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90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高,且可以辅助汽车保持平衡的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包括有:安装架;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轮胎,所述轮胎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上一侧;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平衡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使用寿命较高,且可以辅助汽车保持平衡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外侧均套有保护套,可以防止弹簧直接与外界接触,减少弹簧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轮胎的减震是为了使得车架与轮胎之间的震动迅速衰减,使得汽车在行驶时更加平稳和舒适,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因此需要保证减震器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现有的汽车减震装置,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75691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主体,活塞杆,连接头,减震弹簧,调节盘结构,减震架结构和安装头结构,所述的活塞杆安装在减震器主体的左端;所述的连接头焊接在减震架结构的左端。该专利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专利的减震弹簧直接裸露在外侧,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而导致生锈,其与外界的石头进行碰撞时容易造成损伤,会导致使用寿命不高。因此,亟待提出一种使用寿命较高,且可以辅助汽车保持平衡的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寿命一般较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高,且可以辅助汽车保持平衡的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包括有:安装架;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轮胎,所述轮胎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上一侧;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平衡机构连接;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进一步的,平衡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对称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支撑杆,所述第一转轴中部均连接有所述支撑杆;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对称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下侧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转轴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一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轮胎转动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连接在所述减震机构上。进一步的,减震机构包括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转动式设置在上侧所述支撑杆和一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旋转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杆上连接有所述旋转固定块,所述旋转固定块上转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中部和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所述旋转固定块;滑动套,所述滑动套滑动式连接在中间的所述旋转固定块上;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滑动套与上侧所述第四连杆之间;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所述滑动套与下侧的所述第四连杆之间;保护套,所述滑动套与下侧的所述第四连杆之间连接有所述保护套,所述滑动套与上侧所述第四连杆之间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外侧。进一步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上侧所述支撑杆上;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三转轴上;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储气罐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连接在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阀门,所述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气管上;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卡杆,所述卡杆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所述卡杆与上侧的所述支撑杆配合;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在所述卡杆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齿条,所述齿条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上,所述齿条与所述安装架滑动式配合;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直齿轮,所述直齿轮转动式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连接在上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直齿轮的传动轴之间;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连接在上侧的所述支撑杆与上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有:水箱,所述水箱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喷头,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水管,所述水管连接在所述喷头与所述水箱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泄压机构,泄压机构包括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所述空心管内滑动式设置有活塞柱,所述空心管上开有通孔;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连接在活塞柱与所述空心管之间;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连接所述空心管与所述第一气缸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防漏电机构,防漏电机构包括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一侧;接头,所述接头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金属链,所述金属链安装在所述接头上。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达到了使用寿命较高,且可以辅助汽车保持平衡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外侧均套有保护套,可以防止弹簧直接与外界接触,减少弹簧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3、可以通过储气罐改变轮胎和安装架的之间的距离,当路况不佳时,可以增加安装架与轮胎之间的距离,使得行驶更加安全,当路况较好时,可以减小安装架与轮胎之间的距离,使得汽车重心降低,减少了行驶阻力;4、通过泄压机构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气缸内的气压过大,消除了一定的安全隐患;5、通过清洁机构可以对减震机构和平衡机构进行清洗,使其在运作时更加顺畅;6、汽车在倾斜的路面停车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可以使得汽车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平衡机构、减震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清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泄压机构和防漏电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安装架,2-轮胎,3-平衡机构,31-第一转轴,32-第一扭簧,33-支撑杆,34-第二转轴,35-第一连杆,36-第二连杆,37-第三连杆,4-减震机构,41-第四连杆,42-保护套,43-第一弹簧,44-滑动套,45-旋转固定块,46-第二弹簧,5-第一调节机构,51-储气罐,52-第三转轴,53-第一导气管,54-第一气缸,6-第二调节机构,61-第二导气管,62-阀门,63-第二气缸,64-卡杆,65-第三弹簧,66-齿条,67-连接杆,68-直齿轮,69-锥齿轮组,610-第二扭簧,7-清洁机构,71-水箱,72-水管,73-喷头,8-泄压机构,81-第三导气管,82-空心管,83-第四弹簧,9-防漏电机构,91-连接块,92-接头,93-金属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安装架1、轮胎2、平衡机构3、减震机构4和第一调节机构5,安装架1左侧下部转动式设有平衡机构3,平衡机构3左侧转动式设有轮胎2,安装架1左侧上部转动式设有减震机构4,减震机构4与平衡机构3连接,减震机构4与安装架1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5。平衡机构3包括有第一转轴31、第一扭簧32、支撑杆33、第二转轴3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安装架(1);/n平衡机构(3),所述平衡机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n轮胎(2),所述轮胎(2)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3)上一侧;/n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减震机构(4)与所述平衡机构(3)连接;/n第一调节机构(5),所述第一调节机构(5)设置在所述减震机构(4)与所述安装架(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安装架(1);
平衡机构(3),所述平衡机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
轮胎(2),所述轮胎(2)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3)上一侧;
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减震机构(4)与所述平衡机构(3)连接;
第一调节机构(5),所述第一调节机构(5)设置在所述减震机构(4)与所述安装架(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机构(3)包括有:
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对称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一侧;
支撑杆(33),所述第一转轴(31)中部均连接有所述支撑杆(33);
第一扭簧(32),所述第一扭簧(32)对称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33)与所述第一转轴(31)之间;
第二转轴(34),所述第二转轴(34)转动式设置在下侧的所述支撑杆(33)上,所述第二转轴(34)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35),所述第一连杆(35)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二转轴(34);
第二连杆(36),所述第二连杆(36)连接在一侧的所述第二转轴(34)上,所述第二连杆(36)与所述轮胎(2)转动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6)与所述减震机构(4)连接;
第三连杆(37),所述第三连杆(37)连接在所述减震机构(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4)包括有:
第四连杆(41),所述第四连杆(41)转动式设置在上侧所述支撑杆(33)和一侧的所述第二转轴(34)上;
旋转固定块(45),所述第二连杆(36)上连接有所述旋转固定块(45),所述旋转固定块(45)上转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杆(37),所述第三连杆(37)中部和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所述旋转固定块(45);
滑动套(44),所述滑动套(44)滑动式连接在中间的所述旋转固定块(45)上;
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弹簧(43)连接在所述滑动套(44)与上侧所述第四连杆(41)之间;
第二弹簧(46),所述第二弹簧(46)连接在所述滑动套(44)与下侧的所述第四连杆(41)之间;
保护套(42),所述滑动套(44)与下侧的所述第四连杆(41)之间连接有所述保护套(42),所述滑动套(44)与上侧所述第四连杆(41)之间连接有保护套(42),所述保护套(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簧(43)和所述第二弹簧(46)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弹簧缓冲的新能源汽车轮胎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5)包括有:
储气罐(51),所述储气罐(51)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上一侧;
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三转轴(52)转动式设置在上侧所述支撑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