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06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包括盛油器、用于往盛油器内通气的输气装置及油雾输出接口,所述盛油器的顶部还设有连通油腔和油雾输出接口的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滴油量以控制油雾输出接口的油雾输出量,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座、内壳座、用于连通外壳座和内壳座的旁通件、用于控制旁通件出油量的调节螺栓及输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流量调节装置实现对油量的精准控制,使得润滑油可以在油雾形成通道内形成油雾后再喷出,达到微调的目的,雾化后的润滑油扩散更加均匀,具有使用效果好、节省用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
本技术涉及油雾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
技术介绍
在金属切割或机床工作时,常需要添加冷却液或润滑油,但现在大多数的添加方式是以喷洒为主,这样流量并不能精准控制,容易造成浪费,浪费后的冷却液或润滑油也不能回收利用,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其可以使液态油以油雾的形式喷出,用量少,减少浪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包括盛油器、用于往盛油器内通气的输气装置及油雾输出接口,所述盛油器内设有油腔,所述输气装置、油雾输出接口分别与油腔相连通,所述盛油器的顶部设有设有进油装置,所述进油装置与油腔相连通;所述盛油器的顶部还设有连通油腔和油雾输出接口的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滴油量以控制油雾输出接口的油雾输出量,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座、内壳座、用于连通外壳座和内壳座的旁通件、用于控制旁通件出油量的调节螺栓及输油管,所述外壳座螺纹连接在盛油器的顶部,所述内壳座内套于外壳座,所述旁通件设于内壳座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栓与旁通件上下螺纹连接,所述输油管与外壳座相连通并且向下延伸至油腔的底部。作为改进,所述盛油器包括相互密封连接的顶板、圆筒和底板,所述顶板、底板将圆筒的两端筒口密封以使圆筒内部形成油腔;所述顶板上设有进气口、灌油口、用于螺纹连接外壳座的安装口、油雾形成通道和出气嘴,所述进油装置安装在进气口处,所述进油装置安装在灌油口处,所述安装口和油雾形成通道相连通,所述油雾形成通道与油腔通过出气嘴相连通,所述出气嘴与油雾形成通道的首端相连通,所述油雾输出接口安装在油雾形成通道的末端;所述安装口内分别设有用于连通输油管和外壳座的通孔、用于连通内壳座和油雾形成通道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设于安装口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通孔设于连通孔的外围,所述通孔上下贯穿顶板。作为改进,所述旁通件内分别设有与内壳座连通的下通管道、与外壳座连通的横向管道、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管道,所述下通管道、横向管道和螺纹管道是相互连通的,通过旋钮调节螺栓的上升或下降来调节横向管道的管口大小从而调节出油量。作为改进,所述输气装置包括气阀、气压表和气体过滤器,所述气阀安装在进气口上,所述气压表安装在气阀上,所述气体过滤器安装在顶板的底部并位于油腔内,所述气体过滤器与进气口相连通。作为改进,所述进油装置包括灌油口密封盖和油过滤器,所述灌油口密封盖活动拧紧在灌油口处,所述油过滤器安装在顶板的底部并位于油腔内,所述油过滤器与灌油口相连通。作为改进,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油量观测胶管,所述油量观测胶管的顶端与油腔相连通,所述油量观测胶管的底端与油腔相连通。作为改进,所述油雾输出接口处设有油雾流量调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流量调节装置实现对油量的精准控制,使得润滑油可以在油雾形成通道内形成油雾后再喷出,达到微调的目的,雾化后的润滑油扩散更加均匀,具有使用效果好、节省用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关于输气装置、进油装置、流量调节装置和顶板的分解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关于流量调节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关于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关于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盛油器1、输气装置2、油雾输出接口3、油腔4、进油装置5、流量调节装置6、油量观测胶管7、油雾流量调节阀8、顶板10、圆筒11、底板12、螺杆13、气阀20、气压表21、气体过滤器22、灌油口密封盖50、油过滤器51、外壳座60、内壳座61、旁通件62、调节螺栓63、输油管64、进气口100、灌油口101、安装口102、油雾形成通道103、出气嘴104、通孔105、连通孔106、螺杆穿接孔110、下通管道620、横向管道621、螺纹管道6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包括盛油器1、用于往盛油器1内通气的输气装置2及油雾输出接口3,所述盛油器1内设有油腔4,所述输气装置2、油雾输出接口3分别与油腔4相连通,所述盛油器1的顶部设有设有进油装置5,所述进油装置5与油腔4相连通。具体地,所述盛油器1包括相互密封连接的顶板10、圆筒11和底板12,所述顶板10、底板12将圆筒11的两端筒口密封以使圆筒11内部形成油腔4。所述顶板10、底板12的四个角落处均设有螺杆13,对应地,圆筒11的侧壁上对应螺杆13穿过的位置处设有螺杆穿接孔110,使得顶板10、圆筒11和底板12形成可拆卸的连接,便于维修。此外,所述圆筒11的底端通过密封垫圈与底板12密封连接,圆筒11的顶端通过密封垫圈与顶板10密封连接,保证油腔4的密封性。所述油雾输出接口3处设有油雾流量调节阀8,所述油雾流量调节阀8与油雾输出接口3为一体化,为现有的流量调节阀产品。进一步地,所述顶板10和底板12之间连接有油量观测胶管7,所述油量观测胶管7的顶端与油腔4相连通,所述油量观测胶管7的底端与油腔4相连通。通过油量观测胶管7可让用户实时地监测油腔4内的油量,便于后续的操作。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盛油器1的顶部还设有连通油腔4和油雾输出接口3的流量调节装置6,所述流量调节装置6用于调节滴油量以控制油雾输出接口3的油雾输出量。通过对润滑油的量进行精准控制,使其可以以油滴的方式进入到油雾形成通道103中,利用输气装置2往油雾形成通道103输气时可以形成油雾,油雾再通过油雾输出接口3向外喷出,从而达到微调的目的,雾化后的润滑油扩散更加均匀,节省了润滑油的用量,减少浪费。所述流量调节装置6包括外壳座60、内壳座61、用于连通外壳座60和内壳座61的旁通件62、用于控制旁通件62出油量的调节螺栓63及输油管64,所述外壳座60螺纹连接在盛油器1的顶部,所述内壳座61内套于外壳座60并通过旁通件62与外壳座60连通,所述旁通件62设于内壳座61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栓63与旁通件62上下螺纹连接,所述输油管64与外壳座60相连通并且向下延伸至油腔4的底部。具体地,所述旁通件62内分别设有与内壳座61连通的下通管道620、与外壳座60连通的横向管道621、与调节螺栓63螺纹连接的螺纹管道622,所述下通管道620、横向管道621和螺纹管道622是相互连通的,通过旋钮调节螺栓63的上升或下降来调节横向管道621的管口大小从而调节出油量(也就是滴油量),通过控制油量输出的大小确定形成油雾的量,可以达到油滴控制的目的,起到精准控量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顶板10上设有进气口100、灌油口101、用于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油器(1)、用于往盛油器(1)内通气的输气装置(2)及油雾输出接口(3),所述盛油器(1)内设有油腔(4),所述输气装置(2)、油雾输出接口(3)分别与油腔(4)相连通,所述盛油器(1)的顶部设有进油装置(5),所述进油装置(5)与油腔(4)相连通;/n所述盛油器(1)的顶部还设有连通油腔(4)和油雾输出接口(3)的流量调节装置(6),所述流量调节装置(6)用于调节滴油量以控制油雾输出接口(3)的油雾输出量,所述流量调节装置(6)包括外壳座(60)、内壳座(61)、用于连通外壳座(60)和内壳座(61)的旁通件(62)、用于控制旁通件(62)出油量的调节螺栓(63)及输油管(64),所述外壳座(60)螺纹连接在盛油器(1)的顶部,所述内壳座(61)内套于外壳座(60),所述旁通件(62)设于内壳座(61)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栓(63)与旁通件(62)上下螺纹连接,所述输油管(64)与外壳座(60)相连通并且向下延伸至油腔(4)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油器(1)、用于往盛油器(1)内通气的输气装置(2)及油雾输出接口(3),所述盛油器(1)内设有油腔(4),所述输气装置(2)、油雾输出接口(3)分别与油腔(4)相连通,所述盛油器(1)的顶部设有进油装置(5),所述进油装置(5)与油腔(4)相连通;
所述盛油器(1)的顶部还设有连通油腔(4)和油雾输出接口(3)的流量调节装置(6),所述流量调节装置(6)用于调节滴油量以控制油雾输出接口(3)的油雾输出量,所述流量调节装置(6)包括外壳座(60)、内壳座(61)、用于连通外壳座(60)和内壳座(61)的旁通件(62)、用于控制旁通件(62)出油量的调节螺栓(63)及输油管(64),所述外壳座(60)螺纹连接在盛油器(1)的顶部,所述内壳座(61)内套于外壳座(60),所述旁通件(62)设于内壳座(61)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栓(63)与旁通件(62)上下螺纹连接,所述输油管(64)与外壳座(60)相连通并且向下延伸至油腔(4)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可调的油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油器(1)包括相互密封连接的顶板(10)、圆筒(11)和底板(12),所述顶板(10)、底板(12)将圆筒(11)的两端筒口密封以使圆筒(11)内部形成油腔(4);
所述顶板(10)上设有进气口(100)、灌油口(101)、用于螺纹连接外壳座(60)的安装口(102)、油雾形成通道(103)和出气嘴(104),所述进油装置(5)安装在进气口(100)处,所述进油装置(5)安装在灌油口(101)处,所述安装口(102)和油雾形成通道(103)相连通,所述油雾形成通道(103)与油腔(4)通过出气嘴(104)相连通,所述出气嘴(104)与油雾形成通道(103)的首端相连通,所述油雾输出接口(3)安装在油雾形成通道(103)的末端;
所述安装口(102)内分别设有用于连通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宇张喜胜林仕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瑞玛吉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