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样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71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29
一种血样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血样灭活费时费力,及不便定量注入溶液的问题;包括箱体,箱体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储液桶,箱体内设有位于储液桶正下方的定量桶,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滑动框内滑动连接有腰形的内齿轮,内齿轮内设有与其啮合且可左右转动的主齿轮,滑动框左端设有开口向左的U形块,定量桶位于U形块内且其上下两端面分别与U形块内表面接触,U形块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定量桶连通的漏液孔,两个漏液孔不共线,箱体内设有位于定量桶正下方的伸缩管,伸缩管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针头,箱体前方设有左右方向且可转动的同步带,同步带上设有多个沿其外表面均布的托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样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血样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检测过后的废弃血样在丢弃之前需要进行灭活操作,目前常用的灭活方法为取出要丢弃的血样,打开血样试管的封口膜,然后向血样试管内倒入1ml浓度为0.2%的过氧乙酸溶液,然后盖上封口膜,待过氧乙酸溶液与血样作用30分钟后,将血样试管丢入医疗垃圾袋内即可。但在血样灭活过程中,需要将每个血样试管的封口膜拆下,注入过氧乙酸溶液后再装上封口膜,过程十分繁琐。并且在注入过氧乙酸溶液时,通常使用注射器进行注液,这种方法不便把控注入的量,过多则造成浪费,过少则达不到最佳的灭菌效果。整个血样灭活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血样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血样灭活费时费力,及不便定量注入溶液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箱体,箱体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储液桶,箱体内设有位于储液桶正下方的定量桶,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滑动框内滑动连接有腰形的内齿轮,内齿轮内设有与其啮合且可左右转动的主齿轮,滑动框左端设有开口向左的U形块,定量桶位于U形块内且其上下两端面分别与U形块内表面接触,U形块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定量桶连通的漏液孔,两个漏液孔不共线,箱体内设有位于定量桶正下方的伸缩管,伸缩管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针头,箱体前方设有左右方向且可转动的同步带,同步带上设有多个沿其外表面均布的托盘;当主齿轮转动且与内齿轮左侧啮合时,同步带转动且其带动托盘移动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的托盘之间的距离相等,定量桶下端被遮挡且其上端与储液桶连通;主齿轮继续转动,同步带停止移动,当主齿轮与内齿轮左下侧啮合时,U形块向左移动,针头向下移动,当主齿轮与内齿轮右下侧开始啮合时,针头刺入血样试管内并停止移动,U形块继续向左移动;当主齿轮与内齿轮右侧啮合时,U形块停止移动,定量桶上端被遮挡且其下端与针头连通,当主齿轮与内齿轮右上侧啮合时,U形块向右移动,针头向上移动并从血样试管内移出,当主齿轮与内齿轮左上侧开始啮合时,针头停止移动,U形块继续向右移动并恢复初始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槽轮、拨盘、转盘、副齿轮、主同步轮、副同步轮的设置,使各个运动之间相互联系又互不影响,实现了移动血样试管、针头刺入、定量桶向血样试管内注入溶液、针头上升、储液桶向定量桶内注入溶液、移动血样试管的循环,只依靠一个电机作为动力源便实现了机械化的定量注液,结构简单巧妙,医护人员只需完成向储液桶内注液、启动电机、放入血样试管与取出血样试管的操作,省时省力,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定量桶的设置,保证了每个血样试管内注入的溶液量相等,实现了精确定量注射,减少了溶液的浪费,保证血样灭活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阶梯剖切右视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箱体1,箱体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储液桶2,箱体1内设有位于储液桶2正下方的定量桶3,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4,滑动框4内滑动连接有腰形的内齿轮5,内齿轮5内设有与其啮合且可左右转动的主齿轮6,滑动框4左端设有开口向左的U形块7,定量桶3位于U形块7内且其上下两端面分别与U形块7内表面接触,U形块7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定量桶3连通的漏液孔8,两个漏液孔8不共线,箱体1内设有位于定量桶3正下方的伸缩管9,伸缩管9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针头10,箱体1前方设有左右方向且可转动的同步带11,同步带11上设有多个沿其外表面均布的托盘12;当主齿轮6转动且与内齿轮5左侧啮合时,同步带11转动且其带动托盘12移动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的托盘12之间的距离相等,定量桶3下端被遮挡且其上端与储液桶2连通;主齿轮6继续转动,同步带11停止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左下侧啮合时,U形块7向左移动,针头10向下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下侧开始啮合时,针头10刺入血样试管内并停止移动,U形块7继续向左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侧啮合时,U形块7停止移动,定量桶3上端被遮挡且其下端与针头10连通,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上侧啮合时,U形块7向右移动,针头10向上移动并从血样试管内移出,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左上侧开始啮合时,针头10停止移动,U形块7继续向右移动并恢复初始状态。为了使主齿轮6可左右转动,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可左右转动的转轴13,转轴13上同轴设有主同步轮14,主齿轮6后方同轴设有副同步轮15,主同步轮14与副同步轮15经传送带16连接,主同步轮14的直径大于副同步轮15的直径。为了使针头10可上下移动,所述的箱体1内紧密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固定板17,固定板17与针头10固定连接,固定板17右端设有上下方向的腰形环18,腰形环18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齿牙,腰形环18内设有可左右转动且可与其齿牙啮合的不完全齿轮20,不完全齿轮20后方同轴设有副齿轮21,转轴13上同轴设有转盘22,转盘2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副齿轮21啮合的齿牙。为了使同步带11可转动且其带动托盘12移动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的托盘12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同步带11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带轮23,左侧的带轮23与箱体1转动连接,右侧的带轮23上同轴设有后端贯穿箱体1的传动轴24,传动轴24后端设有槽轮25,转轴13上同轴设有可与槽轮25配合的拨盘26。为了便于对血样试管进行固定,所述的箱体1前端设有两个前后相对且腰形的固定环27,同步带11位于两个固定环27之间,固定环27左右两端分别向远离同步带11的一侧倾斜,两个固定环27的相对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多个与托盘12一一对应的夹紧块28。为了使同步带11转动时,夹紧块28转动,所述的夹紧块28下端铰接有开口向下的连接筒29,同步带11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多个与托盘12一一对应的连接杆30,连接杆30自由端插入其对应侧的连接筒29内。为了便于定量桶3内的液体流入伸缩管9内,所述的定量桶3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通孔31,通孔31内设有防水透气膜32。为了使转轴13可转动,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前后轴向的电机33,电机33输出端与转轴13同轴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设置定量桶3的容量为1ml,初始状态为储液桶2内装满了浓度为0.2%的过氧乙酸溶液,储液桶2下端与伸缩管9上端分别与U形块7外表面紧密接触,溶液不会发生泄漏,上侧的漏液孔8与定量桶3连通,下侧的漏液孔8位于定量桶3右方且不与定量桶3连通,主齿轮6与内齿轮5左侧的齿牙啮合,不完全齿轮20位于腰形环18内的下侧,由于固定板17与箱体1紧密滑动连接,故腰形环18不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样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储液桶(2),箱体(1)内设有位于储液桶(2)正下方的定量桶(3),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4),滑动框(4)内滑动连接有腰形的内齿轮(5),内齿轮(5)内设有与其啮合且可左右转动的主齿轮(6),滑动框(4)左端设有开口向左的U形块(7),定量桶(3)位于U形块(7)内且其上下两端面分别与U形块(7)内表面接触,U形块(7)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定量桶(3)连通的漏液孔(8),两个漏液孔(8)不共线,箱体(1)内设有位于定量桶(3)正下方的伸缩管(9),伸缩管(9)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针头(10),箱体(1)前方设有左右方向且可转动的同步带(11),同步带(11)上设有多个沿其外表面均布的托盘(12);/n当主齿轮(6)转动且与内齿轮(5)左侧啮合时,同步带(11)转动且其带动托盘(12)移动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的托盘(12)之间的距离相等,定量桶(3)下端被遮挡且其上端与储液桶(2)连通;主齿轮(6)继续转动,同步带(11)停止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左下侧啮合时,U形块(7)向左移动,针头(10)向下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下侧开始啮合时,针头(10)刺入血样试管内并停止移动,U形块(7)继续向左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侧啮合时,U形块(7)停止移动,定量桶(3)上端被遮挡且其下端与针头(10)连通,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上侧啮合时,U形块(7)向右移动,针头(10)向上移动并从血样试管内移出,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左上侧开始啮合时,针头(10)停止移动,U形块(7)继续向右移动并恢复初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样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储液桶(2),箱体(1)内设有位于储液桶(2)正下方的定量桶(3),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4),滑动框(4)内滑动连接有腰形的内齿轮(5),内齿轮(5)内设有与其啮合且可左右转动的主齿轮(6),滑动框(4)左端设有开口向左的U形块(7),定量桶(3)位于U形块(7)内且其上下两端面分别与U形块(7)内表面接触,U形块(7)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与定量桶(3)连通的漏液孔(8),两个漏液孔(8)不共线,箱体(1)内设有位于定量桶(3)正下方的伸缩管(9),伸缩管(9)下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针头(10),箱体(1)前方设有左右方向且可转动的同步带(11),同步带(11)上设有多个沿其外表面均布的托盘(12);
当主齿轮(6)转动且与内齿轮(5)左侧啮合时,同步带(11)转动且其带动托盘(12)移动的距离与两个相邻的托盘(12)之间的距离相等,定量桶(3)下端被遮挡且其上端与储液桶(2)连通;主齿轮(6)继续转动,同步带(11)停止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左下侧啮合时,U形块(7)向左移动,针头(10)向下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下侧开始啮合时,针头(10)刺入血样试管内并停止移动,U形块(7)继续向左移动;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侧啮合时,U形块(7)停止移动,定量桶(3)上端被遮挡且其下端与针头(10)连通,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右上侧啮合时,U形块(7)向右移动,针头(10)向上移动并从血样试管内移出,当主齿轮(6)与内齿轮(5)左上侧开始啮合时,针头(10)停止移动,U形块(7)继续向右移动并恢复初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可左右转动的转轴(13),转轴(13)上同轴设有主同步轮(14),主齿轮(6)后方同轴设有副同步轮(15),主同步轮(14)与副同步轮(15)经传送带(16)连接,主同步轮(14)的直径大于副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伊乐徐文杰张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