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56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在该散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共同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的第一部分用于半导体制冷件的放热部的散热,而散热风扇的第二部分用于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以及改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散热装置,其或是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散热设计,或是采用风扇的散热设计。然而,目前无论半导体制冷还是风扇散热均存在散热效率较低、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能够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以及改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该散热装置还包括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设于壳体中,半导体制冷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吸热部和放热部,散热风扇层叠于放热部背离吸热部的一侧。散热风扇沿平行于参考平面的平面方向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半导体制冷件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二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邻接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其中参考平面垂直于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的相对方向,并且在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共同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的第一部分用于放热部的散热,第二部分用于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在该散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共同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的第一部分用于半导体制冷件的放热部的散热,而散热风扇的第二部分用于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散热装置不仅通过半导体制冷件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还通过散热风扇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以及改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图1是本技术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省略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装置装配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较低、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该散热装置还包括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设于壳体中,半导体制冷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吸热部和放热部,散热风扇层叠于放热部背离吸热部的一侧。散热风扇沿平行于参考平面的平面方向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半导体制冷件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二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邻接第一部分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其中参考平面垂直于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的相对方向,并且在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共同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的第一部分用于放热部的散热,第二部分用于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以下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省略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时,尤其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游戏体验、观看视频等,移动终端产热严重。有鉴于此,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即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散热作业,能够将移动终端产热快速散发,保证移动终端不会因温度过高而降频,避免移动终端降频而造成卡顿、暗屏等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移动终端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加强移动终端表面的气体流动,以加快移动终端的热量散发;另外一种是通过接触温度较低的介质以将移动终端的热量热传递至该介质并借由该介质进行散发。具体地,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半导体制冷件2和散热风扇3。半导体制冷件2和散热风扇3设于壳体1中,半导体制冷件2具有相对设置的吸热部21和放热部22,散热风扇3层叠于放热部22背离吸热部21的一侧。半导体制冷件2主要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珀耳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具体是吸热部21温度降低以吸收热量,放热部22温度升高而放出热量,进而实现制冷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半导体制冷件2的制冷量越大,则对放热部22的散热效果的要求就越高,放热部22的温度也会更高。通常情况下,放热部22的散热效果对半导体制冷件2的制冷效果起到重要影响。具体地,在制冷量一定时,放热部22的散热效果越好,其温度就越低,吸热部21的温度就越接近理论最低温度,吸热部21的吸热量也就越高,进而意味着半导体制冷件2的制冷效果也就越好。有鉴于此,本实施例在放热部22背离吸热部21的一侧增设散热风扇3,以改善放热部22的散热效果,进而使得半导体制冷件2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并且,散热风扇3进一步应用于本实施例根据电源条件切换散热装置的散热方式,将在下文详细阐述。当然,半导体制冷件2的制冷效果也受到其本身的材质以及电偶对的影响。具体地,半导体制冷件2的材质通常使用碲化铋等。而半导体制冷件2的电偶对的数量越多,制冷量就越大,制冷效率就越高,意味着半导体制冷件2的制冷效果也就越好。散热装置还包括电路组件4,电路组件4设于壳体1中且分别电连接半导体制冷件2和散热风扇3。电路组件4集成有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件2和散热风扇3在内的元器件工作。散热装置还包括电源接口41和电池42。电源接口41和电池42设于壳体1中且二者分别电连接电路组件4。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具有不同的散热方式,能够根据电源条件进行切换。具体地,在检测到电源接口41有电能输入时,可以是电源接口41连接外部电源,从而由自电源接口41输入的电能进行供电,使得电路组件4控制半导体制冷件2和散热风扇3共同参与散热工作,而在未检测到电源接口41有电能输入时,可以是电源接口41未连接外部电源,而由散热装置自带的电池42进行供电,使得电路组件4控制散热风扇3参与散热工作,即仅散热风扇3参与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此时半导体制冷件2未参与散热工作。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能够根据电源接口41是否有电能输入的情况,即根据电源条件,切换散热装置的散热方式。具体是切换至半导体制冷件2和散热风扇3共同参与散热工作,或是切换至仅散热风扇3参与散热工作。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n壳体;/n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吸热部和放热部,所述散热风扇层叠于所述放热部背离所述吸热部的一侧;/n所述散热风扇沿平行于参考平面的平面方向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邻接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其中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的相对方向,并且在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共同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时,所述散热风扇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所述放热部的散热,所述第二部分用于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
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吸热部和放热部,所述散热风扇层叠于所述放热部背离所述吸热部的一侧;
所述散热风扇沿平行于参考平面的平面方向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邻接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其中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的相对方向,并且在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共同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时,所述散热风扇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所述放热部的散热,所述第二部分用于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散热风扇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一侧的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二部分的区域开设有通风口,以允许所述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通过所述通风口,进而用于直接对移动终端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所引导气流的流向为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中且分别电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
电源接口和电池,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壳体中且二者分别电连接所述电路组件,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电源接口有电能输入时由自所述电源接口输入的电能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电路组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所述散热风扇共同参与散热工作,而在未检测到所述电源接口有电能输入时由所述电池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电路组件控制所述散热风扇参与散热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辅助散热件,所述辅助散热件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