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58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充电口,以及围合设置于充电口外侧面上的锁止装置;其中,锁止装置至少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且相对于底板可转动设置的限位转动结构,以及通过限位转动结构转动实现伸缩并贯穿壳体的伸缩卡接结构;底板上向上延伸形成有用于对接充电枪的对接组件,对接组件至少包括自底板顺次设置的固定部、转动部和螺旋对接部,且螺旋对接部用于与充电枪通过螺纹对接并通过固定部限位,转动部用于带动限位转动结构转动并使得伸缩卡接结构卡接螺旋对接部。实现了无需借助其他电力设备,且能够避免锁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与充电枪的不断对接试探,进而达到精准对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而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相应使用到其充电技术。然而,现有的充电设备一般是将充电枪直接插入汽车的充电口进行充电,因此,容易导致充电过程的不稳定。而虽然现有技术中有相关的充电过程中的锁止装置,但是,一般其内部结构相对复杂,还需要使用到电机等电动驱动方式,不仅结构大,占用空间大,且需要额外使用电力,而一般充电时都是在汽车熄火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因此会造成使用的不便。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也需要对充电枪和锁止装置之间进行对接,而由于充电枪的接线部是位于充电枪的凹孔中,因此,在充电枪与充电口对接后,还需要将充电枪与锁止装置之间进行对接,则会使得整个对接过程需要不断试探,进而造成对接过程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锁止装置不仅自身存在操作不便,需要借助其他电力设备,不适应于各种环境下的使用,且锁止装置的对接过程存在一定的不便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无需借助其他电力设备,且能够避免锁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与充电枪的不断对接试探,进而达到精准对接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充电口,以及围合设置于所述充电口外侧面上的锁止装置;其中,所述锁止装置至少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相对于所述底板可转动设置的限位转动结构,以及通过所述限位转动结构转动实现伸缩并贯穿所述壳体的伸缩卡接结构;所述底板上向上延伸形成有用于对接充电枪的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至少包括自所述底板顺次设置的固定部、转动部和螺旋对接部,且所述螺旋对接部用于与所述充电枪通过螺纹对接并通过所述固定部限位,所述转动部用于带动所述限位转动结构转动并使得所述伸缩卡接结构卡接所述螺旋对接部。优选地,所述螺旋对接部包括内壁形成有对接螺纹的筒体,以及自所述筒体中靠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向内延伸的卡环,且所述卡环中朝向所述壳体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所述伸缩卡接结构插入并进行卡接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面沿轴向方向可推拉地设置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杆体,以及自所述第一杆体向内延伸的第二杆体,所述螺旋对接部的外侧面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以及自所述第一通槽的端部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通槽,且所述第二通槽中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孔。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槽沿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有环形延伸槽;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面上顺次形成有延伸槽和内底面低于所述延伸槽的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弹性卡合件,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弹性卡合件相契合的卡合槽。优选地,所述壳体至少包括固定连接于充电口外周面上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沿周向方向转动的上盖,且所述限位转动结构连接于所述上盖上,并通过所述上盖带动进行转动,所述伸缩卡接结构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至少部分所述伸缩卡接结构的外侧面与所述限位转动结构的部分侧面相契合;所述转动部与所述上盖之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卡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朝向所述上盖延伸的主杆,贯穿至少部分所述主杆设置的副杆;所述主杆中朝向所述上盖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中沿轴向方向凸起形成有限位条,所述副杆贯穿所述贯通孔设置,且所述副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延伸形成有外螺纹,所述限位转动结构上可自转地设置有套接所述副杆的嵌套,且所述嵌套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限位转动结构包括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围合设置的转环,且所述转环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齿环,所述嵌套通过连杆可自转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嵌套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环相啮合的第二齿环;所述上盖上对应形成有与每个所述副杆一一对应的多个弧形延伸孔,且所述弧形延伸孔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副杆的直径,所述弧形延伸孔沿所述限位转动结构的转动路径延伸设置。优选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延伸孔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为导向槽,且所述副杆中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位于所述导向槽中。优选地,所述导向槽中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一组弹性胶片,一组所述弹性胶片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副杆包括自内而外顺次设置的连杆部和卡接部,且所述连杆部贯穿所述弹性胶片设置。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块,设置于两个所述卡块之间的弹簧,以及用于收缩或舒张所述弹簧的环形卡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基于对接组件的设置,通过将对接组件设计成包括顺次设置的固定部、转动部和螺旋对接部,基于螺旋对接部相较于固定部的限位转动,并针对性对接充电枪,在对接完成后,通过转动部带动限位转动结构针对性对接螺旋对接部,从而使得整个结构以固定部为基准,能够实现有效的精准定位,提高整体定位和卡接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状态下的空调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限位转动结构;3-伸缩卡接结构;4-底板;5-对接组件;11-底座;12-上盖;13-弧形延伸孔;14-导向槽;21-转环;22-第一齿环;31-主杆;32-副杆;33-贯通孔;34-限位条;35-外螺纹;36-嵌套;37-内螺纹;38-连杆;39-第二齿环;321-连接杆部;322-卡块;323-弹簧;324-环形卡箍;325-弧形拼接片;326-自转圈;327-固定圈;328-弹性复位元件;329-金属绳;51-固定部;52-转动部;53-螺旋对接部;511-第一杆体;512-第二杆体;531-对接螺纹;532-筒体;533-卡环;534-卡槽;535-第一通槽;536-第二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底板4,设置于所述底板4上的充电口,以及围合设置于所述充电口外侧面上的锁止装置;其中,所述锁止装置至少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相对于所述底板4可转动设置的限位转动结构2,以及通过所述限位转动结构2转动实现伸缩并贯穿所述壳体1的伸缩卡接结构3;所述底板4上向上延伸形成有用于对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底板(4),设置于所述底板(4)上的充电口,以及围合设置于所述充电口外侧面上的锁止装置;其中,/n所述锁止装置至少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相对于所述底板(4)可转动设置的限位转动结构(2),以及通过所述限位转动结构(2)转动实现伸缩并贯穿所述壳体(1)的伸缩卡接结构(3);/n所述底板(4)上向上延伸形成有用于对接充电枪的对接组件(5),所述对接组件(5)至少包括自所述底板(4)顺次设置的固定部(51)、转动部(52)和螺旋对接部(53),且所述螺旋对接部(53)用于与所述充电枪通过螺纹对接并通过所述固定部(51)限位,所述转动部(52)用于带动所述限位转动结构(2)转动并使得所述伸缩卡接结构(3)卡接所述螺旋对接部(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底板(4),设置于所述底板(4)上的充电口,以及围合设置于所述充电口外侧面上的锁止装置;其中,
所述锁止装置至少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相对于所述底板(4)可转动设置的限位转动结构(2),以及通过所述限位转动结构(2)转动实现伸缩并贯穿所述壳体(1)的伸缩卡接结构(3);
所述底板(4)上向上延伸形成有用于对接充电枪的对接组件(5),所述对接组件(5)至少包括自所述底板(4)顺次设置的固定部(51)、转动部(52)和螺旋对接部(53),且所述螺旋对接部(53)用于与所述充电枪通过螺纹对接并通过所述固定部(51)限位,所述转动部(52)用于带动所述限位转动结构(2)转动并使得所述伸缩卡接结构(3)卡接所述螺旋对接部(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对接部(53)包括内壁形成有对接螺纹(531)的筒体(532),以及自所述筒体(532)中靠近所述转动部(52)的一端向内延伸的卡环(533),且所述卡环(533)中朝向所述壳体(1)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用于所述伸缩卡接结构(3)插入并进行卡接的卡槽(5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1)的外侧面沿轴向方向可推拉地设置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杆体(511),以及自所述第一杆体(511)向内延伸的第二杆体(512),所述螺旋对接部(53)的外侧面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535),以及自所述第一通槽(535)的端部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通槽(536),且所述第二通槽(536)中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槽(535)沿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有环形延伸槽;
所述固定部(51)的外侧面上顺次形成有延伸槽和内底面低于所述延伸槽的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弹性卡合件,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弹性卡合件相契合的卡合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至少包括固定连接于充电口外周面上的底座(1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11)沿周向方向转动的上盖(12),且所述限位转动结构(2)连接于所述上盖(12)上,并通过所述上盖(12)带动进行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彬王景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凯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