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33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矿物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浮选桶,溢流收集槽位于浮选桶桶口处以便浮选排出精矿,浮选桶桶底处贯穿布置有可供尾矿排出的尾矿排料管;其特征在于:浮选桶内布置转筒且转筒的回转轴线铅垂布置,转筒的筒壁处布置可供指定粒径矿粒通过的筛孔;转筒的顶端筒口连通矿浆入料管而底端筒口连通粗矿粒排料管;本截粗浮选一体机还包括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布置于浮选桶桶腔内并位于转筒下方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预先截取粗矿粒并将细矿粒送入浮选流程,从而在节省浮选药剂的基础上,同步确保高效率的浮选操作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矿物浮选
,具体涉及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
技术介绍
为了使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有效分离,在浮选技术中,常常要使用起泡剂产生大量泡沫,形成大量液气界面。当有用矿物富集在液气界面后,上浮并与脉石分离,即称之为浮选。浮选对泡沫的大小、脆韧性、强度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并不是只要起泡就行了;一般情况下,粗粒浮选需要大泡,细粒浮选则需要微泡。然而,实际操作时,矿浆中既有粗矿粒又存在细矿粒,这就对浮选操作的精确度提出了严峻要求,稍稍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浮选效率无法达到最优化。由于矿浆中的粗矿粒是有益组分,而细矿粒中既存在有益组分又存在无用组分;那么,是否能够研发出一种能预先截取粗矿粒而将细矿粒送入浮选流程的新结构,从而将既消耗药剂而又无益于浮选流程的粗矿粒筛分出来,实现浮选药剂的节约化和浮选流程的高效率化,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紧凑的截粗浮选一体机,其能预先截取粗矿粒并将细矿粒送入浮选流程,从而在节省浮选药剂的基础上,同步确保高效率的浮选操作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包括浮选桶,溢流收集槽位于浮选桶桶口处以便浮选排出精矿,浮选桶桶底处贯穿布置有可供尾矿排出的尾矿排料管;其特征在于:浮选桶内布置转筒且转筒的回转轴线铅垂布置,转筒的筒壁处布置可供指定粒径矿粒通过的筛孔;转筒的顶端筒口连通矿浆入料管而底端筒口连通粗矿粒排料管;本截粗浮选一体机还包括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布置于浮选桶桶腔内并位于转筒下方处。优选的,本截粗浮选一体机包括作为动力源的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铅垂向下延伸且同轴布置有主动齿轮,转筒的位于浮选桶外的一段筒身处同轴布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间构成轮齿啮合配合。优选的,所述转筒包括铅垂向由上而下依序布置的直筒段筒身以及筒径上粗下细的锥筒段筒身,直筒段筒身构成用于固接所述从动齿轮的配合段,而锥筒段筒身构成伸入浮选桶桶腔内的网筛段;直筒段筒身的顶部筒口及锥筒段筒身底部筒口处布置滑环或密封圈,而相应的矿浆入料管及粗矿粒排料管的管端处对应布置密封圈或滑环,直筒段筒身的顶部筒口与矿浆入料管之间以及锥筒段筒身的底部筒口与粗矿粒排料管之间均构成旋转密封配合。优选的,所述浮选桶外形呈轴线铅垂的圆桶状构造,浮选桶的桶底则呈现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结构;气泡发生器、转筒及粗矿粒排料管均与浮选桶同轴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抛弃了传统的矿浆直接入桶参与浮选所导致的诸如浮选效率不高和药剂浪费较大等诸多缺陷,本技术通过在浮选桶内预置具备离心式网筛功能的转筒,从而在转筒旋转时,可以带动周围矿浆一起旋转。工作时,粒径大于筛孔孔径的粗矿粒会留在转筒内,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最终由粗矿粒排料管排出;而粒径小于筛孔孔径的细矿粒与矿浆中的水一起透过筛孔进入浮选桶桶腔内的浮选空间,此时气泡发生器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与细矿粒碰撞,疏水的矿粒粘附在气泡上上浮至液面,并溢入溢流收集槽后作为精矿排出,亲水矿粒则沉降至桶底作为尾矿由尾矿排料管排出。至此,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增加的预截粗工序,实现了粗矿粒的预截取功能,确保了只有细矿粒才能进入浮选空间,浮选时无需考虑粗矿粒的起泡性,从而在降低浮选难度的同时,又节省了浮选药剂;而另一方面,由于转筒的存在,使得浮选桶中的细矿粒始终产生向外运动的离心力,并自发向浮选桶桶壁方向运动,气泡也向桶壁运动,那么细矿粒和气泡都集中到桶壁就会增大矿粒和气泡的碰撞概率,有益于浮选结果。此外的,由于气泡和细矿粒粘附在一起后会向上浮,由于转筒的离心运动,气泡-矿粒上浮至液面后都集中在靠近浮选桶桶壁处,浮选桶液面中央区域不存在气泡-矿粒粘附物,因此,不存在气泡-矿粒粘附物滞留在浮选桶中的情况,此情形对浮选非常有益。最后,浮选桶液面四周的气泡-矿粒粘附物被下方的气泡-矿粒粘附物不断向上“顶”,更加快速地溢入溢流收集槽,这显然也有益于浮选结果。实践证明,本技术具备的上述多样性优势,能有效的提升实际浮选效率。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转筒依靠齿轮传动原理而工作,并以动力电机作为动力源来实现转筒的自转动效果。转筒的两轴端分别通过旋转密封方式来配合矿浆入料管及粗矿粒排料管,以便在实现类似简支梁式双端固定功能的同时,又能确保转筒自身的稳定离心旋转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转筒的下半段,也即伸入浮选桶桶腔内参与粗矿粒筛分的一段应当为上粗下细的锥筒段结构,以便于提升实际筛分效果。3)、为提升实际浮选效果,气泡发生器、转筒及粗矿粒排料管均与浮选桶同轴,以确保转筒的旋转动作产生的离心力能均衡的作用在浮选桶桶腔内。浮选桶的桶底则呈现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结构,以利于尾矿落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10-浮选桶11-溢流收集槽12-尾矿排料管20-转筒21-直筒段筒身22-锥筒段筒身30-矿浆入料管40-粗矿粒排料管50-气泡发生器61-动力电机62-主动齿轮63-从动齿轮71-第一动密封组件72-第二动密封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构造可参照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圆桶状的浮选桶10,浮选桶10上布置溢流收集槽11以便实现精矿收集,浮选桶10的桶底为便于尾矿下落收集的喇叭口状,且浮选桶10的桶底直接连通尾矿排料管12。浮选桶10筒腔内还设置气泡发生器50,以实现气泡式浮选功能。与此同时,本技术在浮选桶10的筒腔内同轴的布置如图1所示的离心截粗系统,以便于实现对矿浆内粗矿粒的预截取效果,以提升浮选效率和起到节省浮选剂的功能。其中:离心截粗系统包括由上而下依序布置的第一动密封组件71、动力组件、转筒20、第二动密封组件72和粗矿粒排料管40。第一动密封组件71及第二动密封组件72均采用滑环配合密封圈的常规动密封结构即可,目的在于在保证实现转筒20的自回转功能的同时,确保转筒20与矿浆入料管30和粗矿粒排料管40的密封衔接性。装配时,如图1所示的,通过将第一动密封组件71布置在直筒段筒身21与矿浆入料管30的配合端处,再将第二动密封组件72布置在转筒20的锥筒段筒身22与粗矿粒排料管40的配合端处。动力组件则包括动力电机61及彼此啮合的主动齿轮62及从动齿轮63,直筒段筒身21上同轴布置从动齿轮63,而动力电机61的动力输出轴处同轴布置主动齿轮62,以便两者间形成如图1所示的动力啮合结构。对于气泡发生器50而言,其需同轴的布置在转筒20正下方处,以便于所产生的气泡在升腾过程中,能及时且迅速的被转筒20旋转所产生的离心涡流所捕捉到,进而实现高效浮选操作目的。本技术具体操作时,首先开启动力电机61从而使得转筒20转动。之后,矿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包括浮选桶(10),溢流收集槽(11)位于浮选桶(10)桶口处以便浮选排出精矿,浮选桶(10)桶底处贯穿布置有可供尾矿排出的尾矿排料管(12);其特征在于:浮选桶(10)内布置转筒(20)且转筒(20)的回转轴线铅垂布置,转筒(20)的筒壁处布置可供指定粒径矿粒通过的筛孔;转筒(20)的顶端筒口连通矿浆入料管(30)而底端筒口连通粗矿粒排料管(40);本截粗浮选一体机还包括气泡发生器(50),所述气泡发生器(50)布置于浮选桶(10)桶腔内并位于转筒(20)下方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包括浮选桶(10),溢流收集槽(11)位于浮选桶(10)桶口处以便浮选排出精矿,浮选桶(10)桶底处贯穿布置有可供尾矿排出的尾矿排料管(12);其特征在于:浮选桶(10)内布置转筒(20)且转筒(20)的回转轴线铅垂布置,转筒(20)的筒壁处布置可供指定粒径矿粒通过的筛孔;转筒(20)的顶端筒口连通矿浆入料管(30)而底端筒口连通粗矿粒排料管(40);本截粗浮选一体机还包括气泡发生器(50),所述气泡发生器(50)布置于浮选桶(10)桶腔内并位于转筒(20)下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粗浮选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本截粗浮选一体机包括作为动力源的动力电机(61),动力电机(61)的动力输出轴铅垂向下延伸且同轴布置有主动齿轮(62),转筒(20)的位于浮选桶(10)外的一段筒身处同轴布置从动齿轮(63),主动齿轮(62)与从动齿轮(63)间构成轮齿啮合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鑫王理国韩明月张勇王海楠朱宏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太原维斯特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