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79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包括施力杆;施力杆的一端具有子弹头结构;施力杆的轴心线上开设有贯通两端的钢丝绳通过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通孔的杆体,能够在大棚搭建的过程中,对钢丝绳的紧固缠绕起到辅助作用;使用时,将钢丝绳穿过施力杆的钢丝绳通过孔,手握施力杆,使施力杆的子弹头结构绕着已经固定的钢丝绳或支柱缠绕,即可将末端的钢丝绳紧固缠绕,避免了由于手动缠绕或通过钳子缠绕的费力操作,以及缠绕不紧固的问题;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
技术介绍
农业用大棚这项技术究竟是谁最先技术的已经无从考证,当下主流的结构形式是用钢管或型材连接成拱形框架,并将该框架底部延长出来的钢管插入到地表层的土壤内将其夯实固定,然后在该框架的外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其它保温材料,构成一个保温防护空间以满足农业上的应用;从大棚的使用属性来看,它不属于永久性的构筑物,但它需要具备抗风雪雨水的能力。现有的大棚支架主要由钢筋、铝合金、玻璃钢、水泥等做成,大面积大棚使用时需要中间支柱,因此存在成本高、易风化变形、抗温变性能差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用钢丝绳改良大棚,除了主要的承重支柱采用水泥或钢管构件,其它位置则采用钢丝绳搭建,通过人工逐一拉紧钢丝绳,形成大棚的骨架。但是,在钢丝绳拉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紧固效果,需要将末端的钢丝绳反复缠绕在已经搭建好的钢丝绳上或支柱上,通过人工逐一拉紧,操作繁琐复杂,受力极不规范,功效也非常低下,通过用钳子辅助,其使用效果也并不明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紧固效果好的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包括施力杆;所述施力杆的一端具有子弹头结构;所述施力杆的轴心线上开设有贯通两端的钢丝绳通过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通孔的杆体,能够在大棚搭建的过程中,对钢丝绳的紧固缠绕起到辅助作用;使用时,将钢丝绳穿过施力杆的钢丝绳通过孔,手握施力杆,使施力杆的子弹头结构绕着已经固定的钢丝绳或支柱缠绕,即可将末端的钢丝绳紧固缠绕,避免了由于手动缠绕或通过钳子缠绕的费力操作,以及缠绕不紧固的问题;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可靠。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施力杆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所述正六边形的折角处通过圆弧平滑过渡。正六边形结构能够防止操作者在握持使用的过程中施力杆发生转动,同时圆弧过渡又能够提高握持的舒适度。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施力杆由钢铁材料制成。能够满足使用的刚度需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施力杆上与所述子弹头结构相反的一端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具有外螺纹;还包括钳位头;所述钳位头包括双层环形壳体、钢珠、弹性件和环形套;所述双层环形壳体由同轴布置的环形内板和环形外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内板和环形外板两端边沿的环形侧板组成;所述环形内板周向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钢珠的数量与所述圆孔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钢珠分别适配安装于对应的多个所述圆孔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内板和环形外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与所述钢珠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环形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珠滑动贴合,并通过弹性力顶紧所述钢珠,以使所述钢珠贴合在所述圆孔内,并使得所述钢珠部分凸出在所述环形内板的内壁一侧;所述环形套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形外板端部,所述环形套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本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捷度,在施力杆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钳位头;由于单独使用施力杆虽然可以完成缠绕操作,但是需要在施力杆的后端勒紧钢丝绳,以提高紧度;通过螺纹安装钳位头,在弹性件和钢珠的配合下,能够对钢丝绳钳位顶紧,省去了人力握持的操作,在施力杆缠绕时,钢丝绳能够顶动钢珠滚动,能够保证对钢丝绳在作用钳位力量的情况下,逐渐释放钢丝绳,使用更方便,紧固效果更好。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环形内板的孔径与所述钢丝绳通过孔的孔径相同。能够满足施力杆和箝位头的对接需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施力杆端面抵接在所述环形侧板上。施力杆和箝位头连接后的结构稳定性更强。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球座和弹簧;所述球座为横向布置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球座一端开设有半球形滚动槽,所述半球形滚动槽与所述钢珠贴合,所述球座另一端与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环形外板内壁上。球座在弹簧的作用下顶紧钢珠,钢珠又能够在球座的半圆球滚动槽内顺畅滚动,既能起到顶紧箝位的作用,又能通过钢珠的滚动释放钢丝绳,作用效果更好。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环形内板的外壁固定有多个与所述圆孔同轴布置的限位筒;且所述限位筒的内壁与所述球座的侧壁滑动配合。限位筒能够对球座起到导向作用,防止钢珠脱出、掉落或卡滞。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圆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圆孔均匀排布在所述环形内板上。从四个方向对钢丝绳进行钳位,能够满足钳位作用力的需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中,所述双层环形壳体和环形套均由钢铁材料制成。能够满足钳位头的刚度需求。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通孔的杆体,能够在大棚搭建的过程中,对钢丝绳的紧固缠绕起到辅助作用;使用时,将钢丝绳穿过施力杆的钢丝绳通过孔,手握施力杆,使施力杆的子弹头结构绕着已经固定的钢丝绳或支柱缠绕,即可将末端的钢丝绳紧固缠绕,避免了由于手动缠绕或通过钳子缠绕的费力操作,以及缠绕不紧固的问题;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可靠。2、本技术在施力杆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钳位头;由于单独使用施力杆虽然可以完成缠绕操作,但是需要在施力杆的后端勒紧钢丝绳,以提高紧度;通过螺纹安装钳位头,在弹性件和钢珠的配合下,能够对钢丝绳钳位顶紧,省去了人力握持的操作,在施力杆缠绕时,钢丝绳能够顶动钢珠滚动,能够保证对钢丝绳在作用钳位力量的情况下,逐渐释放钢丝绳,使用更方便,紧固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施力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施力杆的剖视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施力杆和钳位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施力杆和钳位头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5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施力杆和钳位头分解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施力杆的剖视图;图7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钳位头的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杆(1);所述施力杆(1)的一端具有子弹头结构(11);所述施力杆(1)的轴心线上开设有贯通两端的钢丝绳通过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杆(1);所述施力杆(1)的一端具有子弹头结构(11);所述施力杆(1)的轴心线上开设有贯通两端的钢丝绳通过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所述正六边形的折角处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1)由钢铁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大棚钢丝框架搭建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1)上与所述子弹头结构(11)相反的一端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具有外螺纹(13);还包括钳位头(2);所述钳位头(2)包括双层环形壳体(21)、钢珠(22)、弹性件(23)和环形套(24);所述双层环形壳体(21)由同轴布置的环形内板(211)和环形外板(21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内板(211)和所述环形外板(212)两端边沿的环形侧板(213)组成;所述环形内板(211)周向开设有多个圆孔(2111);所述钢珠(22)的数量与所述圆孔(2111)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钢珠(22)分别适配安装于对应的多个所述圆孔(2111)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内板(211)和环形外板(212)之间;所述弹性件(23)的数量与所述钢珠(22)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弹性件(23)一端与所述环形外板(21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珠(22)滑动贴合,并通过弹性力顶紧所述钢珠(22),以使所述钢珠(22)贴合在所述圆孔(2111)内,并使得所述钢珠(22)部分凸出在所述环形内板(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心智张云贵杨海健张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