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3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包括车体空腔以及位于空腔内的底架主体,底架主体上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对称的竖直板,竖直板之间设置有位于底板上方的横板,横板与竖直板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竖直板顶部均设置有作用于横板的升降机构,横板上设置有气囊固定机构,竖直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板的支撑卡接组件,横板上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气囊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横板内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关阀门,上表面上设置有吹气机,吹气机与夹层之间设置有进气管以及位于进气管上的单向气体阀门,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夹层连通的气囊件,气囊件上设置有防护件;解决了现有客车供行李放置的空腔内无固定机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
本技术涉及客车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
技术介绍
客车通常用于长途运送旅客使用,不同于公交车,因此客车上设置有供行李放置的空腔,在客车行驶过程中若行李足够的情况下,行李可以装满空腔,若行李数量较少很容易在空腔内发生位移以及碰撞,从而使得行李发生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解决了现有客车供行李放置的空腔内无固定机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包括车体空腔以及位于空腔内的底架主体,底架主体上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对称的竖直板,竖直板之间设置有位于底板上方的横板,横板与竖直板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竖直板顶部均设置有作用于横板的升降机构,横板上设置有气囊固定机构,竖直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板的支撑卡接组件,横板上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气囊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横板内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关阀门,上表面上设置有吹气机,吹气机与夹层之间设置有进气管以及位于进气管上的单向气体阀门,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夹层连通的气囊件,气囊件上设置有防护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时,首先将行李放入车体内空腔的底板上,摆放完毕后启动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横板逐渐向下移动,同时启动吹气机,吹气机通过进气管向夹层送入气体,气体在夹层内短暂停留后分别进入不同的气囊件内,此时气囊件由于气体的进入开始充气变大,为了避免吹气机停止充气后气囊件内的气体回流,因此在进气管处设置有单向气体阀门,避免了夹层内的气体回流,随着横板的下降,气囊件逐渐与行李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行李发生晃动,小件行李可以放在大件行李之间,由于大件行李固定无法发生晃动,从而使得夹在大件之间的小件行李保持固定;需要件行李取出时,只需开启开关阀门使得气囊件泄气变小,同时再次启动升降机构使得横板远离行李即可。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位于横板两侧的滑轮,竖直板上均设置有供滑轮滑动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在升降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横板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因此底板的两侧设置有竖直板,同时为了避免横板在升降的过程中与两侧的竖直板之间摩擦力过大影响横板升降,因此在横板的两侧设置有滑轮,竖直板上均设置有滑槽,滑轮沿滑槽进行定向的上下移动即可。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位于空腔顶部对称的定滑轮,位于横板两侧的竖直板上均设置有电动机以及位于电动机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绕过定滑轮与横板连接的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升降机构,电动机开始带动转轴进行转动,随着转轴的转动可以控制拉绳的下放,拉绳绕过位于空腔顶部的定滑轮与横板接触,因此实现了横板的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支撑卡接组件包括位于竖直板上的若干卡槽,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斜杆,斜杆与横板之间为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行李固定完毕,为了避免在行驶的过程中横板发生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气囊件远离行李,因此在横板与两侧的竖直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卡接组件,需要对横板进行固定时,只需转动横板上的斜杆,斜杆的一端插入竖直板上的卡槽即可。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防护件为材质为芳纶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纤维是一种高强度合成纤维,具有耐磨性和防刺性,通常应用于防刺衣和防刺手套上,可以有效保护气囊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需要对行李物品进行固定时,首先将行李放入车体内空腔的底板上,摆放完毕后启动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横板逐渐向下移动,同时启动吹气机,吹气机通过进气管向夹层送入气体,气体在夹层内短暂停留后分别进入不同的气囊件内,此时气囊件由于气体的进入开始充气变大,为了避免吹气机停止充气后气囊件内的气体回流,因此在进气管处设置有单向气体阀门,避免了夹层内的气体回流,随着横板的下降,气囊件逐渐与行李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行李发生晃动,小件行李可以放在大件行李之间,由于大件行李固定无法发生晃动,从而使得夹在大件之间的小件行李保持固定;需要件行李取出时,只需开启开关阀门使得气囊件泄气变小,同时再次启动升降机构使得横板远离行李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卡槽和滑槽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110、底板;111、行李;112、防护件;113、气囊件;114、竖直板;115、电动机;116、转轴;117、拉绳;118、定滑轮;119、空腔;210、进气管;211、吹气机;212、单向气体阀门;213、横板;214、开关阀门;215、下表面;216、上表面;217、卡槽;218、斜杆;219、滑轮;310、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所指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参照图1和图2,在车体的空腔119内设置有底架主体,底架主体上包括底板110以及位于底板110两侧对称的竖直板114,竖直板114之间设置有位于底板110上方的横板213,横板213与竖直板114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竖直板114顶部均设置有作用于横板213的升降机构,横板213上设置有气囊固定机构,竖直板114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板213的支撑卡接组件,横板213上包括上表面216和下表面215;气囊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横板213内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关阀门214,上表面216上设置有吹气机211,吹气机211与夹层之间设置有进气管210以及位于进气管210上的单向气体阀门212,下表面215上设置有若干与夹层连通的气囊件113,气囊件113上设置有防护件112。需要对行李111物品进行固定时,首先将行李111放入车体内空腔119的底板110上,摆放完毕后启动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横板213逐渐向下移动,同时启动吹气机211,吹气机211通过进气管210向夹层送入气体,气体在夹层内短暂停留后分别进入不同的气囊件113内,此时气囊件113由于气体的进入开始充气变大,为了避免吹气机211停止充气后气囊件113内的气体回流,因此在进气管210处设置有单向气体阀门212,避免了夹层内的气体回流,随着横板213的下降,气囊件113逐渐与行李111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行李111发生晃动,小件行李111可以放在大件行李111之间,由于大件行李111固定无法发生晃动,从而使得夹在大件之间的小件行李111保持固定;需要件行李111取出时,只需开启开关阀门214使得气囊件113泄气变小,同时再次启动升降机构使得横板213远离行李111即可。升降机构包括位于空腔119顶部对称的定滑轮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包括车体空腔(119)以及位于空腔(119)内的底架主体,其特征是:底架主体上包括底板(110)以及位于底板(110)两侧对称的竖直板(114),竖直板(114)之间设置有位于底板(110)上方的横板(213),横板(213)与竖直板(114)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竖直板(114)顶部均设置有作用于横板(213)的升降机构,横板(213)上设置有气囊固定机构,竖直板(114)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板(213)的支撑卡接组件,横板(213)上包括上表面(216)和下表面(215);气囊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横板(213)内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关阀门(214),上表面(216)上设置有吹气机(211),吹气机(211)与夹层之间设置有进气管(210)以及位于进气管(210)上的单向气体阀门(212),下表面(215)上设置有若干与夹层连通的气囊件(113),气囊件(113)上设置有防护件(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全承载式货物固定桁架,包括车体空腔(119)以及位于空腔(119)内的底架主体,其特征是:底架主体上包括底板(110)以及位于底板(110)两侧对称的竖直板(114),竖直板(114)之间设置有位于底板(110)上方的横板(213),横板(213)与竖直板(114)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竖直板(114)顶部均设置有作用于横板(213)的升降机构,横板(213)上设置有气囊固定机构,竖直板(114)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板(213)的支撑卡接组件,横板(213)上包括上表面(216)和下表面(215);气囊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横板(213)内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关阀门(214),上表面(216)上设置有吹气机(211),吹气机(211)与夹层之间设置有进气管(210)以及位于进气管(210)上的单向气体阀门(212),下表面(215)上设置有若干与夹层连通的气囊件(113),气囊件(113)上设置有防护件(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华王欣李宗鹏程雪飞苏智敏张放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