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岩智专利>正文

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9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包括送膜箱壳体,在送膜箱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在中部设置有毛辊和针辊机构,在毛辊和针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在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的右侧设置有摆杆机构,然后在设置改向辊改变热收缩的传输方向,整体结构简单,传输速度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
本技术涉及书刊包装设备
,具体是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
技术介绍
在印刷厂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书本需经塑封后运送到各地发行,把一定数量的单本书本按指定规格进行塑封,使书本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还方便于统计书本的数量。长期以来,印刷厂中的书本塑封多采用低速塑封的方式,生产效率低,外观质量不佳。近年市场有一些塑封机出现,大多是采用机械式包书或机械气动结合式塑封,工作噪音大,耗电量大,结构复杂维修不便且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机械式塑封机不能很好适应书刊规格和塑封尺寸的变化;当改变塑封规格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更换一些零部件,这样就降低了设备生产效率,同时要求印刷厂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增加了开支。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机器工作噪音大,长期工作有害于工人身体健康。为了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同时使塑封设备方便使用及维修,研制工作可靠、性能良好、生产率高的书本塑封机,提高生产效率和塑封质量,已经成为印后加工自动化生产的迫切需要。送膜机构作为整个塑封生产线的第一个环节,其运行的速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运行速度快的塑封机用送膜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包括送膜箱壳体(1),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在该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之间设置有毛辊(20),在所述毛辊(20)的外侧设置有针辊机构(21),该针辊机构(21)中的针辊与所述毛辊(20)接触配合;在所述毛辊(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其中第一胶辊(13)的输入轴与送膜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胶辊(8)通过第一拉簧(22)与所述第一胶辊(13)紧贴;在所述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的右侧设置有摆杆机构(3),在该摆杆机构(3)上相对设置有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在该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的左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改向轮(6)和第六改向轮(5);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左边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改向轮(7),该第七改向轮(7)与所述第六改向轮(5)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七改向轮(7)的下方设置有第八改向轮(9);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左侧方向设置有支撑板(12),在该支撑板(12)上相对设置有第九改向轮(10)和第十改向轮(11),且所述第九改向轮(10)和第十改向轮(11)与所述第八改向轮(9)相对设置。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作为优化,所述针辊机构(21)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101),在第一安装座(2101)的下端滚动安装有针辊(2102),在所述第一安装座(2101)的上端铰接有第二安装座(2103),该第二安装座(2103)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上,在所述第一安装座(2101)和第二安装座(2103)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簧(2104)。第二拉簧(2104)的设置可保持针辊(2102)与塑封膜的压力平衡,保证针辊(2102)在不破坏塑封膜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起到放气的目的,避免气泡的产生。作为优化,所述摆杆机构(3)设置有摆杆(301),该摆杆(30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上,且在摆杆(301)的铰接端与第三拉簧(4)连接,所述摆杆(30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在摆杆(301)重力和第三拉簧(4)的共同作用下,使塑封膜保持张力,并且能根据实际需求自适应张力。作为优化,在所述第一胶辊(13)和所述摆杆机构(3)之间设置有手柄(23)。在所述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杆(26),且该限位杆(26)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的端部。使用中将膜卷放置在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上,限位杆(26)的设置可放置膜卷移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机构结构紧凑,实现了塑封膜的转向,体积小,成本低;摆杆机构(3)的设置,既保证了塑封膜的张力输送,也可作为电机启动的检测机构,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毛辊(20)和针辊(2102)的设置,在实现张力传输的同时,对覆膜刺孔,减少气泡的产生,提高塑封品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包括送膜箱壳体1,在送膜箱壳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在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杆26,且该限位杆26分别靠近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的端部,在第一支撑辊17的左边设置有第十一改向轮16;在送膜箱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在该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之间设置有毛辊20,在毛辊20的外侧设置有针辊机构21,该针辊机构21中的针辊与毛辊20接触配合,其中针辊机构21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101,在第一安装座2101的下端滚动安装有针辊2102,在第一安装座2101的上端铰接有第二安装座2103,该第二安装座2103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送膜箱壳体1上,在第一安装座2101和第二安装座2103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簧2104;在毛辊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其中第一胶辊13的输入轴与送膜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胶辊8通过第一拉簧22与所述第一胶辊13紧贴;在所述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的右侧设置有摆杆机构3,在该摆杆机构3上相对设置有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在该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的左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改向轮6和第六改向轮5,其中摆杆机构3设置有摆杆301,该摆杆301的一端铰接在送膜箱壳体1上,且在摆杆301的铰接端与第三拉簧4连接,所述摆杆30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在第一胶辊13和摆杆机构3之间设置有手柄23;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左边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改向轮7,该第七改向轮7与第六改向轮5相对设置,在第七改向轮7的下方设置有第八改向轮9;在送膜箱壳体1左侧方向设置有支撑板12,在该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包括送膜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在该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之间设置有毛辊(20),在所述毛辊(20)的外侧设置有针辊机构(21),该针辊机构(21)中的针辊与所述毛辊(20)接触配合;/n在所述毛辊(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其中第一胶辊(13)的输入轴与送膜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胶辊(8)通过第一拉簧(22)与所述第一胶辊(13)紧贴;/n在所述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的右侧设置有摆杆机构(3),在该摆杆机构(3)上相对设置有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在该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的左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改向轮(6)和第六改向轮(5);/n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左边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改向轮(7),该第七改向轮(7)与所述第六改向轮(5)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七改向轮(7)的下方设置有第八改向轮(9);/n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左侧方向设置有支撑板(12),在该支撑板(12)上相对设置有第九改向轮(10)和第十改向轮(11),且所述第九改向轮(10)和第十改向轮(11)与所述第八改向轮(9)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封机用送膜机构,包括送膜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辊(17)和第二支撑辊(18),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在该第一改向辊(14)和第二改向辊(15)之间设置有毛辊(20),在所述毛辊(20)的外侧设置有针辊机构(21),该针辊机构(21)中的针辊与所述毛辊(20)接触配合;
在所述毛辊(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其中第一胶辊(13)的输入轴与送膜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胶辊(8)通过第一拉簧(22)与所述第一胶辊(13)紧贴;
在所述第一胶辊(13)和第二胶辊(8)的右侧设置有摆杆机构(3),在该摆杆机构(3)上相对设置有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在该第三改向轮(24)和第四改向轮(25)的左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改向轮(6)和第六改向轮(5);
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左边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改向轮(7),该第七改向轮(7)与所述第六改向轮(5)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七改向轮(7)的下方设置有第八改向轮(9);
在所述送膜箱壳体(1)左侧方向设置有支撑板(12),在该支撑板(12)上相对设置有第九改向轮(10)和第十改向轮(11),且所述第九改向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智
申请(专利权)人:张岩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