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压板、龙骨以及龙骨支撑体系,该压板与龙骨之间设置有屋面板。其中,该屋面板为聚碳酸酯板;该压板与屋面板之间、该龙骨与屋面板之间均设有防水胶条;该屋面板边缘处设有滴水线或滴水槽,该龙骨上对应滴水线或滴水槽的位置设有排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屋面系统,通过设置防水胶条,可以阻隔雨水渗入屋面板,从而形成第一道防线;通过在屋面板边缘处设置滴水线或滴水槽,当雨水越过第一道防线后,将汇集到滴水线或滴水槽处掉落,并最终汇入排水槽内并排出,从而形成第二道防线。由此,通过在防水屋面系统上设置第一、第二道防线,大大提高了该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屋面系统
本技术涉及屋面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阳光板(也称为PC板)是以聚碳酸酯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高分子工程塑料。与玻璃相比,阳光板具有不易碎、抗冲击能力强、保温性能高等显著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屋面材料上。此外,聚碳酸酯屋面还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聚碳酸酯板的质量很小,可以有效降低支撑龙骨及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而节约建设成本;(2)聚碳酸酯板可以冷弯成型,切割更加简单,从而更适合形状复杂的屋面构造;(3)聚碳酸酯板不仅具有玻璃的透射、折射及反射性能,而且具有无炫目的特点;(4)聚碳酸酯板的支撑强度高,能够承受足够的风载荷等其他荷载的能力。但是,由于聚碳酸酯的线膨胀系数较高(约是普通玻璃的7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板块长度的变化也较大。另外,由于聚碳酸酯板的弹性模量也相对较小,刚度较差,这样使得板块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起鼓”的现象,不仅影响到整个屋面的平整性和美观性,同时板块之间的接缝在长期的形变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拉裂,出现漏水等现象。因此,对于聚碳酸酯板屋面系统而言,如何提高该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屋面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压板、龙骨以及龙骨支撑体系,所述压板与龙骨之间设置有屋面板,其中:所述屋面板为聚碳酸酯板;所述压板与屋面板之间、所述龙骨与屋面板之间均设有防水胶条;所述屋面板边缘处设有凸出构造,以形成滴水线;所述龙骨上对应所述滴水线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排水槽;或者,所述屋面板边缘处设有凹槽,以形成滴水槽;所述龙骨上对应所述滴水槽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排水槽。由此,通过在压板与屋面板之间、龙骨与屋面板之间设置防水胶条,可以阻隔雨水渗入屋面板内,从而形成第一道防线;通过在屋面板边缘处设置滴水线或滴水槽,当雨水越过第一道防线后,将全部汇集到滴水线或滴水槽处掉落,当雨水从滴水线或滴水槽处掉落后,将全部汇入排水槽内并排出,从而形成第二道防线。本技术的防水屋面系统,其防水采用堵排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龙骨上靠近所述防水胶条的位置均设有卡槽,所述防水胶条上设有插入所述卡槽的卡接凸起。进一步地,所述防水胶条呈扁平状。由此,将防水胶条设置成扁平状,当屋面板因温差改变而产生伸缩变形时,可以避免防水胶条上的卡接凸起沿卡槽的轴线方向滑出,从而保证了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上的排水面呈倾斜状。由此,倾斜状的排水面更有利于排水。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压板的上方,并将所述压板遮蔽。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龙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由此,压板与龙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不仅安装方便,且美观可靠。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座和檩条,所述龙骨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檩条上。进一步地,所述龙骨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由此,龙骨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不仅安装方便,且美观可靠。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防水屋面系统,通过在压板与屋面板之间、龙骨与屋面板之间设置防水胶条,可以阻隔雨水渗入屋面板内,从而形成第一道防线;通过在屋面板边缘处设置滴水线或滴水槽,当雨水越过第一道防线后,将全部汇集到滴水线或滴水槽处掉落;当雨水从滴水线或滴水槽处掉落后,将全部汇入排水槽内并排出,从而形成第二道防线。本技术的防水屋面系统,其防水采用堵排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2)本技术的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将防水胶条设置成扁平状,当屋面板因温差改变而产生伸缩变形时,可以避免防水胶条上的卡接凸起沿卡槽的轴线方向滑出,从而保证了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3)本技术的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压板与龙骨之间、龙骨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不仅安装方便,且美观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防水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防水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压板;11、齿槽;12、卡槽;2、龙骨;21、排水槽;22、第一螺栓槽;23、第二螺栓槽;3、支撑座;4、檩条;5、屋面板;6、盖板;61、锯齿结构;7、防水胶条;71、卡接凸起;81、凸出构造;8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参阅图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压板1、龙骨2以及龙骨支撑体系。该龙骨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座3和檩条4,该支撑座3的下端安装在檩条4上,该龙骨2的下端安装在支撑座3上,该支撑座3的上方还安装有压板1。具体的,该龙骨2的下端两侧设有第一螺栓槽22,该支撑座3与第一螺栓槽2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将龙骨2安装在支撑座3上;该龙骨2上端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凸台,该凸台上设有第二螺栓槽23,该压板1与第二螺栓槽2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将压板1安装到龙骨2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龙骨2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由此,该龙骨2与支撑座3、该压板1与龙骨2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不仅安装方便,且美观可靠。再参阅图1,该压板1与龙骨2之间还设置有屋面板5,该压板1与屋面板5之间,该龙骨2与屋面板5之间均设有防水胶条7,从而可以阻隔雨水渗入屋面板5,形成第一道防线。具体的,该压板1呈“ㄇ”形状,且包括一横板和设置在横板两侧的竖板,两竖板的底部均设有卡槽12,该防水胶条7上设有与卡槽12相配合的卡接凸起71。另外,该龙骨2的上端两侧也设有竖板,从而呈“ㄩ”形状;两竖板的顶部也设有与卡接凸起71相配合的卡槽12;通过将防水胶条7上的卡接凸起71卡入到卡槽12内,可以将防水胶条7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水胶条7呈扁平状;该屋面板5为聚碳酸酯板。由此,当屋面板5因温差改变而产生伸缩变形时,该防水胶条7将受到屋面板5垂直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将容易使得防水胶条7沿着卡槽12的轴线方向滑出。通过将防水胶条7设置呈扁平状,可以有效避免该情况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压板(1)、龙骨(2)、以及龙骨支撑体系,所述压板(1)与龙骨(2)之间设置有屋面板(5),其特征在于:/n所述屋面板(5)为聚碳酸酯板;/n所述压板(1)与屋面板(5)之间、所述龙骨(2)与屋面板(5)之间均设有防水胶条(7);/n所述屋面板(5)边缘处设有凸出构造(81),以形成滴水线;所述龙骨(2)上对应所述滴水线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排水槽(21);或者,所述屋面板(5)边缘处设有凹槽(82),以形成滴水槽;所述龙骨(2)上对应所述滴水槽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排水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屋面系统,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压板(1)、龙骨(2)、以及龙骨支撑体系,所述压板(1)与龙骨(2)之间设置有屋面板(5),其特征在于:
所述屋面板(5)为聚碳酸酯板;
所述压板(1)与屋面板(5)之间、所述龙骨(2)与屋面板(5)之间均设有防水胶条(7);
所述屋面板(5)边缘处设有凸出构造(81),以形成滴水线;所述龙骨(2)上对应所述滴水线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排水槽(21);或者,所述屋面板(5)边缘处设有凹槽(82),以形成滴水槽;所述龙骨(2)上对应所述滴水槽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排水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龙骨(2)上靠近所述防水胶条(7)的位置均设有卡槽(12),所述防水胶条(7)上设有插入所述卡槽(12)的卡接凸起(71)。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王平,唐文,王志忠,揭晓林,甘林,郭朝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佳科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