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04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肽提取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搅拌釜、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搅拌釜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圈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外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第一搅拌轴内部中空,第一搅拌轴内底部设置有机械密封,第一搅拌轴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圈设置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与机械密封可转动连接,第二搅拌轴下半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34),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冻干保护剂与半成品多肽浓缩液的混合效果以及混合速率,并且便于对内壁上的多肽浓缩液以及冻干保护剂进行清理,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肽提取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
技术介绍
纯天然深海乌参浑身是宝,肉壁营养十分丰富,富含胶原蛋白、精氨酸、DHA、酸性粘多糖、硫酸软骨素等多种营养元素,海参肽可以改善贫血、补充营养、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对心衰、高血压、气管炎、多汗、咳嗽等都有帮助。乌参多肽在提取过程中,半成品多肽浓缩液需经过冷冻的方式进行冷却干燥,为了防止冷冻的过程中对浓缩的海洋生物多肽中的细胞因子和天然多肽造成损伤,一般在冷冻干燥前需要往半成品多肽浓缩液中加入冻干保护剂,由于半成品多肽浓缩液比较黏稠,会存在粉末状的冻干保护剂与半成品多肽浓缩液没有充分混合,导致冷冻干燥完毕后的多肽中的细胞因子和天然多肽存在损伤,造成浓缩后多肽浓缩液品质不佳,并且在搅拌过程中会出现沾壁的情况发生,影响产品质量。为此,提出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其结构简单,提高冻干保护剂与半成品多肽浓缩液的混合效果以及混合速率,并且便于对内壁上的多肽浓缩液以及冻干保护剂进行清理,提高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搅拌釜、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搅拌釜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圈连接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外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第一搅拌轴内部中空,第一搅拌轴内底部设置有机械密封,第一搅拌轴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圈设置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与机械密封可转动连接,第二搅拌轴下半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搅拌釜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第二搅拌轴呈中空状,第二搅拌轴内部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三轴承内圈连接,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搅拌轴内壁滑动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底端设置有第一刮板,第一搅拌轴上半区域连接有套筒,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杆,横杆右端设置有第二刮板,套筒内部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四轴承内圈连接,第二螺纹杆与横杆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左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套筒上设置有第五轴承,第五轴承内圈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底端设置有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进一步的,搅拌釜底部连通有泵体,泵体输出端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液管上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多个输出端均与搅拌釜底部连通,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的,第二搅拌轴内壁底端设置有环形缺口,环形缺口处设置有与调节杆外壁接触的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釜顶部连通有操作口,操作口处轴连接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U型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刮板以及第二刮板均呈镂空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一螺纹杆接触的螺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以及驱动轴顶端均设置有六边形槽。进一步的,搅拌釜外侧壁上半区域开设进液口,搅拌釜顶部开设进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正常使用时,旋转第一螺纹杆使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均与搅拌釜内壁脱离,通过进液口添加搅拌釜内部添加半成品多肽浓缩液,通过进料口向搅拌釜内添加冻干保护剂,搅拌一段时间后,停止电机,然后旋转第一螺纹杆和驱动轴使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均与搅拌釜内壁接触,然后继续开启电机进行搅拌,由于多个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转向相反,大大提高了半成品多肽浓缩液以及冻干保护剂的流动程度,提高混合效率,同时旋转的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将搅拌釜内壁上的附着的半成品多肽浓缩液或者冻干保护剂刮下,提高产品质量,第一刮板以及第二刮板均呈镂空状,减小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旋转时的阻力,半成品多肽浓缩液和冻干保护剂混合过程中,关闭第一阀门,开启泵体,使混合液沿回流管的多个输出端回流至搅拌釜内部,进一步提高搅拌釜内部液体的流动程度,当出料时,适当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使得混合物边出料边回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第一螺纹杆和六边形槽的俯视图。附图中标记:1、搅拌釜;2、第一螺纹杆;3、第二螺纹杆;4、第一轴承;5、第一搅拌轴;6、第一搅拌叶;7、机械密封;8、第二轴承;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电机;12、第三锥齿轮;13、第三轴承;14、调节杆;15、第一刮板;16、套筒;17、横杆;18、第二刮板;19、第四轴承;20、第四锥齿轮;21、第五轴承;22、驱动轴,;23、第五锥齿轮;24、泵体;25、出液管;26、第一阀门;27、回流管;28、第二阀门;29、密封圈;30、端盖;31、螺栓;32、六边形槽;33、第二搅拌轴;34、第二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包括内部中空的搅拌釜1、第一螺纹杆2和第二螺纹杆3,搅拌釜1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轴承4,第一轴承4内圈连接有第一搅拌轴5,第一搅拌轴5外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6,第一搅拌轴5内部中空,第一搅拌轴5内底部设置有机械密封7,第一搅拌轴5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内圈设置有第二搅拌轴33,第二搅拌轴33与机械密封7可转动连接,第二搅拌轴33下半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34,第一搅拌轴5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第二搅拌轴33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搅拌釜1顶部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啮合的第三锥齿轮12,第二搅拌轴33呈中空状,第二搅拌轴33内部设置有第三轴承13,第一螺纹杆2与第三轴承13内圈连接,第一螺纹杆2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搅拌轴33内壁滑动连接的调节杆14,调节杆14底端设置有第一刮板15,第一搅拌轴5上半区域连接有套筒16,套筒16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杆17,横杆17右端设置有第二刮板18,套筒16内部设置有第四轴承19,第二螺纹杆3与第四轴承19内圈连接,第二螺纹杆3与横杆17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左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20,套筒16上设置有第五轴承21,第五轴承21内圈设置有驱动轴22,驱动轴22底端设置有与第四锥齿轮20啮合的第五锥齿轮23;在搅拌釜1以及第一轴承4的配合下,第一搅拌轴5以及第一锥齿轮9可进行旋转,在第二轴承8以及搅拌釜1的配合下,第二搅拌轴33以及第二锥齿轮10均可进行旋转,由于第三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啮合,从而电机11在旋转时使得第一搅拌轴5以及第二搅拌轴33旋转,且第一搅拌轴5与第二搅拌轴33转向相反,从而使得多个第一搅拌叶6与多个第二搅拌叶34转向相反,在第三轴承13的支撑下,第一螺纹杆2可进行旋转,由于第一螺纹杆2与调节杆14螺纹连接,且调节杆14与第二搅拌轴33内壁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搅拌釜(1)、第一螺纹杆(2)和第二螺纹杆(3),所述搅拌釜(1)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轴承(4),第一轴承(4)内圈连接有第一搅拌轴(5),第一搅拌轴(5)外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6),第一搅拌轴(5)内部中空,第一搅拌轴(5)内底部设置有机械密封(7),第一搅拌轴(5)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内圈设置有第二搅拌轴(33),第二搅拌轴(33)与机械密封(7)可转动连接,第二搅拌轴(33)下半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34),第一搅拌轴(5)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第二搅拌轴(33)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搅拌釜(1)顶部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啮合的第三锥齿轮(12),第二搅拌轴(33)呈中空状,第二搅拌轴(33)内部设置有第三轴承(13),所述第一螺纹杆(2)与第三轴承(13)内圈连接,第一螺纹杆(2)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搅拌轴(33)内壁滑动连接的调节杆(14),调节杆(14)底端设置有第一刮板(15),第一搅拌轴(5)上半区域连接有套筒(16),套筒(16)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杆(17),横杆(17)右端设置有第二刮板(18),套筒(16)内部设置有第四轴承(19),所述第二螺纹杆(3)与第四轴承(19)内圈连接,第二螺纹杆(3)与横杆(17)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左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20),套筒(16)上设置有第五轴承(21),第五轴承(21)内圈设置有驱动轴(22),驱动轴(22)底端设置有与第四锥齿轮(20)啮合的第五锥齿轮(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东海乌参多肽的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搅拌釜(1)、第一螺纹杆(2)和第二螺纹杆(3),所述搅拌釜(1)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轴承(4),第一轴承(4)内圈连接有第一搅拌轴(5),第一搅拌轴(5)外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6),第一搅拌轴(5)内部中空,第一搅拌轴(5)内底部设置有机械密封(7),第一搅拌轴(5)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内圈设置有第二搅拌轴(33),第二搅拌轴(33)与机械密封(7)可转动连接,第二搅拌轴(33)下半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34),第一搅拌轴(5)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第二搅拌轴(33)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搅拌釜(1)顶部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啮合的第三锥齿轮(12),第二搅拌轴(33)呈中空状,第二搅拌轴(33)内部设置有第三轴承(13),所述第一螺纹杆(2)与第三轴承(13)内圈连接,第一螺纹杆(2)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搅拌轴(33)内壁滑动连接的调节杆(14),调节杆(14)底端设置有第一刮板(15),第一搅拌轴(5)上半区域连接有套筒(16),套筒(16)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杆(17),横杆(17)右端设置有第二刮板(18),套筒(16)内部设置有第四轴承(19),所述第二螺纹杆(3)与第四轴承(19)内圈连接,第二螺纹杆(3)与横杆(17)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左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20),套筒(16)上设置有第五轴承(21),第五轴承(21)内圈设置有驱动轴(22),驱动轴(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仰丽苏来金叶剑林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