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震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震轮。
技术介绍
减震轮是一种一般用于工业的轮子,一般要求脚轮有良好的转动性能和受力性能。分为美式减震脚轮与欧式减震脚轮。主要特点有:减震轮结构设计合理,选用优异的耐冲击抗震弹簧,避免轮子在凹凸地面上工作时因受震动而损坏;采用大轨道直径珠盘,并且底板、上下珠盘经过碳氮共渗热处理,能够大大提高珠盘的硬性和韧性,令珠盘转动更加灵活轻松,极大提高受力性能;高科技聚氨酯包铁芯轮,具有防污、抗油、耐磨及高承载的特点。但目前市场上的避震轮的避震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震效果强的避震轮。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避震轮,包括:上轮座,所述上轮座的上端与移动装置固接;下轮座,所述下轮座通过基座与所述上轮座的承载座相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下轮座上;其中,所述上轮座与所述下轮座之间设有一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包括:上连接片,所述上连接片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承载座的下端;下连接片,所述下连接片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基座的第二沉孔内;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连接在所述上连接片与所述下连接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沉孔和一对凸耳,所述第一沉孔开设于所述基座的上端,且所述第一沉孔位于所述第二沉孔的一侧,一对凸耳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凸耳位于所述第二沉孔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下轮座还包括一对叉臂,一对叉臂对称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下端,且所述叉臂的下端开设有转轴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震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轮座(40),所述上轮座(40)的上端与移动装置固接;/n下轮座(30),所述下轮座(30)通过基座(31)与所述上轮座(40)的承载座(41)相连接;/n滚轮(10),所述滚轮(10)安装在所述下轮座(30)上;/n其中,所述上轮座(40)与所述下轮座(30)之间设有一弹性片(60),所述弹性片(60)包括:/n上连接片(61),所述上连接片(61)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承载座(41)的下端;/n下连接片(63),所述下连接片(63)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基座(31)的第二沉孔(312)内;/n弯曲部(62),所述弯曲部(62)连接在所述上连接片(61)与所述下连接片(6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轮座(40),所述上轮座(40)的上端与移动装置固接;
下轮座(30),所述下轮座(30)通过基座(31)与所述上轮座(40)的承载座(41)相连接;
滚轮(10),所述滚轮(10)安装在所述下轮座(30)上;
其中,所述上轮座(40)与所述下轮座(30)之间设有一弹性片(60),所述弹性片(60)包括:
上连接片(61),所述上连接片(61)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承载座(41)的下端;
下连接片(63),所述下连接片(63)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基座(31)的第二沉孔(312)内;
弯曲部(62),所述弯曲部(62)连接在所述上连接片(61)与所述下连接片(6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还包括第一沉孔(311)和一对凸耳(313),所述第一沉孔(311)开设于所述基座(31)的上端,且所述第一沉孔(311)位于所述第二沉孔(312)的一侧,一对凸耳(313)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31)上,且所述凸耳(313)位于所述第二沉孔(312)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轮座(30)还包括一对叉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易智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