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66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包括中和箱、沉降箱、絮凝箱和底座,所述底座上从左到右均匀设置有中和箱、沉降箱和絮凝箱,所述中和箱通过溢流箱与沉降箱相通,所述沉降箱通过溢流箱与絮凝箱相通,所述中和箱、沉降箱以及絮凝箱的前方位置上皆安装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导向架、导向套、料筒、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输料机构,避免在进行处理时出现一次性添加药剂过多导致不能与污水进行充分反映的问题,同时在进行使用时避免添加药物过多导致药物浪费以及投入药物过少导致起不到处理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硫废水处理
,具体为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水三联箱是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装置,用于对石膏脱水系统旋流产生的废水进行过滤,再经过加药后,充分反应流至澄清池,最后至压滤机处理成污泥后转运至厂外掩埋,在整个废水处理过程中,待处理的废水在流经不同箱体(中和箱、沉降箱、絮凝箱)的时候,分别添加石灰乳浆液、有机硫药液、絮凝剂药液,使废水中的氟化物和金属、重金属经反应后,形成沉淀,达到去除的目的,因此,对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出现一次性添加药剂过多导致不能与污水进行充分反映的问题,同时在进行使用时出现添加药物过多导致药物浪费以及投入药物过少导致起不到处理效果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包括中和箱、沉降箱、絮凝箱和底座,所述底座上从左到右均匀设置有中和箱、沉降箱和絮凝箱,所述中和箱通过溢流箱与沉降箱相通,所述沉降箱通过溢流箱与絮凝箱相通,所述中和箱、沉降箱以及絮凝箱的前方位置上皆安装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导向架、导向套、料筒、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所述导向架的左下方位置上合作有主动连杆,所述主动连杆通过转轴与导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连杆远离导向架一端通过转轴与从动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连杆通过转轴与导向架上的导向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套与导向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架的上方位置上设置有料筒,所述料筒内部安装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活塞杆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导向套连接,所述导向架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输料电机,所述输料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轮,所述输料电机的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连杆的传动轮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溢流箱内部的左侧位置上皆安装有固定挡板,两个所述溢流箱内部的右侧位置上设置有开板机构,所述开板机构包括导轨座、移动挡板、传动箱和螺纹杆,所述导轨座设置在溢流箱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导轨座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传动箱。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通过转轴与传动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套覆在螺纹杆上,且传动螺母与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移动挡板连接,所述移动挡板与导轨座之间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箱一侧安装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传动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传动箱上的开盖电机连接。优选的,所述中和箱、沉降箱以及絮凝箱内皆安装有搅拌器,所述中和箱的左下方位置上设置有反冲洗水管,所述反冲洗水管通过导水管与底座内部的反冲洗水泵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絮凝箱的右上方位置上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的絮凝箱上安装有排污管,所述中和箱的左上方位置上安装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料筒上安装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右侧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料单向阀,所述三通接头上方的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料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导轨座、移动挡板、螺纹杆、传动箱、主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和反冲洗水泵,增加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使装置可实现自清理,避免装置在进行长期使用后出现残渣堆积进而降低过滤质量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处理效果,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输料机构的存在,增加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使装置可实现自主且定量的添加药剂,在进行添加时控制添加速度,采用间歇性投料,避免在进行处理时出现一次性添加药剂过多导致不能与污水进行充分反映的问题,同时在进行使用时避免添加药物过多导致药物浪费以及投入药物过少导致起不到处理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装置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输料机构的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开板机构的装配图。图中:1-中和箱、2-输料机构、201-出料单向阀、202-进料单向阀、203-三通接头、204-料筒、205-活塞块、206-活塞杆、207-导向架、208-导向套、209-输料电机、210-主动连杆、211-从动连杆、3-溢流箱、4-沉降箱、5-絮凝箱、6-出水管、7-排污管、8-开板机构、801-主动锥形齿轮、802-从动锥形齿轮、803-传动螺母、804-螺纹杆、805-导轨座、806-移动挡板、807-开盖电机、808-传动箱、9-底座、10-反冲洗水泵、11-反冲洗水管、12-进水管、13-搅拌器、14-固定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包括中和箱1、沉降箱4、絮凝箱5和底座9,底座9上从左到右均匀设置有中和箱1、沉降箱4和絮凝箱5,中和箱1通过溢流箱3与沉降箱4相通,沉降箱4通过溢流箱3与絮凝箱5相通,中和箱1、沉降箱4以及絮凝箱5的前方位置上皆安装有输料机构2,输料机构2包括导向架207、导向套208、料筒204、主动连杆210和从动连杆211,导向架207的左下方位置上合作有主动连杆210,主动连杆210通过转轴与导向架207之间转动连接,主动连杆210远离导向架207一端通过转轴与从动连杆211一端转动连接,从动连杆211通过转轴与导向架207上的导向套208之间转动连接,导向套208与导向架207之间滑动连接,导向架207的上方位置上设置有料筒204,料筒204内部安装有活塞块205,活塞块205与活塞杆206一端连接,活塞杆206的另一端与导向套208连接,导向架207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输料电机209,输料电机20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轮,输料电机209的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连杆210的传动轮之间转动连接,输料机构2的存在,增加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使装置可实现自主且定量的添加药剂,在进行添加时控制添加速度,采用间歇性投料,避免在进行处理时出现一次性添加药剂过多导致不能与污水进行充分反映的问题,同时在进行使用时避免添加药物过多导致药物浪费以及投入药物过少导致起不到处理效果的问题,两个溢流箱3内部的左侧位置上皆安装有固定挡板14,两个溢流箱3内部的右侧位置上设置有开板机构8,开板机构8包括导轨座805、移动挡板806、传动箱808和螺纹杆804,导轨座805设置在溢流箱3内部的侧壁上,导轨座805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传动箱8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包括中和箱(1)、沉降箱(4)、絮凝箱(5)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上从左到右均匀设置有中和箱(1)、沉降箱(4)和絮凝箱(5),所述中和箱(1)通过溢流箱(3)与沉降箱(4)相通,所述沉降箱(4)通过溢流箱(3)与絮凝箱(5)相通,所述中和箱(1)、沉降箱(4)以及絮凝箱(5)的前方位置上皆安装有输料机构(2),所述输料机构(2)包括导向架(207)、导向套(208)、料筒(204)、主动连杆(210)和从动连杆(211),所述导向架(207)的左下方位置上合作有主动连杆(210),所述主动连杆(210)通过转轴与导向架(207)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连杆(210)远离导向架(207)一端通过转轴与从动连杆(21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连杆(211)通过转轴与导向架(207)上的导向套(208)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套(208)与导向架(20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架(207)的上方位置上设置有料筒(204),所述料筒(204)内部安装有活塞块(205),所述活塞块(205)与活塞杆(206)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206)的另一端与导向套(208)连接,所述导向架(207)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输料电机(209),所述输料电机(20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轮,所述输料电机(209)的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连杆(210)的传动轮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溢流箱(3)内部的左侧位置上皆安装有固定挡板(14),两个所述溢流箱(3)内部的右侧位置上设置有开板机构(8),所述开板机构(8)包括导轨座(805)、移动挡板(806)、传动箱(808)和螺纹杆(804),所述导轨座(805)设置在溢流箱(3)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导轨座(805)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传动箱(808)。/n...

【技术特征摘要】
1.脱硫废水处理用三联箱装置,包括中和箱(1)、沉降箱(4)、絮凝箱(5)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上从左到右均匀设置有中和箱(1)、沉降箱(4)和絮凝箱(5),所述中和箱(1)通过溢流箱(3)与沉降箱(4)相通,所述沉降箱(4)通过溢流箱(3)与絮凝箱(5)相通,所述中和箱(1)、沉降箱(4)以及絮凝箱(5)的前方位置上皆安装有输料机构(2),所述输料机构(2)包括导向架(207)、导向套(208)、料筒(204)、主动连杆(210)和从动连杆(211),所述导向架(207)的左下方位置上合作有主动连杆(210),所述主动连杆(210)通过转轴与导向架(207)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连杆(210)远离导向架(207)一端通过转轴与从动连杆(21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连杆(211)通过转轴与导向架(207)上的导向套(208)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套(208)与导向架(20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架(207)的上方位置上设置有料筒(204),所述料筒(204)内部安装有活塞块(205),所述活塞块(205)与活塞杆(206)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206)的另一端与导向套(208)连接,所述导向架(207)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输料电机(209),所述输料电机(20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轮,所述输料电机(209)的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连杆(210)的传动轮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溢流箱(3)内部的左侧位置上皆安装有固定挡板(14),两个所述溢流箱(3)内部的右侧位置上设置有开板机构(8),所述开板机构(8)包括导轨座(805)、移动挡板(806)、传动箱(808)和螺纹杆(804),所述导轨座(805)设置在溢流箱(3)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导轨座(805)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传动箱(8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光玉邵海峰赵庆祥张明凯李培垒张沛晨雷庆波徐银谋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