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43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正面固接有两个气缸,下方的所述支板的后端面与工作台的正面左侧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转动连接有圆辊,所述工作台的正面设有弯折组件。该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可通过控制两个气缸的伸缩可实现对板材的固定和弯折,使得不同厚度的备用套筒均可与板材的底部抵紧并固定,进而使得板材的弯折弧度可调,可通过曲槽与曲块的间隙配合,以及凸块与刻度的对应设置,使得曲块的位置可对应刻度并根据使用进行位置调节,再通过旋动螺栓将曲块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板材的弯折角度进行控制和调节,提升对同一弯折角度需求的板材的弯折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
技术介绍
数控折弯机是利用所配备的模具将冷态下的金属板材折弯成各种几何截面形状的工件,它是为冷轧钣金加工设计的板材成型机械,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轻工、造船、集装箱、电梯、铁道车辆等行业的板材折弯加工。现有技术中的厚板折弯工装在使用时,不可对不同厚度板材进行固定弯折,且无法调节对板材的弯折弧度,进而缩小使用范围,降低其使用的实用性,同时对板材的弯折角度无法进行控制和调节,降低对同一弯折角度需求的板材的弯折精度,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厚板折弯工装在使用时,不可对不同厚度板材进行固定弯折,且无法调节对板材的弯折弧度,进而缩小使用范围,降低其使用的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正面固接有两个气缸,左侧的所述气缸的伸缩杆通过斜杆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竖槽与工作台的正面左侧间隙配合,所述滑块的下方设有两个支板,上方的支板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支板的后端面与工作台的正面左侧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转动连接有圆辊,所述工作台的正面设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包括第一圆杆、使用套筒、滑杆、圆筒、压缩弹簧、卡爪、支杆、横块、短杆、曲杆、转杆、扭力弹簧、第二圆杆和备用套筒;所述第一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使用套筒,所述第一圆杆的后端面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后端面与工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左端加工的卡槽卡接有卡爪,所述卡爪的左端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横块,所述横块的后端面与工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正面左侧固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曲杆,所述曲杆的底部通过转杆与工作台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曲杆和工作台相卡接,所述曲杆的左侧设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后端面与工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杆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备用套筒。优选的,所述备用套筒的厚度呈逆时针依次递增。优选的,所述曲杆的正面左侧固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曲杆和短杆、横块和支杆均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曲槽、曲块、凸块、螺栓和刻度;所述曲槽加工于工作台的正面左侧,所述曲槽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曲块,所述曲块的正面右侧固接有凸块,所述曲块的正面左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曲槽的外侧设有刻度,所述刻度加工于工作台的正面。优选的,所述凸块和刻度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通过工作台、气缸、斜杆、滑块、竖槽、支板和弯折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两个气缸的伸缩可实现对板材的固定和弯折,且通过使用套筒和备用套筒的设置,以及卡爪与滑杆的卡接相连,和圆筒和滑杆的间隙配合,使得不同厚度的备用套筒均可与板材的底部抵紧并固定,进而使得板材的弯折弧度可调,进而扩大使用范围,提升使用实用性。通过工作台、气缸、斜杆、滑块、竖槽、支板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曲槽与曲块的间隙配合,以及凸块与刻度的对应设置,使得曲块的位置可对应刻度并根据使用进行位置调节,再通过旋动螺栓将曲块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板材的弯折角度进行控制和调节,提升对同一弯折角度需求的板材的弯折精度,进而方便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竖槽、斜杆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凸块、螺栓和刻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滑杆、圆筒和压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气缸,3、斜杆,4、滑块,5、竖槽,6、支板,7、弯折组件,701、第一圆杆,702、使用套筒,703、滑杆,704、圆筒,705、压缩弹簧,706、卡爪,707、支杆,708、横块,709、短杆,710、曲杆,711、转杆,712、扭力弹簧,713、第二圆杆,714、备用套筒,8、调节组件,801、曲槽,802、曲块,803、凸块,804、螺栓,805、刻度,9、圆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正面安装有控制模块,工作台1的正面固接有两个气缸2,左侧的气缸2的伸缩杆通过斜杆3活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底部通过竖槽5与工作台1的正面左侧间隙配合,竖槽5对滑块4起到导向作用,滑块4的下方设有两个支板6,支板6用于对厚板进行夹持固定,上方的支板6的顶部与滑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方的支板6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左侧固定连接,右侧的气缸2的伸缩杆转动连接有圆辊9,圆辊9用于增大厚板弯折时的受力面积,工作台1的正面设有弯折组件7。弯折组件7包括第一圆杆701、使用套筒702、滑杆703、圆筒704、压缩弹簧705、卡爪706、支杆707、横块708、短杆709、曲杆710、转杆711、扭力弹簧712、第二圆杆713和备用套筒714,第一圆杆7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使用套筒702,第一圆杆701和第二圆杆713的尺寸口径均一致,第一圆杆701的后端面固接有滑杆703,滑杆703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圆筒704,圆筒704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滑杆703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705与圆筒704的内壁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05给予滑杆703向上的力,滑杆703的左端加工的卡槽卡接有卡爪706,卡爪706对滑杆703起到限位作用,卡爪706的左端固接有支杆707,支杆707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横块708,横块708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支杆707的正面左侧固接有短杆709,短杆709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曲杆710,曲杆710和短杆709、横块708和支杆707均构成滑动结构,横块708对支杆707起到导向作用,曲杆710转动可通过短杆709带动支杆707滑动,曲杆710的正面左侧固接有把手,把手便于是使用者转动曲杆710,曲杆710的底部通过转杆711与工作台1的正面转动连接,转杆711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712,扭力弹簧7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曲杆710和工作台1相卡接,扭力弹簧712给予曲杆710顺时针转动的力,曲杆710的左侧设有第二圆杆713,第二圆杆713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圆杆713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正面固接有两个气缸(2),左侧的所述气缸(2)的伸缩杆通过斜杆(3)活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底部通过竖槽(5)与工作台(1)的正面左侧间隙配合,所述滑块(4)的下方设有两个支板(6),上方的支板(6)的顶部与滑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支板(6)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左侧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气缸(2)的伸缩杆转动连接有圆辊(9),所述工作台(1)的正面设有弯折组件(7);/n所述弯折组件(7)包括第一圆杆(701)、使用套筒(702)、滑杆(703)、圆筒(704)、压缩弹簧(705)、卡爪(706)、支杆(707)、横块(708)、短杆(709)、曲杆(710)、转杆(711)、扭力弹簧(712)、第二圆杆(713)和备用套筒(714);/n所述第一圆杆(7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使用套筒(702),所述第一圆杆(701)的后端面固接有滑杆(703),所述滑杆(703)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圆筒(704),所述圆筒(704)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03)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705)与圆筒(70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03)的左端加工的卡槽卡接有卡爪(706),所述卡爪(706)的左端固接有支杆(707),所述支杆(707)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横块(708),所述横块(708)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707)的正面左侧固接有短杆(709),所述短杆(709)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曲杆(710),所述曲杆(710)的底部通过转杆(711)与工作台(1)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711)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712),所述扭力弹簧(7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曲杆(710)和工作台(1)相卡接,所述曲杆(710)的左侧设有第二圆杆(713),所述第二圆杆(713)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杆(713)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备用套筒(7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数控折弯机厚板折弯工装,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正面固接有两个气缸(2),左侧的所述气缸(2)的伸缩杆通过斜杆(3)活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底部通过竖槽(5)与工作台(1)的正面左侧间隙配合,所述滑块(4)的下方设有两个支板(6),上方的支板(6)的顶部与滑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支板(6)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左侧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气缸(2)的伸缩杆转动连接有圆辊(9),所述工作台(1)的正面设有弯折组件(7);
所述弯折组件(7)包括第一圆杆(701)、使用套筒(702)、滑杆(703)、圆筒(704)、压缩弹簧(705)、卡爪(706)、支杆(707)、横块(708)、短杆(709)、曲杆(710)、转杆(711)、扭力弹簧(712)、第二圆杆(713)和备用套筒(714);
所述第一圆杆(7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使用套筒(702),所述第一圆杆(701)的后端面固接有滑杆(703),所述滑杆(703)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圆筒(704),所述圆筒(704)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03)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705)与圆筒(70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03)的左端加工的卡槽卡接有卡爪(706),所述卡爪(706)的左端固接有支杆(707),所述支杆(707)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横块(708),所述横块(708)的后端面与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707)的正面左侧固接有短杆(709),所述短杆(709)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曲杆(710),所述曲杆(710)的底部通过转杆(711)与工作台(1)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华陈军弟陈文林张亚红焦海江聂寰宸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北方汇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