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65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包括由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筒身、安装于筒身上的顶盖构成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中的滤芯,底座中具有连通筒身的原水流道、连通滤芯中的产水管的纯水流道、连通滤芯下端面的废水流道以及能够根据纯水流道的水压控制原水流道通断的控制阀壳体上具有连通壳体内的通孔,通孔上设有能够使通孔封闭或导通的封堵头。初次加水时,打开封堵头使通孔与外界导通,以将壳体内的气体排出,当加水至通孔处有水流出时,停止加水,用封堵头将通孔再次封闭,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得净水器内的气体被完全排出,不会因为气体压强原因导致原水难以进行壳体内,因此能够快速实现用水、补水的动态平衡,提高造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反渗透净水器的工作机制如下:当用户用水的同时,原水流道畅通,为壳体内补水,当用户停止用水,原水流道随之断开,补水停止,从而实现净水器内水量的动态平衡。但是,传统的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在首次加水后,壳体内会有气体残留,导致壳体内压强较外界更高,原水难以顺利进入壳体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传统的净水器,通常要在纯水使用量达到总纯水容量的约三分之二(依进水压力与容器密封性有一定的波动)时,才开始补水,造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电反渗透净水器,能够快速实现补水、用水的动态平衡,提高造水效率。本技术采用如下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包括由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筒身、安装于筒身上的顶盖构成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中的滤芯,所述底座中具有连通筒身的原水流道、连通所述滤芯中的产水管的纯水流道、连通滤芯下端面的废水流道以及能够根据所述纯水流道的水压控制原水流道通断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连通壳体内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能够使所述通孔封闭或导通的封堵头。当初次往该净水器中加水时,打开封堵头使通孔与外界导通,以将壳体内的气体排出,当加水至通孔处有水流出时,停止加水,用封堵头将通孔再次封闭,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得净水器内的气体被完全排出,不会因为气体压强原因导致原水难以进行壳体内,因此能够快速实现用水、补水的动态平衡,相比传统技术,采用本技术在纯水使用量达到总纯水容量的1/5时即开始进行造水,相比现有技术在纯水使用量达总纯水容量2/3时才开始造水的情况,造水效率有了大幅提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顶盖或筒身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顶盖上。由于空气密度比水小,气体大多汇集于筒身上方,因此将通孔设于顶盖上能够更好的排出空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封堵头包括压盖、设于压盖中的弹簧、穿过通孔与所述压盖相连的螺栓以及设于螺栓底部的堵头,所述堵头能够通过所述压盖的弹性运动封闭或开启所述通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当压下压盖,堵头脱离通孔,壳体与外界导通,当松开压盖,压盖回弹使堵头封住通孔,壳体再次封闭,使用方便快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栓底部具有螺栓头,所述堵头套设于所述螺栓上并固定于所述螺栓头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封堵头以卡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封堵所述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封堵头用泄压阀代替。采用以上两种实施方式,均能实现控制通孔封闭或导通的效果,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成本,使用效果等因素选用最合适的方案,灵活程度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芯包括初滤芯,设于所述初滤芯中的反渗透滤芯以及封住所述初滤芯与反渗透滤芯上下两端的上端板与下端板,所述产水管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实施方式,所述下端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端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控制阀腔,所述控制阀的主动阀膜设于所述控制阀腔的下半腔内,所述下半腔与纯水流道相连通,所述控制阀的被动阀膜设于所述控制阀腔的上半腔内,所述原水流道中具有位于所述上半腔内的控制流道段,所述被动阀膜在在受所述主动阀膜驱动的所述控制阀的活塞的压迫下能够切断所述控水流道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半腔的顶部具有连通原水流道的进水孔以及连通筒身内部的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所述被动阀膜与所述出水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控水流道段。当用户使用纯水时,纯水流道压力降低,活塞下移,控水流道段连通,纯水流入筒身内进行造水,当用户停止用水时,纯水流道压力回升,活塞上移堵住出水孔与进水孔,控制流道段封闭,造水停止。由此实现根据纯水流道的水压控制原水流道导通或断开的效果。综合以上,本技术能够在客户用水后迅速进行响应,开始造水,实现用水、造水的动态平衡,有效的提高了造水效率,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片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C-C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00-顶盖,101-安装腔,102-通孔,103-封堵头,104-压盖,105-螺栓,106-弹簧,107-堵头,108-安装柱,200-筒身,300-底座,301-原水接插腔,302-纯水腔,303-下半腔,304-原水进口,305-纯水出口,306-废水出口,308-纯水流道,311-控制阀腔,312-进水孔,313-出水孔,314-开孔,315-控制阀,316-活塞,317-主动阀膜,318-被动阀膜,400-滤芯,401-初滤芯,402-反渗透滤芯,403-上端板,404-下端板,405-产水管,406-原水流道,408-废水腔,409-隔水圈,411-内部通道,412-纯水出孔,413-原水进水管,414-逆止阀,415-上半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包括顶盖100、筒身200、底座300与滤芯400。其中,筒身200为圆筒状结构,底座300与顶盖100分别安装于筒身200的上下两端。滤芯400设于筒身200内,其包括初滤芯401、反渗透滤芯402、上端板403与下端板404。该初滤芯401为圆筒状结构,中间具有空腔。该反渗透滤芯402同心布置于该空腔内,反渗透滤芯402的中心处设有产水管405。上端板403与下端板404分别封住初滤芯401与反渗透滤芯402的上下两端。如图4所示,下端板404安装于底座300上,下端板404的上表面上设有废水腔408;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出的上半腔415与原水进水管413;下端板404中设有连通原水进水管413的内部通道411与贯穿下端板404的纯水出孔412。反渗透滤芯402插入该废水腔408内,废水腔408的内壁上设有将反渗透滤芯402下端面与外壁面隔离的隔水圈409,反渗透滤芯402的下端面与废水腔408之间留有间隙,废水腔408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废水管。纯水出孔412位于废水腔408中并与废水腔408同心布置,产水管405底部穿入该纯水出孔412中。底座300的上表面上设有原水接插腔301、废水接插腔、纯水腔302与下半腔303;侧壁面上设有原水进口304、纯水出口305与废水出口306;内部设有连通原水接插腔301与原水进口304的原水流道406、连通废水接插腔与废水出口的废水流道、连通纯水腔302与纯水出口305的纯水流道308。原水进水管413插入原水接插腔内301、废水管插入废水接插腔内,产水管405穿过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包括由底座(300)、安装于所述底座(300)上的筒身(200)与安装于所述筒身(200)上的顶盖(100)构成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中的滤芯(400),所述底座(300)中具有连通所述筒身(200)内部的原水流道(406)、连通所述滤芯(400)的产水管(405)的纯水流道(308)、连通所述滤芯(400)的废水出水端面的废水流道以及能够根据所述纯水流道(308)的水压控制所述原水流道(406)通断的控制阀(3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通孔(102),所述通孔(102)上设有能够使所述通孔(102)封闭或导通的封堵头(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包括由底座(300)、安装于所述底座(300)上的筒身(200)与安装于所述筒身(200)上的顶盖(100)构成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中的滤芯(400),所述底座(300)中具有连通所述筒身(200)内部的原水流道(406)、连通所述滤芯(400)的产水管(405)的纯水流道(308)、连通所述滤芯(400)的废水出水端面的废水流道以及能够根据所述纯水流道(308)的水压控制所述原水流道(406)通断的控制阀(3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通孔(102),所述通孔(102)上设有能够使所述通孔(102)封闭或导通的封堵头(10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2)设于所述顶盖(100)或筒身(200)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2)设于所述顶盖(100)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103)包括压盖(104)、设于压盖(104)中的弹簧(106)、穿过通孔(102)与所述压盖(104)相连的螺栓(105)以及设于螺栓(105)底部的堵头(107),所述堵头(107)能够通过所述压盖(104)的弹性运动封闭或开启所述通孔(10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电反渗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05)底部具有螺栓头,所述堵头(107)套设于所述螺栓(105)上并固定于所述螺栓头的上表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奇奈佳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