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3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活塞、推杆以及推杆拉手,推杆上设置有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推杆上的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第一滑套上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二滑套上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按压部,第一连杆与第一滑套之间设置有一中间带有通孔的定位套,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槽,通孔内设置有中间带螺纹孔的轴承环,轴承环与定位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第二连杆穿过轴承环的螺纹孔且第二连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按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准确定量的抽取液体,减小误差,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常用0.9氯化钠、5%葡萄糖多为50ml、100ml、250ml和500ml,患者在进行输液时只需要选用相应的剂量,但儿科所需剂量是根据患儿体重计算而得,可能为70ml、120ml等,需要把多余的液体抽出,直到达到需要的剂量后,进行对患儿的输液治疗。目前临床在对吊瓶或者吊袋中的药液进行抽取时,通常用普通注射器进行手工抽出,使用时很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8989905U公开了一种儿科专用负压注射器,通过能够自动卡持推杆的卡块配合推杆上的开槽实现对推杆的定位,从而不需要手卡持推杆拉手,可以空出来的手可以进行其他操作。然而,由于在推杆上间隔设置开槽,因此很难保证恰好抽取预定体积的液体,往往少于或多于预定体积,而体积上的误差往往能够影响到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能够准确定量的抽取液体,减小误差,提高治疗效果。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包括外壁上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筒、设置在注射器筒内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的用于驱动活塞在注射器筒内往复运动的推杆以及设置在推杆末端的推杆拉手,所述注射器筒末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撑板,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推杆线性拉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支撑板的第一滑套和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推杆拉手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推杆拉手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注射器筒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滑套之间设置有一中间带有通孔的定位套,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中间带螺纹孔的轴承环,所述轴承环与定位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并被限定在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穿过轴承环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按压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注射器筒的内壁密封配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与活塞为可拆卸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与安装孔配合的球头,所述推杆经球头与安装孔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到活塞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拉手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上均设置有供推杆卡入的开口。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上均设置有橡胶垫片。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通过在推杆上套上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抽取液体时,利用手指按压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第二连杆上的外螺纹驱动轴承环在定位套的定位槽中转动,通过这种限制,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线性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配合将推杆线性向外推,实现了液体的定量抽取,减小了误差,提高了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定位套内结构示意图。其中:1、注射器筒;2、活塞;3、推杆;4、推杆拉手;5、支撑板;6、第一滑套;7、第二滑套;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一按压部;11、定位套;12、定位槽;13、轴承环;14、滚珠;15、第二按压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包括外壁上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筒1、设置在注射器筒内的活塞2、固定在活塞上的用于驱动活塞在注射器筒内往复运动的推杆3以及设置在推杆末端的推杆拉手4,所述注射器筒末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撑板5,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推杆线性拉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支撑板的第一滑套6和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推杆拉手的第二滑套7,所述第一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推杆拉手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杆8,所述第二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注射器筒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按压部10,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滑套之间设置有一中间带有通孔的定位套11,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槽12,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中间带螺纹孔的轴承环13,所述轴承环与定位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14并被限定在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穿过轴承环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按压部15。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注射器筒的内壁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与活塞为可拆卸结构。具体地,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与安装孔配合的球头,球头直径略大于安装孔的开口口径,球头塞入安装孔后与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推杆经球头与安装孔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到活塞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拉手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理,能有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推动推杆时打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上均设置有供推杆卡入的开口,该开口的宽度略大于推杆的直径,从而能够保证推杆顺利卡入第一滑套或第二滑套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上均设置有橡胶垫片,能够提高手部按压的舒适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当需要抽取液体时,将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套在推杆上,通过手指按压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此时第二连杆上的外螺纹驱动轴承环在定位套的定位槽中转动,通过这种限制,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线性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配合将推杆线性向外推,实现了液体的定量抽取。当抽取液体完成后,取下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包括外壁上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筒、设置在注射器筒内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的用于驱动活塞在注射器筒内往复运动的推杆以及设置在推杆末端的推杆拉手,所述注射器筒末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推杆线性拉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支撑板的第一滑套和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推杆拉手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推杆拉手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注射器筒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滑套之间设置有一中间带有通孔的定位套,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中间带螺纹孔的轴承环,所述轴承环与定位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并被限定在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穿过轴承环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按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儿科的负压注射器,包括外壁上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筒、设置在注射器筒内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的用于驱动活塞在注射器筒内往复运动的推杆以及设置在推杆末端的推杆拉手,所述注射器筒末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推杆线性拉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支撑板的第一滑套和套设在推杆上并抵住推杆拉手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推杆拉手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套上设置有平行于推杆轴线并向注射器筒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滑套之间设置有一中间带有通孔的定位套,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中间带螺纹孔的轴承环,所述轴承环与定位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滚珠并被限定在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穿过轴承环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乔琳张文燕苏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