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及电缆线芯核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128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及电缆线芯核对系统,该电缆线芯核对仪包括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板、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锂电池供电装置;串口通讯电路板包括发射端、接收端、通信端以及电源输入端;串口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根信号发送线和多根信号接收线,多根信号发送线的一端与发射端连接,多根信号接收线的一端与接收端连接;单片机、锂电池供电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串口通讯电路板上;单片机分别与发送端、接收端电连接,单片机通过通信端与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缆线芯核对系统由电缆线芯核对仪和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无线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批量核对电缆线芯节省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及电缆线芯核对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及电缆线芯核对系统。
技术介绍
在变电站二次接线施工和通讯接线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电缆线芯核对工作,就是明确各条电缆线芯,在电缆两端核对一致,确认是同一条电缆线芯之后,在其两端分别做标识,放上刻头。一个35kV变电站的电缆线芯核对工作量就有5000条左右,而110kV、22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的二次电缆线芯核对工作量更是数以万条计。传统的,在变电站二次接线施工和通讯接线施工时,要进行电缆线芯核对工作时,一般是用万能表通断法来区分核对电缆线芯,一个工作人员在电缆一端找一条线比如对地中性线作为公共端,然后将电缆的两条线短接,另一个工作人员在电缆的另一端用万能表打在电阻档,不断尝试各条电缆线芯的通或断,并用对讲机与另一侧的工作人员沟通和确认,直到测试到对应的那条电缆线芯为止,确认了一条之后,再重复上述步骤来核对下一条线芯,直到全部电缆线芯全部核对完成,非常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及电缆线芯核对系统,能方便快捷、准确可靠地核对电缆线芯减少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及电缆线芯核对系统,电缆线芯核对仪接收到相应信号并解析信号,在智能移动设备上面显示出各条芯线的命名和编码,即完成了电缆的线芯核对,只要做好标识即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包括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板、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锂电池供电装置;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包括发射端、接收端、通信端以及电源输入端;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根信号发送线和多根信号接收线,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的一端与所述发送端连接,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以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发送端、所述接收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通信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线芯插头;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线芯插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蓝牙通信装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核对系统,该电缆线芯核对系统包括:电缆线芯核对仪和智能移动设备,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通过无线信装置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包括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板、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锂电池供电装置;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包括发送端、接收端、通信端以及电源输入端;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根信号发送线和多根信号接收线,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的一端与所述发送端连接,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以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发送端、所述接收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通信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为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和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为有线通信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用于生成储存数字信号,同时对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以及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进行编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移动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单片机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智能移动设备获取所述单片机的数据,同时对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和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进行编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用于将所述单片机生的数字信号传递给电缆线芯;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用于将电缆线芯上的数字信号传递给所述单片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移动设备支持安卓系统,所述安卓系统支持电缆线芯核对系统的软件运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该电缆线芯核对仪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淘汰了以前麻烦而费时费力的万能表电阻通断法等原始方法,运用现代数字化通讯方法,整个电缆的线芯核对过程不需要对讲机或手机通话来沟通,并可直接对各条线芯命名和传输过去,在智能移动设备上直接显示出来,所见即所得,准确可靠,一次可核对多根线芯,使得电缆的线芯核对工作可以批量进行,方便快捷,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大量时间。基于电缆线芯核对系统,所述智能移动设备和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进行无线通信,由所述智能移动设备作为该电缆线芯核对系统的上位机,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作为下位机,利用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之间进行有线数字通信,由所述单片机生成储存数字信号,再基于所述无线通信传递给所述智能移动设备,通过所述智能移动设备完成数据分析及显示结果,能接受电缆线芯核对工作内容且能批量进行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缆线芯核对仪的装置结构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缆线芯核对仪的系统组成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缆线芯核对仪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缆线芯核对仪的装置结构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该电缆线芯核对仪包括单片机2、串口通讯电路板1、无线通信装置3以及锂电池供电装置4;所述单片机2监测控制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的工作过程,同时处理有线通信的数字信息给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无线通信装置3负责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与智能移动设备的数据交互;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4负责为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提供电源;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1起支撑、互连和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其中,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1包括发射端11,接收端12、通信端13以及电源输入端14;所述发射端11向外传递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所生成的数字信号;所述接收端12为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接收外界传递的数字信号;所述通信端负责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内各电气元件间的通信。具体的,所述串口通信电路板设置有多根信号发送线和多根信号接收线,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为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向外传递数字信号,所述多根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包括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板、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锂电池供电装置;/n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包括发射端、接收端、通信端以及电源输入端;/n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根信号发送线和多根信号接收线,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的一端与所述发送端连接,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n所述单片机、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以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n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发送端、所述接收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通信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芯核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包括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板、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锂电池供电装置;
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包括发射端、接收端、通信端以及电源输入端;
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根信号发送线和多根信号接收线,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的一端与所述发送端连接,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以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
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发送端、所述接收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通信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芯核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信号发送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线芯插头;
所述多根信号接收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线芯插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芯核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蓝牙通信装置。


4.一种电缆线芯核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线芯核对仪和智能移动设备,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通过无线信装置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电缆线芯核对仪包括单片机、串口通讯电路板、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锂电池供电装置;
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包括发送端、接收端、通信端以及电源输入端;
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根信号发送线和多根信号接收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望梁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桂平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