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汽车仪表盘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1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汽车仪表盘及汽车,屏盖组件包括盖板、设置于盖板背面侧的显示部件和安装架,盖板包括玻璃板,玻璃板在第二区域的结构背面贴合设置有黑色油墨层,玻璃板为透光率40%至50%的黑色玻璃,显示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以及与至少一个显示屏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背光源,显示屏的显示面与盖板的背面贴合设置,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代步交通工具发展进入快车道,并向高端、节能、低碳排放、功能齐全、驾驶简单方便等方向发展,汽车仪表盘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信息的重要部件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更好地实现车辆信息的专业化、全面化、准确清晰的显示。目前,现有的汽车仪表盘中,形成盖板的玻璃板为透明玻璃,在透明玻璃的非显示区域的背面印刷油墨层,而与仪表盘的显示屏对应的显示区域的背面不印刷油墨层,实现一体黑效果的方式是尽可能地使非显示区域的油墨层的色差值与汽车仪表盘息屏时显示区域的色差值相近,但受油墨层材料的限制,两个区域的色差值难以做到非常接近,导致汽车仪表盘在息屏状态时的显示不够黑,或者仅仅局部够黑,一体黑的效果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拉低了汽车仪表盘的档次,甚至拉低了整个汽车的档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汽车仪表盘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体黑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包括盖板、设置于所述盖板背面侧的显示部件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显示部件的容置槽,所述显示部件位于所述安装架的正面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盖板包括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区域及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所述玻璃板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结构背面贴合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玻璃板为透光率40%至50%的黑色玻璃,所述显示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屏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背光源,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与所述盖板的背面贴合设置,所述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2至30000cd/m2。优选地,所述显示部件包括仪表端显示部分和中控端显示部分,所述安装架为一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的第二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连接部,所述盖板覆盖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和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优选地,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的显示屏包括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的背光源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背面的第一背光源,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正面设置有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的正面通过第一胶膜与所述盖板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正面通过第二胶膜与所述触控面板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一背光源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优选地,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的显示屏包括第二彩色液晶显示屏和段码屏,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的背光源包括与所述第二彩色液晶显示屏对应的第二背光源以及与所述段码屏对应的第四背光源,所述段码屏包括显示区域和透射区域,所述显示区域的背面粘贴有彩色胶片,所述透射区域的背面通过第三胶膜与所述第二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全贴合连接,所述段码屏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静电玻璃,所述段码屏的正面通过第四胶膜与所述第一静电玻璃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一静电玻璃的正面通过第五胶膜与所述盖板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导光孔,所述第四背光源与所述导光孔位置对应,所述第四背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导光孔发射至所述段码屏;所述盖板、所述触控面板、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静电玻璃、所述段码屏、所述彩色胶片、所述第二彩色液晶显示屏相互粘接形成的组件通过胶水整体粘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背光源包括第二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发光条。优选地,所述第二发光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的显示屏包括第三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的背光源包括与所述第三彩色液晶显示屏对应的第三背光源,所述第三彩色液晶显示屏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静电玻璃,所述第三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正面通过第四胶膜与所述第二静电玻璃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二静电玻璃的正面通过第五胶膜与所述盖板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三背光源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盖板、所述触控面板、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二静电玻璃、所述第三彩色液晶显示屏相互粘接形成的组件通过胶水整体粘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三背光源包括第三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光板的至少一侧的第三发光条。优选地,所述第三发光条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光板的相对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呈长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成钝角设置,所述盖板呈与所述安装架适配的弯折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该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中,由于设置了较低透光率的黑色玻璃,以及与之匹配的背光源,从而既可以更好地保证当设置有该屏盖组件的汽车仪表盘处于息屏状态时呈现一体黑效果;又可以更好地保证该汽车仪表盘在显示状态时的正常显示,便于用户的使用,进而保证驾驶员的安全。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如上所述的屏盖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盘,由于该汽车仪表盘具有上述的屏盖组件,因此具有与上述屏盖组件相同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仪表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由于具有上述的汽车仪表盘,因此具有与上述汽车仪表盘相同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盘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盘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盘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安装架从背面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安装架从背面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11、防爆膜;12、玻璃板;2、显示部件;21、中控端显示部分;211、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212、第一背光源;213、触控面板;22、仪表端显示部分;221、第三彩色液晶显示屏;222、第三背光源;223、第二静电玻璃;3、安装架;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连接部;34、导热件过孔,4、电路板;41、中控端电路板;42、仪表端电路板;5、金属壳;6、背壳;7、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设置于所述盖板(1)背面侧的显示部件(2)和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显示部件(2)的容置槽,所述显示部件(2)位于所述安装架(3)的正面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盖板(1)包括玻璃板(12),所述玻璃板(12)包括与所述显示部件(2)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区域及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所述玻璃板(12)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结构背面贴合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玻璃板(12)为透光率40%至50%的黑色玻璃,所述显示部件(2)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屏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背光源,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与所述盖板(1)的背面贴合设置,所述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屏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设置于所述盖板(1)背面侧的显示部件(2)和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显示部件(2)的容置槽,所述显示部件(2)位于所述安装架(3)的正面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盖板(1)包括玻璃板(12),所述玻璃板(12)包括与所述显示部件(2)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区域及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所述玻璃板(12)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结构背面贴合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玻璃板(12)为透光率40%至50%的黑色玻璃,所述显示部件(2)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屏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背光源,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与所述盖板(1)的背面贴合设置,所述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2至30000cd/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2)包括仪表端显示部分(22)和中控端显示部分(21),所述安装架(3)为一体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21)的第一安装部(31)、用于安装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22)的第二安装部(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3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2)的连接部(33),所述盖板(1)覆盖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22)和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21)的显示屏包括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211),所述中控端显示部分(21)的背光源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211)背面的第一背光源(212),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211)的正面设置有触控面板(213),所述触控面板(213)的正面通过第一胶膜与所述盖板(1)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彩色液晶显示屏(211)的正面通过第二胶膜与所述触控面板(213)的背面全贴合连接,所述第一背光源(212)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的显示屏包括第二彩色液晶显示屏和段码屏,所述仪表端显示部分的背光源包括与所述第二彩色液晶显示屏对应的第二背光源以及与所述段码屏对应的第四背光源,所述段码屏包括显示区域和透射区域,所述显示区域的背面粘贴有彩色胶片,所述透射区域的背面通过第三胶膜与所述第二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全贴合连接,所述段码屏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新亮吕冬芳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