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1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包括轮胎体、轮辋轴,轮辋轴的两侧固定两圈定子环,两圈定子环中间通过滚子轴承安装转子齿轮圈,轮胎体被均分成至少12个气压缸,各气压缸沿轮胎体的圆周排列,其彼此相互独立且各气压缸内均安装有活塞组件与回位弹簧,活塞组件设置于气压缸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转子齿轮圈外边缘设置有棘轮齿,当轮胎体受力挤压时,活塞组件与棘轮齿的斜面匹配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个气压缸作为馈能机构组成部件,有效解决了扎胎导致的内部气压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保障汽车在行驶中,即使遇到扎胎等情况导致轮胎漏气,汽车仍能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
技术介绍
伴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其所引领的高效,节能,无污染等理念,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模式。如果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无用功,便可以充分使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考虑到汽车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形变经常被忽略,如果合理回收,加以改进,所产生的电能,能够给蓄电池补充,实现无用功的回收利用。随着汽车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联系日益紧密,汽车行驶安全与否便尤为突出,汽车轮胎是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它更是汽车运行安全的关键所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扎胎,过减速带等,导致轮胎内部气压出现问题,造成爆胎等现象,危害驾驶员及乘客安全。目前市面上的真空胎,因内部一体,无法有效地规避爆胎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通过多个气压缸的设计,其作为馈能机构组成部件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扎胎导致的内部气压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保障汽车在行驶中,即使遇到扎胎等情况导致轮胎漏气,汽车仍能正常行驶。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包括轮胎体、轮辋轴,所述轮辋轴的两侧固定两圈定子环,所述两圈定子环中间通过滚子轴承安装转子齿轮圈,所述轮胎体被均分成至少12个气压缸,各所述气压缸沿所述轮胎体的圆周排列,其彼此相互独立且各所述气压缸内均安装有活塞组件与回位弹簧,所述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气压缸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所述转子齿轮圈外边缘设置有棘轮齿,当所述轮胎体受力挤压时,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棘轮齿的斜面匹配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缸、活塞杆与推杆头;所述活塞缸设置于所述气压缸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活塞缸内滑动,所述活塞杆靠近圆心的一端固定所述推杆头,其另一端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气压缸底端。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缸上还设置有一对单向气动阀,其设置于所述气压缸靠近圆心的端部,且所述一对单向气动阀的排气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棘轮齿其中一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小于45度,所述推杆头与所述棘轮齿倾斜面对应的一侧面平行,当所述活塞杆推动所述推杆头向圆心方向移动时,所述推杆头倾斜面与所述棘轮齿倾斜面接触挤压。进一步地,所述棘轮齿顶端夹角为90至120度,且所述棘轮齿与所述推杆头接触的一侧斜面长度比另一侧斜面长度长。进一步地,所述棘轮齿顶端与所述推杆头顶端均设置弧形倒角。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齿轮圈上还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小孔,其上安装线圈绕组。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缸个数为12至24个。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缸个数为16个。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多个气压缸,且彼此相互独立,用于密封气体,与轮胎体胎内气压缸外部的空间,产生不同的压强,靠压力差推动活塞组件上下运动。转子齿轮圈为转子材料,外侧加工为棘轮齿,其工作过程中相对于定子环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2、本技术当气压缸与地面接触,缸内压强比轮胎体胎内的气压缸外部空间的压强大的时候,推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当气压缸与地面开始分离时,活塞杆由回位弹簧牵引着快速向下移动。回位弹簧安装在活塞杆下半段,在气压缸与地面开始接触,活塞杆推动推杆头与棘轮齿接触挤压时,回位弹簧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当推杆头与棘轮齿分离时,释放弹性势能,回归原位的同时,将活塞杆牵引着向下移动。3、本技术设置一对排气方向相反的单向气动阀,对于路面不平整,有减速带,坑洼,石头等影响因素,轮胎体形变量过大,打开其中一个单向气动阀,向胎内除气压缸的空间进行排气;当气压缸的压强超出预设阈值时,打开阀门进行减压,防止气压缸的压强过高导致气压缸损坏。当漏气时,可以通过单向气动阀密封为个体,不再参与工作,保证汽车正常运转。4、本技术设置棘轮齿与推杆头顶部均是弧形倒角,以提供较大的推动分力,又可以减少运动过程中齿间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胎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轮辋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汽车处于静止时轮胎显示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轮胎体工作气压缸挤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轮胎体在图4基础上继续转动的轮胎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轮胎体其中一个气压缸漏气的情况下轮胎体示意图。其中,1-轮胎体,2-气压缸,3-活塞缸,4-推杆头,5-活塞杆,6-棘轮齿,7-回位弹簧,8-小孔,9-转子齿轮圈,10-单向气动阀A,11-单向气动阀B,12-定子环,13-滚子轴承,14-弧形倒角,15-缺口,16-轮辋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爆馈能轮胎,包括轮胎体1,轮胎体1被均分成16个相互独立的气压缸2,轮胎体1被分为气压缸2内的气体还有轮胎体胎内气压缸2外部的气体。轮胎体1的外圆环壁即是各气压缸2的底部,而轮胎体胎内气压缸2外部的气体位于气压缸2与轮辋之间。本轮胎还包括轮辋轴,轮辋轴的两侧固定两圈定子环12,两圈定子环12中间通过滚子轴承13安装转子齿轮圈9,参见附图2。16个气压缸2沿轮胎体1的圆周排列,其彼此相互独立且各气压缸2内均安装有活塞组件与回位弹簧7,活塞组件设置于气压缸2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缸3、活塞杆5与推杆头4,活塞杆5可在活塞缸3内沿轮胎体的径向滑动,活塞杆5上安装推杆头4,转子齿轮圈9外边缘设置有棘轮齿6,所以,轮胎体胎内气压缸2外部的气体位于气压缸2与棘轮齿6之间。当轮胎体1受力挤压时,活塞组件的推杆头4与棘轮齿6的斜面匹配接触,推杆头4用来推动转子齿轮圈9上的棘轮齿6。回位弹簧7安装与活塞组件与气压缸2之间,即其一端固定于活塞杆5的底端,另一端固定于气压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包括轮胎体(1)、轮辋轴(16),所述轮辋轴(16)的两侧固定两圈定子环(12),所述两圈定子环(12)中间通过滚子轴承(13)安装转子齿轮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体(1)被均分成至少12个气压缸(2),各所述气压缸(2)沿所述轮胎体(1)的圆周排列,其彼此相互独立且各所述气压缸(2)内均安装有活塞组件与回位弹簧(7),所述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气压缸(2)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所述转子齿轮圈(9)外边缘设置有棘轮齿(6),当所述轮胎体(1)受力挤压时,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棘轮齿(6)的斜面匹配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包括轮胎体(1)、轮辋轴(16),所述轮辋轴(16)的两侧固定两圈定子环(12),所述两圈定子环(12)中间通过滚子轴承(13)安装转子齿轮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体(1)被均分成至少12个气压缸(2),各所述气压缸(2)沿所述轮胎体(1)的圆周排列,其彼此相互独立且各所述气压缸(2)内均安装有活塞组件与回位弹簧(7),所述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气压缸(2)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所述转子齿轮圈(9)外边缘设置有棘轮齿(6),当所述轮胎体(1)受力挤压时,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棘轮齿(6)的斜面匹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缸(3)、活塞杆(5)与推杆头(4);所述活塞缸(3)设置于所述气压缸(2)面向圆心一侧的端部,所述活塞杆(5)位于所述活塞缸(3)内沿轮胎体(1)径向滑动,所述活塞杆(5)靠近圆心的一端固定所述推杆头(4),其另一端设置有回位弹簧(7),所述回位弹簧(7)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气压缸(2)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爆馈能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缸(2)上还设置有一对单向气动阀,其分别设置于所述气压缸(2)靠近圆心的端部,且所述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约戴建国朱建辉王程丁志鹏喻刚旭张佳琦王可怡付立辉鞠佳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