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54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属于漏油回收技术领域。该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包括油罐组件、连接组件和存储组件,油罐组件包括支撑件、罐体和出油管,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罩板和第二罩板,第二罩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凹部,下凹部的下部连接有导油管,存储组件包括集料箱、液位计和回液泵,集料箱安装于支撑件的上部,集料箱的上部连接有软管,软管与导油管的出油端相连,液位计安装于所述集料箱的侧部,回液泵安装于所述集料箱的侧部,回液泵的出液端与罐体的上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便的实现对罐体的出油管的漏油进行收集和回收,且避免杂质污染泄漏的油,便于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漏油回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储油罐是一种储存油品的容器,油库的主要设施。在管道运输中是输油管的油源接口,按建筑特点可分为地上油罐、地下油罐和山洞油罐。无论是哪一种油罐,都有加注或卸料用的管道,并在管道上配置相应的阀门,阀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与管道的密封部位一般会磨损而导致漏油,由于刚开始泄漏较小,泄漏的痕迹不便于发现,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对漏油进行回收。目前的回收一般是在管道的接口部位放置筒状容器,通过筒状容器收集漏油,并可根据筒状容器内是否有油,判断出是否泄漏,采用上述的方式,虽然能对漏油进行回收,但是,上述的漏油回收容易导致杂质进入,不利于漏油的重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漏油回收杂质进入过多,不利于后续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包括油罐组件、连接组件和存储组件。所述油罐组件包括支撑件、罐体和出油管,所述罐体安装于所述支撑件的上部,所述出油管连接于所述罐体的下部,所述出油管的中部安装有阀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罩板和第二罩板,所述第一罩板套设在所述出油管的上部外侧,所述第一罩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的下部胶接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罩板的内侧胶接有第一密封半环,所述第二罩板套设在所述出油管的下部外侧,所述第二罩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二外延部的上部胶接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罩板的内侧胶接有第二密封半环,所述第一外延部和所述第二外延部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第二罩板的下部设置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的下部连接有导油管,所述存储组件包括集料箱、液位计和回液泵,所述集料箱安装于所述支撑件的上部,所述集料箱的上部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导油管的出油端相连,所述液位计安装于所述集料箱的侧部,所述回液泵安装于所述集料箱的侧部,所述回液泵的出液端与所述罐体的上部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下部呈漏斗形设置,所述罐体的上部连接有补油管。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座、脚座和支撑柱,所述脚座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上部,所述支撑柱安装于所述脚座的上部,所述罐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柱的上部,所述集料箱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上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设置有上弯部,所述上弯部的侧部安装有快速接头。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延部的侧部和所述第二外延部的侧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外延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外延部的宽度相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与所述第一密封半环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密封条与所述第二密封半环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贯穿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凹部与所述第二罩板为一体结构,所述下凹部的下部胶接有密封圈。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油管的中部安装有截止阀,所述导油管套设于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集料箱的侧部安装有溢流口,所述集料箱的侧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上部与所述溢流口的下部相对。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回液泵的进液端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伸入所述集料箱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使用时,将第一罩板罩在出油管的上部外侧,将第二罩板罩在出油管的下部外侧,通过螺栓对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进行固定,进而将第一罩板和第二罩板紧密的套在出油管的外侧,通过第一密封半环和第二密封半环的配合,以及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配合进行密封,泄漏的油进入到下凹部内,并通过导油管进入集料箱的内部,对泄漏的油料进行收集,在泄漏的油达到一定量时,通过回液泵的运行即可将泄漏的油重新注入罐体的内部,简便的实现泄漏油的回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连接组件与储出油管连接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图3中A-A处剖视示意图。图中:100-油罐组件;110-支撑件;111-支撑座;112-脚座;113-支撑柱;120-罐体;121-补油管;130-出油管;131-上弯部;132-快速接头;140-阀门;200-连接组件;210-第一罩板;220-第二罩板;221-下凹部;2211-密封圈;222-导油管;2221-截止阀;230-第一外延部;231-安装孔;240-第一密封条;241-贯穿孔;250-第一密封半环;260-第二外延部;270-第二密封条;280-第二密封半环;300-存储组件;310-集料箱;311-溢流口;312-支撑架;313-海绵垫;320-液位计;330-回液泵;331-进液管;340-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油罐组件(100),所述油罐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10)、罐体(120)和出油管(130),所述罐体(120)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10)的上部,所述出油管(130)连接于所述罐体(120)的下部,所述出油管(130)的中部安装有阀门(140);/n连接组件(200),所述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罩板(210)和第二罩板(220),所述第一罩板(210)套设在所述出油管(130)的上部外侧,所述第一罩板(2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外延部(230),所述第一外延部(230)的下部胶接有第一密封条(240),所述第一罩板(210)的内侧胶接有第一密封半环(250),所述第二罩板(220)套设在所述出油管(130)的下部外侧,所述第二罩板(22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外延部(260),所述第二外延部(260)的上部胶接有第二密封条(270),所述第二罩板(220)的内侧胶接有第二密封半环(280),所述第一外延部(230)和所述第二外延部(260)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第二罩板(220)的下部设置有下凹部(221),所述下凹部(221)的下部连接有导油管(222);/n存储组件(300),所述存储组件(300)包括集料箱(310)、液位计(320)和回液泵(330),所述集料箱(310)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10)的上部,所述集料箱(310)的上部连接有软管(340),所述软管(340)与所述导油管(222)的出油端相连,所述液位计(320)安装于所述集料箱(310)的侧部,所述回液泵(330)安装于所述集料箱(310)的侧部,所述回液泵(330)的出液端与所述罐体(120)的上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罐组件(100),所述油罐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10)、罐体(120)和出油管(130),所述罐体(120)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10)的上部,所述出油管(130)连接于所述罐体(120)的下部,所述出油管(130)的中部安装有阀门(140);
连接组件(200),所述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罩板(210)和第二罩板(220),所述第一罩板(210)套设在所述出油管(130)的上部外侧,所述第一罩板(2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外延部(230),所述第一外延部(230)的下部胶接有第一密封条(240),所述第一罩板(210)的内侧胶接有第一密封半环(250),所述第二罩板(220)套设在所述出油管(130)的下部外侧,所述第二罩板(22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外延部(260),所述第二外延部(260)的上部胶接有第二密封条(270),所述第二罩板(220)的内侧胶接有第二密封半环(280),所述第一外延部(230)和所述第二外延部(260)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第二罩板(220)的下部设置有下凹部(221),所述下凹部(221)的下部连接有导油管(222);
存储组件(300),所述存储组件(300)包括集料箱(310)、液位计(320)和回液泵(330),所述集料箱(310)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10)的上部,所述集料箱(310)的上部连接有软管(340),所述软管(340)与所述导油管(222)的出油端相连,所述液位计(320)安装于所述集料箱(310)的侧部,所述回液泵(330)安装于所述集料箱(310)的侧部,所述回液泵(330)的出液端与所述罐体(120)的上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20)的下部呈漏斗形设置,所述罐体(120)的上部连接有补油管(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油罐的泄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0)包括支撑座(111)、脚座(112)和支撑柱(113),所述脚座(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健山程山志峰程鹏李宁孙秀敏刘佰承高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航亿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