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929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设于机身两侧的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第一旋翼组件,安装于第一机翼,第一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机身转动;第二旋翼组件,安装于第二机翼,第二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机身转动;第三旋翼组件,包括第三电机及与第三电机相连的第三螺旋桨,第三电机安装于第一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机身;第四旋翼组件,包括第四电机及与第四电机相连的第四螺旋桨,第四电机安装于第二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机身。通过使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部分裸露于机身,使得飞行器在垂直起降或悬停时,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热量可以通过自身散发,同时,飞行器在固定翼平飞时,可以降低了飞行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固定翼飞行器具有飞行时间长和航程远的特点,但是起飞和降落一般需要进行长距离滑行的跑道,因此对使用环境有较大的限制。某些小型固定翼飞行器采用了弹射起飞或手抛起飞,降落伞辅助降落的方式,虽然不需要专门的跑道,但是起飞时需要专门的弹射器或者经过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降落时虽然降落伞能够减缓飞行器落地的冲击力,仍然对飞行器有一定的损伤,显然也不是理想的方式。为了解决飞行器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出现同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套螺旋动力系统的飞行器。而在起飞和降落时,垂直升力螺旋动力系统旋转,产生向上的升力,而水平方向飞行时,可以通过水平螺旋动力系统,提供水平方向的飞行力,实现水平飞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考虑到飞行器的散热问题,发现:提供垂直升降螺旋动力系统的电机都是裸露在外的,这在飞行器实现水平飞行(即固定翼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飞行阻力,影响了飞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能降低电机裸露带来的飞行阻力,还能保障电机的散热效果,以提升了飞行器的航时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位置不同;第一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第二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另一侧;第一旋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翼,并且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第二旋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翼,并且所述第二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第三旋翼组件,包括第三电机及与所述第三电机相连的第三螺旋桨,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第四旋翼组件,包括第四电机及与所述第四电机相连的第四螺旋桨,所述第四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主控板,固定于所述机身,并且所述主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旋翼组件、所述第二旋翼组件、所述第三旋翼组件及所述第四旋翼组件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旋翼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嵌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所述第四旋翼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嵌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第四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的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翼;所述第二旋翼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的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翼包括第一机翼主体和第一翼尖,所述第一机翼主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一翼尖可倾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机翼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翼尖;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第一倾转电机,所述第一倾转电机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第一倾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翼尖绕所述第一机翼主体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翼包括第二机翼主体和第二翼尖;所述第二机翼主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第二翼尖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翼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旋翼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翼尖;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第二倾转电机,所述第二倾转电机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第二倾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翼尖绕所述第二机翼主体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尾翼,所述尾翼安装于所述机身的尾部,并且所述尾翼可绕所述机身的第二俯仰轴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翼包括第一尾翼和第二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安装于所述机身的尾部一侧,所述第二尾翼安装于所述机身的尾部另一侧,所述第一尾翼与所述第二尾翼皆可绕所述机身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人飞行器包括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均固定于所述机身,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尾翼与所述机身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尾翼与所述机身之间的角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飞行器,通过使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部分裸露于所述机身,使得无人飞行器在垂直升降或悬停时,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热量可以通过自身散发,同时,无人飞行器在固定翼平飞时,可以降低了飞行阻力,从而提升了飞行器的航时性能。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中的第三旋翼组件和第四旋翼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中的第三旋翼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中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中第四旋翼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中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处于垂直升降飞行姿态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处于攀升航行飞行姿态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器处于俯冲航行飞行姿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横向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位置不同;/n第一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n第二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另一侧;/n第一旋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翼,并且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n第二旋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翼,并且所述第二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n第三旋翼组件,包括第三电机及与所述第三电机相连的第三螺旋桨,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n第四旋翼组件,包括第四电机及与所述第四电机相连的第四螺旋桨,所述第四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n主控板,固定于所述机身,并且所述主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旋翼组件、所述第二旋翼组件、所述第三旋翼组件及所述第四旋翼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位置不同;
第一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侧;
第二机翼,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另一侧;
第一旋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机翼,并且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
第二旋翼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机翼,并且所述第二旋翼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
第三旋翼组件,包括第三电机及与所述第三电机相连的第三螺旋桨,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
第四旋翼组件,包括第四电机及与所述第四电机相连的第四螺旋桨,所述第四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
主控板,固定于所述机身,并且所述主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旋翼组件、所述第二旋翼组件、所述第三旋翼组件及所述第四旋翼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旋翼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嵌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
所述第四旋翼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嵌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第四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部分外露于所述机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
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翼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的第一螺旋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