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开槽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49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金开槽刀,具体涉及合金开槽刀技术领域,包括槽刀本体,所述槽刀本体上设有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刃口,所述刃口设于槽刀本体一侧,所述刃口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一侧设有第一切削面,所述第一切削面一侧设有第二切削面;所述槽刀本体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切削机构的设计,使得槽刀本体与连接杆一体成型,成功解决了排屑面与刀尖的凹面情况,加强了刀刃的锋利程度,由刀刃口向排屑面呈渐浅式趋于排屑口,能将削屑赶至排屑口,在刀具高速削切时,排屑顺畅,不易堵刀,且双刃削切,并能达到削面光滑平整的要求,锋利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开槽刀
本技术涉及合金开槽刀
,具体涉及一种合金开槽刀。
技术介绍
现有的V型槽刀是斜尖刀片与刀座结合结构,由于该主左刀片及该副右刀片非一体成型制成,故加工过程中该主左刀片及该副右刀片之间的缝隙容易于工件上形成一条加工痕迹,导致加工后的工件不美观及使用时易断尖的问题,同时另一种为斜尖刀片为整体结构,其中一端具有二夹持壁,该二夹持壁之间成形一夹持槽,而该二夹持壁分别具有一排屑斜面、一刀片,夹持于该夹持槽内,该刀片具有相对的二靠抵面,该二靠抵面区分为第一区及第二区,该二靠抵面的该第一区分别靠抵于该二夹持壁,而该二靠抵面的该第二区上则分别成形一排屑通道,该排屑通道与该排屑斜面连通,两者均有共同缺陷,即排屑均有不畅,因刀片厚度结构限制了其锋利程度,无法达到削切要求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都是基于拼接结构,无法到达削切要求及削切光滑度,而且现有技术中排屑面存在凹面,导致削屑积留,无法到达排屑要求,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刀片易钝口,良率低,损耗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合金开槽刀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合金开槽刀,通过切削机构的设计,成功解决了排屑面与刀尖的凹面情况,加强了刀刃的锋利程度,由刀刃口向排屑面呈渐浅式趋于排屑口,能将削屑赶至排屑口,在刀具高速削切时,排屑顺畅,不易堵刀,且双刃削切,并能达到削面光滑平整的要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屑面存在凹面,导致削屑积留,无法到达排屑要求,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刀片易钝口,良率低,损耗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开槽刀,包括槽刀本体,所述槽刀本体上设有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刃口,所述刃口设于槽刀本体一侧,所述刃口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一侧设有第一切削面,所述第一切削面一侧设有第二切削面。优选的,所述槽刀本体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柄。优选的,所述槽刀本体和连接柄均由硬质合金K30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刃口和第一切削面倾斜角度均为45度。优选的,所述槽刀本体长度为10mm。优选的,所述槽刀本体宽度范围为8-16mm。优选的,所述连接柄长度为32mm,所述连接柄直径为6mm。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切削机构的设计,使得槽刀本体与连接杆一体成型,适用于加工深槽,成功解决了排屑面与刀尖的凹面情况,加强了刀刃的锋利程度,由刀刃口向排屑面呈渐浅式趋于排屑口,能将削屑赶至排屑口,在刀具高速削切时,排屑顺畅,不易堵刀,且双刃削切,并能达到削面光滑平整的要求,坚固耐用,削切速度快,锋利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2、本技术通过将槽刀本体宽度范围设为8mm、12mm和16mm,不同的槽刀本体宽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切削槽的直径,进而扩大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而且三个尺寸的槽刀本体在高速切削时,都能够快速的排泄,同时在使用时也不容易堵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槽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槽刀本体、2刃口、3凹槽、4第一切削面、5第二切削面、6连接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合金开槽刀,包括槽刀本体1,所述槽刀本体1上设有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刃口2,所述刃口2设于槽刀本体1一侧,所述刃口2一侧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一侧设有第一切削面4,所述第一切削面4一侧设有第二切削面5。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柄6,所述槽刀本体1与连接柄6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和连接柄6均由硬质合金K30材料制成,适用于加工深槽。进一步地,所述刃口2和第一切削面4倾斜角度均为45度。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长度为10mm。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宽度为8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柄6长度为32mm,所述连接柄6直径为6mm。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本技术时,槽刀本体1与连接杆一体成型,适用于加工深槽,成功解决了排屑面与刀尖的凹面情况,加强了刀刃的锋利程度,由刀刃口2向排屑面呈渐浅式趋于排屑口,能将削屑赶至排屑口,在刀具高速削切时,排屑顺畅,不易堵刀,且双刃削切,并能达到削面光滑平整的要求,坚固耐用,削切速度快,锋利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实施例2: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合金开槽刀,包括槽刀本体1,所述槽刀本体1上设有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刃口2,所述刃口2设于槽刀本体1一侧,所述刃口2一侧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一侧设有第一切削面4,所述第一切削面4一侧设有第二切削面5。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柄6,所述槽刀本体1与连接柄6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和连接柄6均由硬质合金K30材料制成,适用于加工深槽。进一步地,所述刃口2和第一切削面4倾斜角度均为45度。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长度为10mm。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宽度为12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柄6长度为32mm,所述连接柄6直径为6mm。实施例3: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合金开槽刀,包括槽刀本体1,所述槽刀本体1上设有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刃口2,所述刃口2设于槽刀本体1一侧,所述刃口2一侧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一侧设有第一切削面4,所述第一切削面4一侧设有第二切削面5。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柄6,所述槽刀本体1与连接柄6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槽刀本体1和连接柄6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开槽刀,包括槽刀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刀本体(1)上设有切削机构;/n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刃口(2),所述刃口(2)设于槽刀本体(1)一侧,所述刃口(2)一侧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一侧设有第一切削面(4),所述第一切削面(4)一侧设有第二切削面(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开槽刀,包括槽刀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刀本体(1)上设有切削机构;
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刃口(2),所述刃口(2)设于槽刀本体(1)一侧,所述刃口(2)一侧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一侧设有第一切削面(4),所述第一切削面(4)一侧设有第二切削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开槽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刀本体(1)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开槽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刀本体(1)和连接柄(6)均由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柏连艾广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