连通,所述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橡胶片,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投影仪,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方向朝向所述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物料架以及第二物料架,所述第一物料架设置在所述工位区的上方,所述第二物料架设置在所述工位区的下方,所述投影仪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架上,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一物料架以及第二物料架分隔成若干个置物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数量是两个,呈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夹持器,所述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钟凯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