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042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通过设置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套充电设备,并由控制器根据当前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充电状况而自行判断推荐采用有线充电方式还是无线充电方式,并发出相应的指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来选择相适用的充电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充电系统智能化水平和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的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按照充电方案,目前现有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针对直流充电的方式目前主要通过大功率充电桩来实现快速充电。而针对交流充电的方式目前可以采用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案,有线充电是指通过充电电缆将交流电源与车载充电机连接而进行交流电压输入充电的方式;无线充电方案是指通过地面的无线信号发射端发射无线充电电磁波,车载的无线信号接收端可基于充电电磁波生成交流充电电压的方式,然而如果无线信号发射端与无线信号接收端没有实现较好的对准,则充电效率就会较低,偏差较大的甚至无法实现充电。但是,目前市面上针对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设备要么只能采用有线充电,要么只能采用无线充电,充电方案非常单一,可选择性低。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针对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单一,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而为用户进行智能化推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针对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单一,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而为用户进行智能化推荐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应用于一交通工具,包括:充电电压输出端,用以输出充电电压;指示装置;有线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通过线缆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转化为充电电压;无线充电接收设备,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转化为充电电压;控制器,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连接,用以检测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充电状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装置发出指示信息以建议用户采用所述有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选地,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交流输入整流模块,用以将输入的交流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并输出;所述有线充电设备,与所述交流输入整流模块连接,用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直流电压转化为充电电压。可选地,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充电枪,包括充电电缆,用以连接交流供电电源,以向所述交流输入整流模块输入所述交流电压。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充电效率低于预设效率值时,确定所述充电状况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检测得到通过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为预定电源充满电量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的结果后,确定所述充电状况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可选地,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蓄电池,与所述有线充电设备及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连接,用以储蓄所述充电电压。可选地,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第一无线信号发射设备,与所述交流输入整流模块连接,用以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直流电压生成并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放哪可以通过设置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套充电设备,并由控制器根据当前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充电状况而自行判断推荐采用有线充电方式还是无线充电方式,并发出相应的指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来选择相适用的充电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充电系统智能化水平和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系统还设置了交流输入整流模块,配合包括充电电缆的充电枪,可以连接较长距离范围内的交流供电电源。因此还具有提高充电系统的适用性和使用便利性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设备还增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配合使用的无线信号发射设备,由此达到只要有交流电源设置的地方即可实现采用无线方式进行充电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系统还具有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利用率和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针对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单一,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而为用户进行智能化推荐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通过设置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套充电设备,并由控制器根据当前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充电状况而自行判断推荐采用有线充电方式还是无线充电方式,并发出相应的指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来选择相适用的充电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充电系统智能化水平和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智能化充电系统,应用于一交通工具,包括:充电电压输出端101,用以输出充电电压;指示装置102;有线充电设备103,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通过线缆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转化为充电电压;无线充电接收设备104,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转化为充电电压;控制器105,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连接,用以检测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充电状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装置发出指示信息以建议用户采用所述有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系统中包括两套充电系统,一套为采用有线方式进行充电电压输入的有线充电设备,另一套为适用于采用无线方式进行充电电压输入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当所述交通工具处于恰当位置,使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能够接收到较强的第一无线信号时,即可采用无线方式进行充电。当然,所述充电系统中还可增设电量储存单元,从而可在上述两套系统的充电过程中储蓄所充电量。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量储存单元为与所述有线充电设备及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连接的蓄电池。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无线充电系统中通常都会包括一个发射装置(包括:初级线圈、能量发送装置、微波发射装置)以及对应的接收装置(包括:次级线圈、能量接收装置、微波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可以通过其产生的电磁场、匹配电磁频率、无线电波能量等,基于各种电场效应或能量传递效应而在接收装置中产生相应的充电电压。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接收设备即对应于上述各种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装置。进一步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即是对上述电磁场、匹配电磁频率、无线电波能量等由发射装置发出的用以与接收装置相互作用产生充电电压的各类能量及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应用于一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电电压输出端,用以输出充电电压;/n指示装置;/n有线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通过线缆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转化为充电电压;/n无线充电接收设备,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转化为充电电压;/n控制器,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连接,用以检测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充电状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装置发出指示信息以建议用户采用所述有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充电系统,应用于一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电压输出端,用以输出充电电压;
指示装置;
有线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通过线缆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转化为充电电压;
无线充电接收设备,与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端连接,用以将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转化为充电电压;
控制器,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连接,用以检测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充电状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指示装置发出指示信息以建议用户采用所述有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
交流输入整流模块,用以将输入的交流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并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设备,与所述交流输入整流模块连接,用以将接收到的所述直流电压转化为充电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仁彬李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华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