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36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7
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该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发送层和接收层,发送层包括发送电极和铺设在发送电极上的发送走线,接收层包括接收电极和铺设在接收电极上的接收走线,其中,发送走线和接收走线中的至少一个为单线,且单线的两端连接至触控芯片,用于传输触控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发送走线和接收走线中的至少一个为单线,与触控芯片传输触控信息的引出线数量降低,可降低成本,采用该触控面板的触控装置可降低触控面板的接合端的宽度,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外嵌式(On-Cell)结构的触控面板的面内设计的触控面板(touchpanel,TP)走线分为两层,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走线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对应地,此两层包括接收层110和发送层120,接收层110包括接收电极(图中未示出)和铺满接收电极的接收走线111,每条接收走线111均单独引出连接至触控芯片101,获得每一个接收电极的电位信息,提供给触控芯片101;发送层120包括发送电极(图中未示出)和铺满发送电极的发送走线121,每条发送走线121均单独引出连接至触控芯片101,获得每一个发送电极的电位信息,提供给触控芯片101,触控芯片101根据各接收电极和各发送电极的电位信息,可以获得触控点的位置信息,实现触控操作。其中,对于外嵌式结构的触控面板,触控芯片101设置在触控面板外,例如设置在控制主板(电路主板,设置有除面板组件外的电子元件和电路)上,触控面板的每条接收走线111和每条发送走线121均单独引出和控制主板连接,每条走线均需要占用控制主板与其它外设组件连接的接合端空间,接收走线111和发送走线121的数量与触控精度相关,控制主板的尺寸有限,其接合端的尺寸有限,能够分配给触控面板的空间有限,不利于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度的提升,限制触控面板的设计,走线引出大量通信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可以降低触控面板的走线引出线的数量,降低引出走线的接口端的宽度,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发送层,包括发送电极和铺设在所述发送电极上的发送走线;接收层,与所述发送层间隔层叠设置,所述接收层包括接收电极和铺设在所述接收电极上的接收走线,其中,所述发送走线和所述接收走线中的至少一个为单线,且所述单线的两端连接至触控芯片,用于传输触控信息。可选地,所述发送走线为网型单线。可选地,所述发送层还包括第一空闲区域,所述发送走线与所述第一空闲区域交叉排布。可选地,所述发送走线为S型单线。可选地,所述接收走线为网型单线。可选地,所述接收层还包括第二空闲区域,所述接收走线与所述第二空闲区域交叉排布。可选地,所述接收走线为S型单线。可选地,所述发送电极包括N个发送电极块,所述发送走线与每一个所述N个发送电极块的连接点为至少一个。可选地,所述接收电极包括N个接收电极块,所述接收走线与每一个所述N个接收电极块的连接点为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触控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发送层和接收层,发送层包括发送电极层和铺满发送电极层的发送走线,接收层包括接收电极和铺满接收电极的接收走线,其中,发送走线和接收走线中的至少一个为单线,且单线的两端连接至触控芯片,用于传输触控信息。将发送走线和接收走线中的至少一个设计为单线,降低了发送走线和接收走线的引出线数量,可以降低触控面板用于引出线的接合端的宽度,降低成本,且可以为触控面板的接口设计空出空间,便于设备的尺寸减小或为设备的功能拓展提供拓展空间,同时降低了不必要的空间占用,设计更为美观。发送走线和接收走线的单线设计为网型,提高线长,单次获得的信号的时段长,获得相同数量的脉冲的时间间隔长,对芯片的时间识别精度要求低,可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度。发送电极和接收电极包括N个电极块,接收走线和发送走线的单线设计的单线与同一个电极块多次连接,可以在一次触摸判断的信号串中获得多个该电极块的电压信息,保障对触摸判读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其触控面板提供触摸信号的引出线数量少,可以降低触控面板接合端的宽度,同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走线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和图2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走线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触摸信号的时序图;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检测原理图;图6A、图6B和图6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模拟测试时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层结构示意图;图8A和图8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2A、图2B和图2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如图2A~图2C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包括接收层210和发送层220,接收层210和发送层220层叠设置,均连接至触控芯片201,以传输触控信息,接收层210和发送层220之间设置有绝缘层230,防止接收层210和发送层220电气导通。其中,触控芯片201可设置在控制主板上,触控面板和控制主板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绝缘层230可采用玻璃或具有绝缘性的透明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有机材料,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用于显示装置。其中,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接收层210包括接收电极(图中未示出)和铺满接收电极的接收走线211,该接收走线211为单线设计,两端引出,使得接收层210与触控芯片201的连接线仅为两条,对应地,接收层210与控制主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上仅需设置两条线路,柔性电路板的宽度可大大降低,进而降低控制主板的接合端宽度,可降低控制主板的尺寸,降低控制主板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发送层220包括发送电极(图中未示出)和铺满发送电极的发送走线221,该发送走线221为单线设计,两端引出,使得发送层220与触控芯片201的连接线仅为两条,对应地,发送层220与控制主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上仅需设置两条线路,柔性电路板的宽度可大大降低,同时,可以降低控制主板与宽的柔性电路板的大尺寸要求,可降低控制主板的尺寸,降低控制主板的成本。其中,以附图图1A和图1B为参考,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接收走线211正S型排布,与接收电极连接的部分主要为横线;发送走线为躺S型排布,与发送电极连接的部分主要为竖线,使接收走线211的主要部分和发送走线221的主要部分在触控面板的板面投影上为交叉排布,可以降低接收走线211上的电流信号和发送走线221上的电流信号产生的电磁场对两者产生相互影响,保障触摸信号的精度。触控面板引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送层,包括发送电极和铺设在所述发送电极上的发送走线;/n接收层,与所述发送层间隔层叠设置,所述接收层包括接收电极和铺设在所述接收电极上的接收走线,其中,/n所述发送走线和所述接收走线中至少一个为单线,且所述单线的两端连接至触控芯片,用于传输触控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层,包括发送电极和铺设在所述发送电极上的发送走线;
接收层,与所述发送层间隔层叠设置,所述接收层包括接收电极和铺设在所述接收电极上的接收走线,其中,
所述发送走线和所述接收走线中至少一个为单线,且所述单线的两端连接至触控芯片,用于传输触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走线为网型单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层还包括第一空闲区域,所述发送走线与所述第一空闲区域交叉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走线为S型单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武天竹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