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制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75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8
模制马达(1)具有:定子(10),其具有定子芯(11)和隔着绝缘体(13)卷绕于定子芯(11)的线圈(12);转子(20),其与定子(10)相面对地配置,具有转子芯(22)和旋转轴(21);模制树脂(30),其具有第1开口(30a),覆盖定子(10);以及引线衬套(40),其安装于第1开口(30a),形成有用于将电线(90)向外部引出的贯穿孔(40a),引线衬套(40)具有形成有第2开口(41a)的金属构件(41),该第2开口(41a)用于将电线(90)向外部引出,该第2开口(41a)比第1开口(30a)小且比贯穿孔(40a)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制马达
本公开涉及一种模制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定子被模制树脂覆盖的模制马达(专利文献1)。例如,模制马达包括定子、配置于定子的内侧的转子、覆盖定子的模制树脂以及与定子所具有的线圈接线的印刷基板。在模制马达中,与印刷基板连接的多根引线经由安装于模制树脂所形成的侧壁部的开口的引线衬套而向马达的外部引出。近年,伴随着模制马达的高输出化,卷绕于定子芯的线圈的发热变大。因此,存在覆盖线圈的模制树脂热劣化这样的课题。因此,为了抑制模制树脂的热劣化,提出了使用含有具有高导热率的填充剂的环氧树脂作为模制树脂(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01976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433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过大的电流流过定子所具有的线圈等而使线圈异常发热的情况下,对形成线圈的导线的表面进行绝缘包覆的绝缘体熔化,有可能发生形成线圈的导线彼此间短路这样的层间短路。另外,在发生层间短路时,有可能产生火花。在该情况下,若线圈断线,则由于在线圈中没有电流流过,因此能够避免线圈的异常发热。然而,在高输出用的模制马达中,加粗了定子所具有的线圈的线径(例如以上),因此即使线圈异常发热,线圈也不容易断线。因此,在高输出用的模制马达中,导致层间短路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若因线圈的发热等而马达的内部的温度上升,则从介于引线衬套或定子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等树脂部件产生可燃性的气体。在像这样在马达的内部存在可燃性的气体时,若发生层间短路而产生火花,则火花有可能点燃气体而起火。特别是,若在引线衬套附近产生可燃性的气体,则空气(氧)流入到引线衬套附近,在贯穿于引线衬套的引线之间容易产生火花,导致起火的可能性变高。此时,若引线衬套为树脂制,则引线衬套会因起火而熔化。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以下,记为“PBT”。)构成的引线衬套在约230℃时开始熔化。像这样,若引线衬套熔化,则起火的火有可能从引线衬套的熔化了的部分(也就是说,模制树脂所形成的侧壁部的开口)向马达的外部喷出而蔓延。另外,在马达的内部的高温状态持续的情况下,可燃性的气体充满马达的内部而气体的浓度(压力)变大,因此起火的火向外部喷出的可能性变高。此时,火容易从与模制树脂相比强度较弱的引线衬套向外部喷出。本公开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模制马达,即使是在因定子所具有的线圈的异常发热等而在模制树脂的内部发生起火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火从模制树脂的安装有引线衬套的部位向外部喷出。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模制马达的一技术方案包括:定子,其具有定子芯和隔着绝缘体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线圈;转子,其与所述定子相面对地配置,具有转子芯和旋转轴;模制树脂,其具有第1开口,覆盖所述定子;以及引线衬套,其安装于所述第1开口,形成有用于将电线向外部引出的贯穿孔,所述引线衬套具有形成有第2开口的金属构件,该第2开口用于将所述电线向外部引出,该第2开口比所述第1开口小且比所述贯穿孔大。另外,本公开的模制马达的另一技术方案包括:定子,其具有定子芯和隔着绝缘体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线圈;转子,其与所述定子相面对地配置,具有转子芯和旋转轴;模制树脂,其具有第1开口,覆盖所述定子;以及陶瓷制的引线衬套,其安装于所述第1开口,形成有用于将电线向外部引出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比所述第1开口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即使是在模制树脂的内部发生起火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火从模制树脂中的安装有引线衬套的部位向外部喷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在图3的IV-IV线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中卸下了引线衬套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中将引线衬套安装于模制树脂时的情形的图。图7的(a)是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引线衬套的主视图,图7的(b)是该引线衬套的侧视图,图7的(c)是该引线衬套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的模制树脂和引线衬套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第1变形例的引线衬套的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第2变形例的引线衬套的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第2变形例的引线衬套中的金属构件的结构的图。图12的(a)是实施方式2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引线衬套的主视图,图12的(b)是该引线衬套的侧视图,图12的(c)是该引线衬套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模制马达的模制树脂和引线衬套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图14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变形例的引线衬套的结构的图。图14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变形例的引线衬套的金属构件的结构的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模制马达的模制树脂和引线衬套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图16是实施方式3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引线衬套所具有的金属构件的立体图。图17是实施方式3的模制马达所使用的引线衬套所具有的金属构件的俯视图。图18是实施方式4的模制马达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模制马达中卸下了引线衬套的状态的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模制马达的模制树脂和引线衬套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模制马达的模制树脂和其他引线衬套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公开的一具体例。因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乃至工序和工序的顺序等是一例,主旨并非限定本公开。由此,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本公开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严格地进行图示。另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1)首先,使用图1~图4说明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1的整体的结构。图1是实施方式1的模制马达1的立体图。图2是该模制马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该模制马达1的剖视图。图4是该模制马达1在图3的IV-IV线处的剖视图。另外,在图2~图4中,将转子20所具有的旋转轴21延伸的方向设为轴向X,在与该轴向X正交的面中,将以旋转轴21的轴心C为中心从轴心C扩展的方向设为径向Y,将以轴心C为中心环绕轴心C的方向设为周向Z。另外,在图4中,为了易于观看附图,对于定子芯11的芯部分和转子芯22的芯部分,为了方便起见省略了剖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制马达,其中,/n该模制马达包括:/n定子,其具有定子芯和隔着绝缘体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线圈;/n转子,其与所述定子相面对地配置,具有转子芯和旋转轴;/n模制树脂,其具有第1开口,覆盖所述定子;以及/n引线衬套,其安装于所述第1开口,形成有用于将电线向外部引出的贯穿孔,/n所述引线衬套具有形成有第2开口的金属构件,该第2开口用于将所述电线向外部引出,该第2开口比所述第1开口小且比所述贯穿孔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2 JP 2018-1709121.一种模制马达,其中,
该模制马达包括:
定子,其具有定子芯和隔着绝缘体卷绕于所述定子芯的线圈;
转子,其与所述定子相面对地配置,具有转子芯和旋转轴;
模制树脂,其具有第1开口,覆盖所述定子;以及
引线衬套,其安装于所述第1开口,形成有用于将电线向外部引出的贯穿孔,
所述引线衬套具有形成有第2开口的金属构件,该第2开口用于将所述电线向外部引出,该第2开口比所述第1开口小且比所述贯穿孔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所述金属构件埋入于所述引线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所述金属构件配置为,在与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所述金属构件的外形覆盖所述第1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所述金属构件是覆盖所述第1开口的多个金属板,
所述多个金属板配置为,所述多个金属板的各金属板所具有的所述第2开口彼此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谷崇德南部靖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