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所述透气面料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由两组经纱和两组纬纱交织,所述两组经纱分别为第一复合纱和第一透明尼龙丝,所述两组纬纱分别为第二复合纱和第二透明尼龙丝;所述透气面料的一个组织循环由8根经纱和6根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纱和所述第二复合纱均为涤纶包覆纱,所述涤纶包覆纱由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覆,所述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括透气纤维、抗菌纤维、除湿纤维;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和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细度相同。本透气面料原料成本低,具有的透气、抗菌、吸湿、亲肤的效果,加上美观的外观,可以作为服饰用、装饰用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
技术介绍
将不同功能的纤维复合制成多功能纱线,使纱线具有多元化的功能特点。现今纱线多元化使面料功能也越来越全面,但单纯的对多功能纱线的应用并不能显著提升面料的性能,需要配合织物的组织设计。面料的外观一直是服饰用面料挑选的基本影响因素,没有美观的面料外观,很难在服饰市场上推广。随着化纤在服饰上的应用,面料的选择也来越多,化纤产量大,价格便宜,但对穿着舒适性影响很大,特别是在透气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应用了涤纶、尼龙,通过透孔组织使面料具有透气性,织物强度高,耐久性好,并且花纹时尚,还具有抗菌、吸湿的功能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所述透气面料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由两组经纱和两组纬纱交织,所述两组经纱分别为第一复合纱和第一透明尼龙丝,所述两组纬纱分别为第二复合纱和第二透明尼龙丝;所述透气面料的一个组织循环由8根经纱和6根纬纱交织而成,第一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上3下;第四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上2下2上1下;第五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下2上2下1上;第六根经纱和第七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下3上;第八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所述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六根、第七根、第八根经纱均为所述第一复合纱,所述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均为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所述第一根、第二根、第五根、第六根纬纱均为所述第二复合纱,所述第三根、第四根纬纱均为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采用这种组织结构,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和第三根、第四根纬纱之间分开,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经纱以及第五根、第六根、第七根、第八根经纱聚拢成束,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纬纱以及第四根、第五根、第六根纬纱聚拢成束,所以在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和第三根、第四根纬纱之间形成微孔。当第四根、第五根经纱用第一透明尼龙丝,第三根、第四根纬纱用第二透明尼龙丝时,透明效果可以感觉到微孔被放大,同时形成的花纹样式极具潮流。所述第一复合纱和所述第二复合纱均为涤纶包覆纱,所述涤纶包覆纱由多功能性包覆纱包覆,所述多功能性包覆纱包括透气纤维、抗菌纤维、除湿纤维;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和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细度相同。第一透明尼龙丝、第二透明尼龙丝除强度大、耐腐蚀、耐日晒,但穿着舒适性不足,所以第一复合纱用了多功能性包覆纱。不同功能性的纱线使第一复合纱具有透气性、抗菌性和吸湿性,由于多功能性包覆纱强度低,故用多功能性包覆纱包覆涤纶的方式,来提高强度。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纤维、抗菌纤维、除湿纤维分别加捻形成透气纱、抗菌纱、除湿纱后,并捻组成多功能芯纱,所述多功能芯纱外表面包覆有一根或多根涤纶包覆丝。透气纱、抗菌纱、除湿纱共同加捻后作为多功能芯纱,用涤纶包覆丝将多功能芯纱包覆,可以使多功能芯纱处在多功能性包覆纱内部,减小和外部的摩擦。需要说明的是,涤纶包覆丝为丝束,并且无捻,当包覆的涤纶包覆丝为多根时,每根涤纶包覆丝先后包覆多功能芯纱,使多功能芯纱并不被完全包覆,能够露出大部分作用区段。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纤维为棉纤维、苎麻纤维纤维的一种或组合,所述抗菌纤维为竹纤维,所述除湿纤维为海藻纤维、莫代尔纤维、蚕丝纤维的一种或组合。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纱、抗菌纱、除湿纱均为捻向相同的弱捻纱,并以相同的捻向并捻组成所述多功能芯纱。相同捻向的纱线组成的并捻纱条干均匀,外观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和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的品种为PA6、PA66、PA11、PA610的其中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包覆纱的细度为36S,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和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规格为120D/2f。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透气面料用了涤纶、尼龙纤维纱线,用特殊的透孔组织使面料具有透气性,改变化纤本身不透气的缺陷;用透明尼龙丝来增强本透气面料的微孔效果,形成本透气面料的时尚的花纹样式;用多功能性包覆纱包覆涤纶组成涤纶包覆纱,使面料具有抗菌、吸湿的效果。在整体上,本透气面料原料成本低,具有的透气、抗菌、吸湿、亲肤的效果,加上美观的外观,可以作为服饰用、装饰用面料。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表示本技术的织物组织图;图2表示多功能性包覆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多功能性包覆纱;11-透气纱;12-抗菌纱;13-除湿纱;14-涤纶包覆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考附图1,和附图2,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透气面料为梭织面料,透气面料由两组经纱和两组纬纱交织,两组经纱分别为第一复合纱和第一透明尼龙丝,两组纬纱分别为第二复合纱和第二透明尼龙丝;透气面料的一个组织循环由8根经纱和6根纬纱交织而成,第一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上3下;第四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上2下2上1下;第五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下2上2下1上;第六根经纱和第七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下3上;第八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六根、第七根、第八根经纱均为第一复合纱,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均为第一透明尼龙丝;第一根、第二根、第五根、第六根纬纱均为第二复合纱,第三根、第四根纬纱均为第二透明尼龙丝;采用这种组织结构,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和第三根、第四根纬纱之间分开,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经纱以及第五根、第六根、第七根、第八根经纱聚拢成束,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纬纱以及第四根、第五根、第六根纬纱聚拢成束,所以在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和第三根、第四根纬纱之间形成微孔。当第四根、第五根经纱用第一透明尼龙丝,第三根、第四根纬纱用第二透明尼龙丝时,透明效果可以感觉到微孔被放大,同时形成的花纹样式极具潮流。第一复合纱和第二复合纱均为涤纶包覆纱,涤纶包覆纱由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覆,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括透气纤维、抗菌纤维、除湿纤维;第一透明尼龙丝和第二透明尼龙丝细度相同。第一透明尼龙丝、第二透明尼龙丝除强度大、耐腐蚀、耐日晒,但穿着舒适性不足,所以第一复合纱用了多功能性包覆纱1。不同功能性的纱线使第一复合纱具有透气性、抗菌性和吸湿性,由于多功能性包覆纱1强度低,故用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覆涤纶的方式,来提高强度。透气纤维、抗菌纤维、除湿纤维分别加捻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所述透气面料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由两组经纱和两组纬纱交织,所述两组经纱分别为第一复合纱和第一透明尼龙丝,所述两组纬纱分别为第二复合纱和第二透明尼龙丝;/n所述透气面料的一个组织循环由8根经纱和6根纬纱交织而成,第一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上3下;第四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上2下2上1下;第五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下2上2下1上;第六根经纱和第七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下3上;第八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所述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六根、第七根、第八根经纱均为所述第一复合纱,所述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均为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所述第一根、第二根、第五根、第六根纬纱均为所述第二复合纱,所述第三根、第四根纬纱均为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n所述第一复合纱和所述第二复合纱均为涤纶包覆纱,所述涤纶包覆纱由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覆,所述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括透气纤维、抗菌纤维、除湿纤维;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和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细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微孔效果的透气面料,所述透气面料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由两组经纱和两组纬纱交织,所述两组经纱分别为第一复合纱和第一透明尼龙丝,所述两组纬纱分别为第二复合纱和第二透明尼龙丝;
所述透气面料的一个组织循环由8根经纱和6根纬纱交织而成,第一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上3下;第四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上2下2上1下;第五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1下2上2下1上;第六根经纱和第七根经纱的沉浮规律均为3下3上;第八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为2上1下1上2下;所述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六根、第七根、第八根经纱均为所述第一复合纱,所述第四根、第五根经纱均为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所述第一根、第二根、第五根、第六根纬纱均为所述第二复合纱,所述第三根、第四根纬纱均为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
所述第一复合纱和所述第二复合纱均为涤纶包覆纱,所述涤纶包覆纱由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覆,所述多功能性包覆纱(1)包括透气纤维、抗菌纤维、除湿纤维;所述第一透明尼龙丝和所述第二透明尼龙丝细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王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鸿茂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