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4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4
本申请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与曝气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分支分别连接有空气泵和臭气泵;箱体的上部固定有固定筒,固定筒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固定筒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海绵;箱体内位于固定筒上方的部分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活动框内装有活性炭;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对高浓度的臭气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除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污水处理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恶臭气体的污染也更加敏感。长期处于恶臭环境中,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痛、食欲不振等。恶臭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污水处理、畜禽养殖等。现有技术中,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与化学法的弊端均在于处理成本高,处理药剂无法二次利用,处理药剂处理过程复杂的问题。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在处理低浓度恶臭气体时,处理效果较好,在处理浓度较高的恶臭气体时,处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且由于微生物在吸附、吸收各种致臭污染物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而进气口缺乏空气进入会导致除臭装置内部氧气不足,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臭气的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污水处理除臭装置,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对高浓度的臭气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与曝气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分支分别连接有空气泵和臭气泵;箱体的上部固定有固定筒,固定筒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固定筒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海绵;箱体内位于固定筒上方的部分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活动框内装有活性炭;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1、设置曝气管、空气泵和臭气泵,箱体内部盛装有含有微生物的培养液,同时打开臭气泵和空气泵,将臭气用空气稀释后再通过曝气管从箱体底部排至箱体中,稀释后的气体在箱体内部上升的过程中,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将臭气进行分解,由于臭气的浓度较低,因此可将臭气分解完全;2、设置固定筒,分解后的气体经过固定筒的时候,气体经固定筒内部的海绵吸水,避免气体将培养液中的水分携带出去导致的培养液中的水分逐渐减少;3、设置活动框,干燥后的气体经活动框中的活性炭将干燥后的气体再次吸附后再从排气孔排出,将少量未分解完全的臭气吸附,确保排气孔排出的气体不再具有臭味。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相比,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在处理高浓度的臭气时处理由于氧气不足和反应时间不够长导致臭气的处理效果不佳;而本申请方案中,通过将臭气用空气稀释后再通过曝气管从箱体底部排入箱体中,给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提供足量的氧气,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可将低浓度的臭气分解完全,臭气经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再经固定筒内部的海绵吸水以及活动框内部的活性炭吸附后再从排气孔中排至外界,确保排出的臭气不再具有臭味。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固定有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固定柱,固定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枝条,气泡向上经过枝条的时候与枝条碰撞将气泡切割成更加细小的气泡,使气泡中的氧气充分与微生物反应。进一步,所述固定框筒内部同轴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套设有推板,推板仅可沿水平方向滑动,推板位于海绵的一端,螺纹杆由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固定在箱体外侧壁上。伺服电机可周期性正转与反转,伺服电机正转驱动螺纹杆正转,螺纹杆驱动推板向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运动,推板挤压海绵使海绵中的水分挤干;伺服电机反转驱动螺纹杆反转,螺纹杆驱动推板向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运动,海绵复位;从而海绵可持续性吸水,并且使海绵中的水分回到箱体内部,避免气体排出的过程中将箱体内部的水分携带出去导致箱体内部的培养液中的水分逐渐减少。进一步,所述活动框与箱体卡接,方便安拆活动框。进一步,所述活动框内部的活性炭盛装在布袋内,布袋上设置有拉链。布袋的设置方便更换新的活性炭避免活性炭灰将设备弄脏,并且避免活性炭灰被气体吹起导致的环境污染。进一步,活动框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手柄,方便安拆和移动活动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0、曝气主管11、曝气支管111、单向阀112、三通管113、臭气泵114、空气泵115、固定柱12、枝条121、固定筒13、第一进气孔131、第一出气孔14、海绵15、螺纹杆151、电机152、推板153、活动框16、第二进气孔161、手柄162、布袋163、活性炭164、排气孔1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包括箱体10,如图1所示,箱体10的外形为长方体形状,箱体1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包括曝气主管11和曝气支管111,曝气主管11沿水平方向布置,曝气支管111上设置有将曝气主管11与箱体10内底部连通的曝气支管111,曝气支管11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曝气主管11的左端连接有三通管113,三通管113与曝气主管11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2,三通管113的另外两个分支分别连接有空气泵115和臭气泵114。箱体10内部盛装有含有微生物的培养液,同时打开臭气泵114和空气泵115,将臭气用空气稀释后再通过曝气管从箱体10底部排至箱体10中,稀释后的气体在箱体10内部上升的过程中,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将臭气进行分解,由于臭气的浓度较低,因此可将臭气分解完全。如图1所示,箱体10的内底部固定有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圆柱状的固定柱12,固定柱12的外侧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枝条121。气泡向上经过枝条121的时候与枝条121碰撞,枝条121将气泡切割成更加细小的气泡,使气泡中的氧气充分与微生物反应。固定柱12的数量设置为4个并且关于箱体10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在箱体10内部。如图1所示,箱体10的上部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固定筒13,固定筒13的外形为长方体形状,固定筒13的左右两端开口并且分别与箱体10的左右内侧壁固定,固定筒13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31和第一出气孔14,固定筒13的内部设置有长方体状的海绵15;固定框筒内部同轴设置有螺纹杆151,海绵15套设在螺纹杆151的外周,螺纹杆151上套设有矩形的推板153,推板153与螺纹杆151螺纹连接,推板153的上下两端各自固定有一个长方体状的卡块,固定筒13的上下内侧壁上各自开设有一条与对应的卡块配合的滑槽,卡块卡入滑槽内部并且可沿着滑槽左右滑动,卡块与滑槽配合使推板153仅可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进气孔131的上端与下端的滑槽内连通,第一出气孔14的下端与上端的滑槽内连通,第一出气孔14位于固定筒13的左上端,推板153位于海绵15的左端,螺纹杆151由伺服电机152驱动,伺服电机152固定在箱体10的左外侧壁上。伺服电机152可周期性正转与反转,伺服电机152正转驱动螺纹杆151正转,由于卡块与滑槽配合使推板153不可旋转,因此螺纹杆151驱动推板153向右运动,推板153挤压海绵15使海绵15中的水分挤干;伺服电机152反转驱动螺纹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与曝气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分支分别连接有空气泵和臭气泵;箱体的上部固定有固定筒,固定筒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固定筒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海绵;箱体内位于固定筒上方的部分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活动框内装有活性炭;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进口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与曝气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分支分别连接有空气泵和臭气泵;箱体的上部固定有固定筒,固定筒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固定筒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海绵;箱体内位于固定筒上方的部分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活动框内装有活性炭;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固定有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固定柱,固定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昌江兼昌江杰黄征唐立胡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远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