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76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坑结构,其包括坑槽,坑槽内用于栽种树木的根球,所述坑槽的深度大于根球的高度,所述坑槽的底部设置有初回填土层,所述初回填土层上表面平整且与坑槽顶部的高度为根球埋入的深度,所述根球放置到初回填地层上,位于初回填土层上填充有种植回填土层,所述种植回填土层的顶面高于根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树木栽种整齐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园林树木种植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树坑结构。
技术介绍
景观园林绿化树木种植以其特有的生态平衡功能和环境保护作用。景观园林绿化树木种植又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和绚丽的流光溢彩,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景观园林绿化树木种植因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特殊意义而愈受普遍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日益显示出勃勃的发展生机。在现有的景观园林绿化树木种植的过程中,通常涉及到树林的移植,树木移植时对于较大的树木(通常树根上根球直径大于1m)的树木在移植时,种植比较困难,每颗树木的成本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费用较高。在树坑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挖掘机,树坑的尺寸大于根球的直径,通常为1.5m*1.5m,在种植时,将根球放置到树坑内,然后进行回填土,对树木进行浇水等养护。但是上述种植结构中,树坑在挖时,由于树坑的深度不容易控制,如果深度较浅时,根球埋入的深度不足,如果深度较深,根球埋入的深度较大,从而影响树木栽种的整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坑结构,其具有提高树木栽种整齐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树坑结构,包括坑槽,坑槽内用于栽种树木的根球,所述坑槽的深度大于根球的高度,所述坑槽的底部设置有初回填土层,所述初回填土层上表面平整且与坑槽顶部的高度为根球埋入的深度,所述根球放置到初回填地层上,位于初回填土层上填充有种植回填土层,所述种植回填土层的顶面高于根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坑槽在进行开挖的过程中,将坑槽的深度开挖大于根球的高度,然后在坑槽的底部进行铺设初回填土层,使初回填土层的上表面高度距离坑槽顶面的高度一致,使根球埋入到种植回填土层内,从而在初回填土层的上表面高度一致的条件下,能够提高树要栽种的整齐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回填土层上表面从位于根球中部的向坑槽边缘处逐渐降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回填土层上表面从位于根球中部向坑槽边缘处逐渐降低,能够在对树根进行浇水时,将水分布到坑槽的边缘,避免根球的位置积水,造成根部腐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回填土层的内部设置有缓释肥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回填土层内部设置的缓释肥层,能够向初回填土层内释放树木生长的肥料,提高树木生长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坑槽的侧壁位置设置有多个竖管,多个竖管均匀分布在坑槽的周向上,竖管的上端伸到种植回填土层的上表面,竖管的下端位于坑槽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坑槽的侧壁处设置多个竖管,竖管能够在对树木浇水的过程中,在竖管内储存水分,提高对坑槽底部的水分保持时长,同时能够快速将水分从地表向地下进行灌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的下端封堵,竖管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均位于初回填土层上表面以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的下端进行封堵,并且竖管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渗水孔,能够使水通过渗水孔向初回填土层进行多区域渗水,增大渗水区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孔朝向坑槽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水孔朝向坑槽的侧壁,能够避免渗水方向直接朝向初回填土层,影响根部向坑槽的侧壁方向生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的下端设置有盖帽,盖帽螺纹连接或热熔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的下端设置盖帽,通过盖帽将竖管的下端进行封堵能够,使竖管的封堵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的内部设置有底层海绵,底层海绵的长度大于在竖管上设置渗水孔的长度,底层海绵堵在每根竖管的所有渗水孔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内设置底层海绵,并且底层海绵堵在渗水孔处,从而能够减少泥土进入到竖管内,造成竖管上的渗水孔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的内部设置有顶层海绵,顶层海绵位于竖管的上端,并且顶层海绵伸出竖管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管的上端设置顶层海绵,顶层海绵用于过滤进入到竖管内的水,同时,能够在顶层海绵发生堵塞时,能够通过从竖管的上端将顶层海绵从竖管内取出进行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坑槽在进行开挖的过程中,将坑槽的深度开挖大于根球的高度,然后在坑槽的底部进行铺设初回填土层,使初回填土层的上表面高度距离坑槽顶面的高度一致,使根球埋入到种植回填土层内,从而在初回填土层的上表面高度一致的条件下,能够提高树要栽种的整齐性;2.通过种植回填土层上表面从位于根球中部向坑槽边缘处逐渐降低,能够在对树根进行浇水时,将水分布到坑槽的边缘,避免根球的位置积水,造成根部腐烂;3.通过坑槽的侧壁处设置多个竖管,竖管能够在对树木浇水的过程中,在竖管内储存水分,提高对坑槽底部的水分保持时长,同时能够快速将水分从地表向地下进行灌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初回填土层和种植回填土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坑槽;2、初回填土层;3、根球;4、种植回填土层;5、竖管;6、盖帽;7、渗水孔;8、缓释肥层;9、底层海绵;10、顶层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树坑结构,包括坑槽1,坑槽1由挖掘机在地面上开掘的1.5m*1,5m,深度大于根球3高度的坑,在坑槽1的底部先进行回填一部分初回填土层2,初回填土层2的上表面进行平整,并且对初回填土层2的上表面距离坑槽1上表面的高度进行测量,然后将树木的根球3放置到坑槽1的中部,并且根球3需要埋入的深度等于初回填土层2上表面距离坑槽1上表面的高度,再将初回填土层2的上方填上种植回填土层4,从而能够使根球3埋入坑槽1内的深度比较统一,树木栽种比较整齐。参考图1,在种植回填土层4对根球3进行填埋的过程中,将种植回填土层4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根球3的高度,使种植回填土层4位于根球3中部位置的高度最大,位于坑槽1边缘处的种植回填土层4的上表面高度最低,从而种植回填土层4上表面从中部向边缘的位置逐渐降低,在对树木进行浇水时,由于种植回填土层4边缘的高度较低,从而能够使水向种植回填土层4的边缘进行汇集,避免对根球3浸泡引起的烂根。参考图1和图2,在坑槽1的侧壁位置设置有多个竖管5,多个竖管5沿着坑槽1的周向均匀分布,竖管5的上端伸到种植回填土层4的上表面且位于种植回填土层4的边缘处,竖管5的下端位于初回填土层2内,且底部伸到坑槽1的底部。结合图3,在竖管5的下端设置有盖帽6,盖帽6与竖管5的下端螺纹连接,或盖帽6与竖管5的下端采用热熔粘接,使竖管5的下端通过盖帽6封堵。在竖管5的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排渗水孔7,每排渗水孔7沿着竖管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并且两排渗水孔7均朝向坑槽1的侧壁,背向坑槽1的中部位置。在竖管5内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坑结构,包括坑槽(1),坑槽(1)内用于栽种树木的根球(3),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1)的深度大于根球(3)的高度,所述坑槽(1)的底部设置有初回填土层(2),所述初回填土层(2)上表面平整且与坑槽(1)顶部的高度为根球(3)埋入的深度,所述根球(3)放置到初回填地层上,位于初回填土层(2)上填充有种植回填土层(4),所述种植回填土层(4)的顶面高于根球(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坑结构,包括坑槽(1),坑槽(1)内用于栽种树木的根球(3),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1)的深度大于根球(3)的高度,所述坑槽(1)的底部设置有初回填土层(2),所述初回填土层(2)上表面平整且与坑槽(1)顶部的高度为根球(3)埋入的深度,所述根球(3)放置到初回填地层上,位于初回填土层(2)上填充有种植回填土层(4),所述种植回填土层(4)的顶面高于根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回填土层(4)上表面从位于根球(3)中部的向坑槽(1)边缘处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树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回填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缓释肥层(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1)的侧壁位置设置有多个竖管(5),多个竖管(5)均匀分布在坑槽(1)的周向上,竖管(5)的上端伸到种植回填土层(4)的上表面,竖管(5)的下端位于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品友王新平李书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鼎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