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5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该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车架纵梁、三个车架横梁、以及车架加固组件;每个车架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车架纵梁上;车架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连接件、第二加固连接件、以及第三加固连接件;第一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纵梁上;第二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横梁上;第三加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车架加固组件实现对车架强度的增强,以能支撑驱动电机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纯电动新能源物流车型都是由原来的燃油车改制而来,这类燃油车型驱动方式绝大多数是中置后驱。如改制后的新能源车型的驱动方式和原燃油车一致,则可以借用原燃油车的发动机安装方式;如改制后的新能源车型的驱动方式为后置后驱,则需要重新布置驱动电机的安装悬置点。为了便于新能源的各个零部件在整车的布置,现在大多数厂家都选择后置后驱的方案,然而现有的原燃油车的尾部车架强度不足以支撑驱动电机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原燃油车的尾部车架强度不足以支撑驱动电机安装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车架纵梁、三个车架横梁、以及车架加固组件;每个车架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车架纵梁上;所述车架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连接件、第二加固连接件、以及第三加固连接件;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纵梁上;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横梁上;所述第三加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固定连接。可选地,安装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的车架纵梁为凹槽形,安装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的车架纵梁记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背离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呈中空无盖的盒子状,盒子的两侧壁紧贴车架纵梁的槽壁。可选地,所述盒子的两侧壁中其中一侧壁及其对应的槽壁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可选地,安装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的车架横梁为凹槽形,安装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的车架横梁记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向背离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凹槽背部配合的L形的第二板以及垂直固定在L形的第二板上的第二凹槽形板,所述第二凹槽形板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翼。可选地,所述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均为凹槽形,所述第三加固连接件包括第三固定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的凹槽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向背离凹槽开口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三固定部为一根车架纵梁,其为凹槽形,将第三固定部记为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三凹槽背部配合的L形的第三板以及垂直固定在L形的第三板上的第三凹槽形板,所述第三凹槽形板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翼。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纵梁上;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横梁上;所述第三加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三加固连接件均是采用Q235钢材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该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车架纵梁、三个车架横梁、以及车架加固组件;每个车架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车架纵梁上;车架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连接件、第二加固连接件、以及第三加固连接件;第一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纵梁上;第二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横梁上;第三加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车架加固组件实现对车架强度的增强,以能支撑驱动电机的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2均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的立体图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加固连接件的示意图;车架纵梁11、三个车架横梁12、第二加固连接件132、第三加固连接件133、第一固定部1311、第一连接部1312、第二固定部1321、第二连接部1322、第二板13221、第二凹槽形板13222、第二支撑翼13223、第三固定部1331、第三连接部1332、第三板13321、第三凹槽形板13322、第三支撑翼133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将提供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参见图1、图2、图3、图4,该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车架纵梁11、三个车架横梁12、以及车架加固组件;每个车架横梁12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车架纵梁11上;车架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连接件、第二加固连接件132、以及第三加固连接件133;第一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纵梁11上;第二加固连接件132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横梁12上;第三加固连接件133的两端分别与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12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车架加固组件实现对车架强度的增强,以能支撑驱动电机的安装。可选地,安装第一加固连接件的车架纵梁11为凹槽形,安装第一加固连接件的车架纵梁11记为第一凹槽,第一加固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部1311和第一连接部1312,第一固定部1311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第一连接部1312向背离第一凹槽开口方向延伸。可选地,第一固定部1311呈中空无盖的盒子状,盒子的两侧壁紧贴车架纵梁11的槽壁;以进一步提升此处的强度。可选地,盒子的两侧壁中其中一侧壁及其对应的槽壁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便于装配时的便利性及维修拆卸的便利性。第一固定部1311和第一连接部1312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可选地,安装第二加固连接件132的车架横梁12为凹槽形,安装第二加固连接件132的车架横梁12记为第二凹槽,第二加固连接件132包括第二固定部1321和第二连接部1322,第二固定部1321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槽内,第二连接部1322向背离第二凹槽开口方向延伸。可选地,第二连接部1322包括与第二凹槽背部配合的L形的第二板13221以及垂直固定在L形的第二板13221上的第二凹槽形板13222,第二凹槽形板1322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翼13223。可选地,第二支撑翼13223是三角形,以提升稳固性。可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车架纵梁、三个车架横梁、以及车架加固组件;/n每个车架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车架纵梁上;/n所述车架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连接件、第二加固连接件、以及第三加固连接件;/n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纵梁上;/n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横梁上;/n所述第三加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车架纵梁、三个车架横梁、以及车架加固组件;
每个车架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车架纵梁上;
所述车架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连接件、第二加固连接件、以及第三加固连接件;
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纵梁上;
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一个车架横梁上;
所述第三加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另两个相邻的车架横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的车架纵梁为凹槽形,安装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的车架纵梁记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加固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背离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呈中空无盖的盒子状,盒子的两侧壁紧贴车架纵梁的槽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子的两侧壁中其中一侧壁及其对应的槽壁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加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的车架横梁为凹槽形,安装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的车架横梁记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加固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向背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林黄斯俊王详元楚龙江满小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