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999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包括:臭氧发生系统(4);超重力反应器(2),臭氧发生系统(4)的出气口和原水存储箱(1)的出水口分别连接超重力反应器(2)的进气口和进水口;缓冲水存箱(3),超重力反应器(2)的出水口连接缓冲水存箱(3)的进水口;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缓冲水存箱(3)的出水口连接至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进水系统(10)。本发明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本申请的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和方法可实现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组成复杂、毒性大、污染严重特点。污水中除含有总氮、硫化物、氰化物等无机化合物以外,还含有大量如酚、萘、吡啶、喹啉等主要以单环或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硫、氧的杂环有机污染物,是难处理的工业污水之一。行业上,对焦化废水常用的处理多选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但由于焦化废水组分复杂,多为杂环芳香烃类有机污染物,且可生化性差的水质特点,经过预处理及生化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及总氮指标仍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及回用标准,深化深度处理工艺必然成为主要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包括:臭氧发生系统;超重力反应器,臭氧发生系统的出气口和原水存储箱的出水口分别连接超重力反应器的进气口和进水口;缓冲水存箱,超重力反应器的出水口连接缓冲水存箱的进水口;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缓冲水存箱的出水口连接至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进水系统。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管道设置在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各个出水口以及相应的进水口或进水系统之间以实现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水系统连接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位于底部的水反洗系统,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出水渠位于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顶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气反洗系统位于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底部并且通过管道连接曝气风机的出口。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原水存储箱与超重力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液体流量计,缓冲水存箱与反硝化脱氮反应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液体流量计。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臭氧发生系统与超重力反应器之间设置有臭氧浓度检测仪。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缓冲水存箱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仪。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超重力反应器包括位于超重力反应器的出水口上方的的出气口。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使用以上任一项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包括:臭氧发生系统和原水存储箱分别向超重力反应器输入经过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与臭氧,臭氧和焦化废水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传质和反应;臭氧和焦化废水反应后的液体进入缓冲水存箱;将缓冲水存箱内的反应后的液体泵入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进水系统。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超重力反应器中未进行反应的臭氧通过超重力反应器的出气口排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经过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出水的COD可降到80mg/L以下,总氮可达到10~15mg/L的环保指标,符合国家水污染排放限值要求,同时达到可回用的低标准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的结构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针对焦化废水可生化性差、总氮高、毒性大的水质特点,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装置及方法,选用超重力高级氧化+反硝化脱氮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此组合工艺的完美结合,最大程度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COD及总氮指标不达标、操作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臭氧氧化是发展较早的一种化学法水处理技术,基于臭氧(O3)的强氧化性,用于杀菌消毒、降解或去除污染物、除臭和脱色。在臭氧氧化的基础上,引入催化剂、或与其他氧化剂联合、或与其他工艺耦合使用,发展得到了臭氧高级氧化工艺(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AOPs)。AOPs过程产生大量的、具有更强活性和氧化性的自由基,具备更高的污染物降解去除能力和更快的反应速率,使其成为一种高效去除COD的技术。综合以上介绍,可以发现:将AOPs应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过程具有广阔的前景。焦化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及氨氮得到有的去除,但生化出水中仍残留一定量难降解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必须进一步的深度脱氮才能真正实现达标排放和回用低标准要求。生物脱氮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反硝化过程,近年来,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深床滤池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但现有技术也存在较多的技术短板、脱氮效率低、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因此,针对性提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专利技术基于AOPs技术及反硝化脱氮机理,解决其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参见图1,公开了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包括:臭氧发生系统4;超重力反应器2,臭氧发生系统4的出气口和原水存储箱1的出水口分别连接超重力反应器2的进气口和进水口;缓冲水存箱3,超重力反应器2的出水口连接缓冲水存箱3的进水口;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缓冲水存箱3的出水口连接至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进水系统10。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反洗废水排放方式为从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上部排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水系统10连接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位于底部的水反洗系统11,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出水渠13位于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顶部,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进水方式采用上向流,由下向上进水,同时反冲洗进水11与进水系统10同为上向流。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管道设置在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各个出水口以及相应的进水口或进水系统11之间以实现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气反洗系统12位于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底部并且通过管道连接曝气风机的出口。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原水存储箱1与超重力反应器2之间设置有第一液体流量计16,缓冲水存箱3与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之间设置有第二液体流量计18,第二液体流量计18兼计量进水及反洗水流量的作用。臭氧发生系统4与超重力反应器2之间设置有臭氧浓度检测仪20。缓冲水存箱3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仪。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超重力反应器2包括位于超重力反应器2的出水口上方的出气口。出水口位于超重力反应器2的底部,用于向缓冲水存箱3供水,出气口位于超重力反应器2的侧壁上,用于向缓冲水存箱3供气。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包括:降解COD阶段:臭氧发生系统4和原水存储箱1分别向超重力反应器2输入经过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与臭氧,臭氧和焦化废水在超重力反应器2中进行传质和反应。在一个实施例中,经生化工艺处理后,深度处理进水水质为:COD:100~200mg/L,总氮20~30mg/L,pH在6~8之间,水温:20~25℃。此阶段缓冲水存储箱3内的液体可再次输入超重力反应器2内实现一次循环处理,向超重力反应器内输入气液的流量比为2,输入的臭氧浓度为50mg/L,超重力水平为50g;脱气阶段:臭氧和焦化废水反应后的液体进入缓冲水存箱3,超重力反应器2中未进行反应的臭氧通过超重力反应器2的出气口排出;脱氮阶段:将缓冲水存箱3内的反应后的液体泵入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进水系统10以完成反硝化反应及水力学流动过程,进水的稳定性对于生化反应至关重要,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滤料受到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臭氧发生系统(4);/n超重力反应器(2),所述臭氧发生系统(4)的出气口和原水存储箱(1)的出水口分别连接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的进气口和进水口;/n缓冲水存箱(3),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缓冲水存箱(3)的进水口;/n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所述缓冲水存箱(3)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进水系统(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臭氧发生系统(4);
超重力反应器(2),所述臭氧发生系统(4)的出气口和原水存储箱(1)的出水口分别连接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的进气口和进水口;
缓冲水存箱(3),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缓冲水存箱(3)的进水口;
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所述缓冲水存箱(3)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进水系统(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管道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各个出水口以及相应的进水口或所述进水系统(11)之间以实现所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10)连接所述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位于底部的水反洗系统(11),所述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出水渠(13)位于所述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气反洗系统(12)位于所述反硝化脱氮反应器(5)的底部并且通过管道连接曝气风机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存储箱(1)与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娟梁琪赵磊柴云田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