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精养池、副养池、净化池及辅助设施;精养池设置在保温大棚内,底部设置螺旋状饵料缓食平台,底部偏向一侧设置排污口,边缘设置定位标记,污口上面覆盖防逃网;副养池设置缓冲区、养殖区和溢流沉淀区;净化池设置亮水区和水生蔬菜种植区;精养池分规格放养淡水石斑鱼,副养池放养台湾泥鳅或者南美白对虾,净化池内放养鲢鳙并种植水生蔬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将淡水石斑鱼精养池置于保温棚内,从精养池抽排出的残饵及粪污输入副养池作为副养池台湾泥鳅或南美白对虾饵料,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还能够显著提高淡水石斑鱼养殖综合效益。
An integrated intensive culture facility for fresh water grouper in subtropical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是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
技术介绍
淡水石斑鱼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目前其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据百度记载,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绸科鱼类。1988年被引入我国台湾省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主要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省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经国内各地水产工作者不断研究,日臻成熟,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淡水养殖新品种。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种鱼类。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淡水石斑鱼为偏肉食性,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的鱼苗会互相残杀,故养殖时要注意分级分塘管理。繁殖后的小苗要及时拉出,以免被亲鱼吞食。从鱼苗开始驯食,会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可用浮水性鳢科鱼类饲料投喂。淡水石斑鱼刚孵化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在水温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后可投喂水蚯蚓,然后再以团状的鳗饲料驯饵,经过1个月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成。在我国台湾地区,夏季期间放养体长约10厘米的鱼苗下塘,经过6-8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500克。其最大体重可达1200克。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石斑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中医认为石斑鱼味甘,性平,无毒,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具有活血通络等功效。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石斑鱼养殖密度大,水体自净能力差,极易造成富营养化、水质超标等不利于石斑鱼生长的环境,导致石斑鱼生长缓慢、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不能满足绿色健康农业的发展需求。在养殖户不断追求高产的同时,其生产中存在的残饵、粪便、代谢物及药残等导致的水污染、生态环境污染、食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高密度、高投入、开放式、粗放式的池塘养殖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池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开(公告)号为CN105766778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用于室内外微农业的鱼菜微分共生系统”公开的菜微分共生系统包括鱼类养殖区、菜类养殖区、鱼便过滤室,先将鱼便从鱼类养殖区引入鱼便滞留空间的鱼便导流装置,再将鱼便引入硝化室,硝化室内培养的硝化细菌将鱼便硝化处理、并产生适合菜类生长的硝酸盐等盐类行硝化处理。但硝化处理设施投资远高于水产养殖设施,且运行成本较高,大幅提高了养殖成本,完全吞噬了养殖效益。公开(公告)号为CN110771552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分区养殖池塘”公开的池塘中设有粗养式外塘、精养式养殖池及用于过滤沉淀的沉淀池,养殖池设于池塘右窄边,养殖池远离池塘右窄边一侧设有与池塘长边平行的拦水坝,拦水坝与池塘左窄边之间设有水流通道,拦水坝的两侧及水流通道处设有水车式增氧机,养殖池底部为漏斗状并在中间位置设有排污管,排污管接入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出水口和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沉淀池出水口和外塘连通,在外塘中设有抽水泵将水泵入进水通道中,再由进水通道将水送入养殖池中以达到水体循环的目的。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通过沉淀池对养殖用水进行沉淀净化,沉淀沉过滤出的残饵及粪污仍需进行处理。申请号为20122044081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闭锁循环模式鱼菜共生池”,包括鱼养殖池和在鱼养殖池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的菜养殖池,通过水泵连接鱼养殖池和菜养殖池形成循环,无固体污物和污水处理装置,单靠菜养殖池的净化作用,不易清除水中含有的氨氮等有毒成分,造成水质不好,不利于鱼类生长。申请号为20141041438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的水循环系统”,包含一鱼菜共生装置、一硝化装置、一叶菜类养殖装置及一循环供水装置,通过将养殖水至硝化装置进行硝化处理,并将经硝化处理的养殖水传输至叶菜类养殖装置,循环供水装置同时回收叶菜类养殖装置内的养殖水,并供应回收后的养殖水至鱼菜共生装置,该鱼菜共生装置中养殖水始终是单一循环的养殖水体系,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会在该系统内不断消耗,乃至无法满足菜类的实际需要,无法真正达到智能的共生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淡水石斑鱼在亚热带地区养殖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将淡水石斑鱼精养池置于保温棚内,从精养池抽排出的残饵及粪污输入副养池作为副养池台湾泥鳅或南美白对虾饵料,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还大幅提高了养殖效益。通过构建温室大棚解决淡水石斑鱼养殖越冬问题;通过设置内置加热保温装置的石斑鱼屋满足淡水石斑鱼避光躲藏习性并避免亚热带冬季低温对淡水石斑鱼造成伤害;通过设置饵料缓食平台提高饵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利用台湾泥鳅或南美白对虾的生特学特性在副养池利用精养池抽排出残饵和淡水石斑鱼粪养殖台湾泥鳅或南美白对虾,投资小,变废为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在副养池两端设置缓冲垣和溢流垣,并在缓冲垣出口设置过滤网清除上浮的腐败饵料如小鱼等避免恶化水质,通过溢流垣阻止固态粪污并经过溢流沉淀区沉淀最大限度减少养殖污染物流入净化池;通过在净化池设置阻流垣强制养殖水循环并通过水生蔬菜种植区确保净化池输出的水质达到养殖用水标准。实践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综合精养设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20%至30%,按精养池养殖面积120平方米、池边水深1.5米计算,半年产出成品淡水石斑6000-7500公斤,配套设置120平方米副养池,年产出台湾泥鳅5000公斤,配套设置净化池2400平方米,种植水芹等水生蔬菜667平方米,年产水生蔬菜10000公斤,同时产出鲢鳙2000公斤,综合产出约60至70万元,比传统单一养殖淡水石斑鱼增加20至25万元;而且大幅减少淡水石斑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污处理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包括精养池、副养池、净化池及辅助设施;所述精养池设置在保温大棚内,池口呈圆形,边深1.5米至2米,底部偏向一侧设置抽排残饵和粪污的排污口,底部从边缘至排污口渐深,便于残饵和粪污自然滑落至排污口;池口上部边缘设置所述排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精养设施包括精养池、副养池、净化池及辅助设施;/n所述精养池设置在保温大棚内,池口呈圆形,边深1.5米至2米,底部偏向一侧设置抽排残饵和粪污的排污口,底部从边缘至排污口渐深;池口上部边缘设置所述排污口定位标记;从所述排污口最接近的底部边缘起沿周边至所述排污口设置螺旋状饵料缓食平台,所述饵料缓食平台宽0.3米至0.5米,水平向排污口倾斜5度至15度;所述排污口上面覆盖防逃网;所述精养池底部非饵料缓食平台处设置若干供淡水石斑鱼藏身栖息的避光的石斑鱼屋;所述石斑鱼屋内具有多处不规则的、能容纳多数淡水石斑鱼的间隙,并内置加热保温装置;外部清洁水源和从净化池抽提的净化水通过进水管注入所述精养池,残饵及粪污通过设置在排污管1上的管道排污泵从所述排污口抽排至副养池内作为副养池饵料使用;所述饵料缓冲平台利用清淤刷定时进行人工清理,防逃网堵塞物定时进行人工清理;/n所述副养池从残饵及粪污入口即所述精养池排污管1出口至抽排到净化池管道出口即排水口依次设置缓冲区、养殖区和溢流沉淀区;所述缓冲区与养殖区之间设置缓冲垣,所述缓冲垣远离残饵及粪污入口的一端开口使缓冲区与养殖区连通;所述养殖区底部设置网格状养殖笼;所述养殖笼为上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四周及底部均为网状;所述养殖区与溢流沉淀区之间设置两端阻断的溢流垣,所述溢流垣高度低于养殖区水位高度,从所述养殖区流出的水经所述溢流垣流至所述溢流沉淀区内;从所述溢流沉淀区抽排到净化池的管道的出水口即所述排水口设置在远离所述溢流垣一侧的中上部,经过副养池处理的养殖水从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泵排入净化池内;外部清洁水源和从净化池抽提的净化水通过进水管和进水阀输入副养池;所述溢流沉淀区底部粪污通过设置在溢流沉淀区底部一侧的排污管2排出;/n所述净化池包括亮水区和水生蔬菜种植区;所述亮水区设置在水生蔬菜种植区两侧,亮水区与水生蔬菜种植区之间设置阻流垣,两侧阻流垣开口反向,分别设置在远离净化池进水口或出水口端,从所述净化池进水口输入的养殖水先后通过两侧亮水区和中间的水生蔬菜种植区才能到达所述净化池出水口;在靠近所述净化池出水口一侧设置沉淀池,所述净化池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外侧中上部;所述进水口通过排污管2与副养池连通;从净化池抽提的净化水汇入精养池进水管注入精养池或副养池内;/n所述辅助设施除连接精养池、副养池及净化池之间的管道、控制阀和增压泵外,还包括设置在保温大棚内的加热设施、供排水控制设施和设置在精养池、副养池内的增氧设施;/n所述精养池分规格放养淡水石斑鱼,所述副养池放养台湾泥鳅或者南美白对虾,所述净化池内放养鲢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精养设施包括精养池、副养池、净化池及辅助设施;
所述精养池设置在保温大棚内,池口呈圆形,边深1.5米至2米,底部偏向一侧设置抽排残饵和粪污的排污口,底部从边缘至排污口渐深;池口上部边缘设置所述排污口定位标记;从所述排污口最接近的底部边缘起沿周边至所述排污口设置螺旋状饵料缓食平台,所述饵料缓食平台宽0.3米至0.5米,水平向排污口倾斜5度至15度;所述排污口上面覆盖防逃网;所述精养池底部非饵料缓食平台处设置若干供淡水石斑鱼藏身栖息的避光的石斑鱼屋;所述石斑鱼屋内具有多处不规则的、能容纳多数淡水石斑鱼的间隙,并内置加热保温装置;外部清洁水源和从净化池抽提的净化水通过进水管注入所述精养池,残饵及粪污通过设置在排污管1上的管道排污泵从所述排污口抽排至副养池内作为副养池饵料使用;所述饵料缓冲平台利用清淤刷定时进行人工清理,防逃网堵塞物定时进行人工清理;
所述副养池从残饵及粪污入口即所述精养池排污管1出口至抽排到净化池管道出口即排水口依次设置缓冲区、养殖区和溢流沉淀区;所述缓冲区与养殖区之间设置缓冲垣,所述缓冲垣远离残饵及粪污入口的一端开口使缓冲区与养殖区连通;所述养殖区底部设置网格状养殖笼;所述养殖笼为上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四周及底部均为网状;所述养殖区与溢流沉淀区之间设置两端阻断的溢流垣,所述溢流垣高度低于养殖区水位高度,从所述养殖区流出的水经所述溢流垣流至所述溢流沉淀区内;从所述溢流沉淀区抽排到净化池的管道的出水口即所述排水口设置在远离所述溢流垣一侧的中上部,经过副养池处理的养殖水从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泵排入净化池内;外部清洁水源和从净化池抽提的净化水通过进水管和进水阀输入副养池;所述溢流沉淀区底部粪污通过设置在溢流沉淀区底部一侧的排污管2排出;
所述净化池包括亮水区和水生蔬菜种植区;所述亮水区设置在水生蔬菜种植区两侧,亮水区与水生蔬菜种植区之间设置阻流垣,两侧阻流垣开口反向,分别设置在远离净化池进水口或出水口端,从所述净化池进水口输入的养殖水先后通过两侧亮水区和中间的水生蔬菜种植区才能到达所述净化池出水口;在靠近所述净化池出水口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平,刘秀丽,齐剑,
申请(专利权)人:宿松富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