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2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活体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包括运输车,运输车设有后车厢门,后车厢门为后翻式车厢门,所述后车厢门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运输车的车厢左右侧壁上设有横向通风孔,车厢上部为拱架,拱架上覆盖有透明玻璃;所述车厢内由两列竖杆将车厢空间分隔为三部分区域;所述竖杆上端焊接有横杆,横杆焊接在车厢侧壁上;相邻竖杆之间均设有连接杆;所述隔离区的车厢底面铺设有防滑橡胶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运输驴车辆,可以防雨淋,防滑,采光和透气性好,可以将不同年龄的驴进行分区,避免拥挤,有效的降低了运输应激综合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牲畜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异地育肥、异地繁育”已成为中国毛驴产业的一种主要模式,因此育肥驴、繁殖母驴的长短途运输也日益增多,而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应激综合症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运输应激综合症会导致驴的机体免疫力低下、疾病混合感染和死亡等问题,能够显著影响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免疫水平,降低肉品质,甚至引起动物的疾病和死亡。运输应激综合症和很多因素有关,运输车辆作为运输的载体,运输车辆内的环境与运输应激综合症有直接关系,比如防雨淋、采光好、防滑、合理组群等都可以有效降低运输应激综合症,但目前国内运输驴所用的车辆多为普通运输车辆,不能有效降低运输应激综合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包括运输车,运输车设有后车厢门,后车厢门为后翻式车厢门,所述后车厢门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运输车的车厢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横向通风孔,两侧横向通风孔具有高度差,车厢上部为拱架,拱架与车厢焊接在一起,拱架上覆盖有篷布;所述车厢内由两列竖杆将车厢空间分隔为三部分区域,中间为过道区,两侧为隔离区;所述竖杆焊接在车厢底部,竖杆上端焊接有横杆,横杆焊接在车厢侧壁上;相邻竖杆之间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在一竖杆上,连接杆另一端活动固定在另一竖杆上;所述隔离区的车厢底面铺设有防滑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两侧横向通风孔高度差为0.2m。进一步的,所述两侧横向通风孔中相对低的横向通风孔距离车厢底部距离为1.8m。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条。进一步的,所述竖杆之间的间距为0.8-1.5米。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高度不低于1.2米。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另一端活动固定在另一竖杆上的具体结构为:在竖杆上设有栓孔,连接杆对应栓孔设有连接孔,连接杆和竖杆之间通过插入连接孔和栓孔的固定栓活动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运输驴车辆,可以防雨淋,采光和透气性均好,防滑橡胶垫具有防滑效果,还可以将不同年龄的驴进行分区,合理组群,将每一头驴隔离开,避免拥挤,设置的过道区方便人对每头驴随时进行观测,有效的降低了运输应激综合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明车厢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运输车,2后车厢门,3防滑条,4车厢,5横向通风孔,6拱架,7篷布,8竖杆,9过道区,10隔离区,11横杆,12连接杆,13防滑橡胶垫,14固定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改装运输驴车辆,包括现有的运输车1,运输车1后车厢门2为后翻式车厢门,后车厢门2可以向下翻转并且翻转后形成一斜坡,利于上货,这样的运输车1有许多,这里不做特殊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在后车厢门2的内表面上做了许多防滑结构,防滑结构有很多种,本实施例用防滑条3做防滑结构,在后车厢门2的内表面上做了若干道平行的防滑条3,这样在驴进行进入车厢4内时,可以沿着翻转下的后车厢门2自行上去,并且不容易下滑滑倒,省去了吊装装置或其它上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厢4左右侧壁均设有横向通风孔5,且两侧的横向通风孔5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即两侧横向通风孔5不对流。优选的,两侧横向通风孔5之间高度差为0.2m,且相对位置低的那个横向通风孔5距离车厢4底部距离为1.8m。设置的横向通风孔5既有很好的透气效果,又避免产生直接对流式横风,又可以起到透光的效果,保证了车厢4内的空气流通和采光要求。本专利技术车厢4上部为拱架6,拱架6与车厢4焊接在一起,拱架6上安装篷布7,篷布7固定在拱架6上,拱架6和篷布7一起作为车厢4的车厢顶,这样设计的车厢顶既可以防雨淋、日晒又具有在很好的采光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车厢4内空间由两列竖杆8分隔成了三部分区域,两列竖杆8之间即中间区域为过道区9,两侧为隔离区10,如附图2所示,过道区9便于人进入查看每一头驴的状况并进行喂水。所述竖杆8焊接在车厢4底部,竖杆8上端焊接有横杆11,横杆11焊接在车厢4的侧壁上。横杆11将隔离区10又分成了一个个小空间,用于将每头驴分开,避免相互拥挤。两侧的隔离区10还可以将不同年龄阶段的驴分隔两边,比如成年驴在一侧隔离区10,驴驹在另一侧隔离区10。将不同年龄阶段的驴分隔开可以有效降低运输应激综合症。上述隔离区10的车厢4底面还铺设有防滑橡胶垫13,防滑橡胶垫13起到防滑的效果。在相邻的竖杆8之间均设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起到封锁每个小空间的效果。连接杆12一端铰接在一竖杆8上,连接杆12可以绕铰接点向上转动,连接杆12另一端活动固定在相邻的另一竖杆8上,本实施例中介绍其中一种具体结构,但不限于此,现有的锁定结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在竖杆8上设有栓孔,连接杆12对应栓孔设有连接孔,一固定栓14插入连接孔和栓孔内将连接杆12和竖杆8活动连接在一起。优选的,上述竖杆8之间的间距在0.8-1.5米之间为佳;竖杆8的高度不低于1.2米。本专利技术的运输驴车辆,先打开后车厢门2,赶驴依次上到后车厢门2进入车厢4内,然后将驴分别赶入每个小空间内,进入后,将连接杆12固定在竖杆8上进行封锁,最后将后车厢门2翻转关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包括运输车(1),运输车(1)设有后车厢门(2),后车厢门(2)为后翻式车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门(2)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运输车(1)的车厢(4)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横向通风孔(5),两侧横向通风孔(5)具有高度差,车厢(4)上部为拱架(6),拱架(6)与车厢(4)焊接在一起,拱架(6)上覆盖有篷布(7);所述车厢(4)内由两列竖杆(8)将车厢(4)空间分隔为三部分区域,中间为过道区(9),两侧为隔离区(10);所述竖杆(8)焊接在车厢(4)底部,竖杆(8)上端焊接有横杆(11),横杆(11)焊接在车厢(4)侧壁上;相邻竖杆(8)之间均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一端铰接在一竖杆(8)上,连接杆(12)另一端活动固定在另一竖杆(8)上;所述隔离区(10)的车厢(4)底面铺设有防滑橡胶垫(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装运输驴车辆,包括运输车(1),运输车(1)设有后车厢门(2),后车厢门(2)为后翻式车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门(2)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运输车(1)的车厢(4)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横向通风孔(5),两侧横向通风孔(5)具有高度差,车厢(4)上部为拱架(6),拱架(6)与车厢(4)焊接在一起,拱架(6)上覆盖有篷布(7);所述车厢(4)内由两列竖杆(8)将车厢(4)空间分隔为三部分区域,中间为过道区(9),两侧为隔离区(10);所述竖杆(8)焊接在车厢(4)底部,竖杆(8)上端焊接有横杆(11),横杆(11)焊接在车厢(4)侧壁上;相邻竖杆(8)之间均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一端铰接在一竖杆(8)上,连接杆(12)另一端活动固定在另一竖杆(8)上;所述隔离区(10)的车厢(4)底面铺设有防滑橡胶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装运输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桂苗高维平张志平嵇传良冯培祥王涛刘海兵刘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