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0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轮及车辆,属于交通领域。车轮包括轮毂、钢圈结构和支撑组件,轮毂处于钢圈结构的内侧,支撑组件设置在轮毂和钢圈结构之间,以支撑并连接轮毂和钢圈结构;支撑组件包括钢丝绳和弹性支撑体,钢丝绳的第一端与轮毂可拆卸地连接,钢丝绳的第二端和钢圈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弹性支撑体的第一端与轮毂固定连接,弹性支撑体的第二端和钢圈结构固定连接;轮毂和钢圈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钢丝绳和多个弹性支撑体;在车轮承受负载的情况下,钢圈结构至少部分地弹性形变,以缓冲负载。本申请的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轮生产成本较高且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及车辆
本申请属于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轮是陆地交通运输过程中常用的部件之一,车轮包括轮毂、轮辐和轮辋和轮胎等。现有技术中,轮毂是与转轴连接的,轮辐用来连接轮毂和轮辋,轮胎安装在轮辋上。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车轮轮胎、轮辐和轮辋需要较多的材料来加工制造,耗材较高,生产成本较高。可以通过钢丝绳代替轮辐来实现轮毂和轮辋的连接,且具有较高的连接稳定性。但是钢丝绳的承载能力受到其本身材质的影响,且相对于轮毂和轮辋的受力面积较小,进而使车轮的承载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及车辆,能够解决车轮生产成本较高且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车轮,包括轮毂、钢圈结构和支撑组件,所述轮毂处于所述钢圈结构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轮毂和所述钢圈结构之间,以支撑并连接所述轮毂和所述钢圈结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钢丝绳和弹性支撑体,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轮毂和所述钢圈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钢丝绳和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体;在所述车轮承受负载的情况下,所述钢圈结构至少部分地弹性形变,以缓冲所述负载。可选地,所述轮毂或所述钢圈结构分别与所述钢丝绳的两端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轮毂或所述钢圈结构分别与所述钢丝绳的两端焊接。可选地,所述轮毂或所述钢圈结构分别与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两端一体成形;或者,所述轮毂或所述钢圈结构分别与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两端焊接。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为“S”形板簧。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弯折段、第二连接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钢圈结构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第一弹性变形状态、支撑状态和第二弹性变形状态;在所述弹性支撑体受到的压力小于预设预设压力时,所述弹性支撑体处于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状态,在所述第一弹性变形状态下,所述第一弯折段弯曲变形并向所述钢圈结构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弯折段弯曲变形并向所述轮毂的方向移动;在所述弹性支撑体受到的压力等于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弹性支撑体处于支撑状态,在所述支撑状态下,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钢圈结构抵接,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轮毂抵接;在所述弹性支撑体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弹性支撑体处于支撑状态,在所述第二弹性变形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弯曲变形。可选地,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弹性支撑体并行设置,或者所述钢丝绳至少部分地穿设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可选地,多个所述钢丝绳均匀分布于所述轮毂和所述钢圈结构之间;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体均匀分布于所述轮毂和所述钢圈结构之间;其中,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弹性支撑体的数量相同。可选地,在所述车轮使用的情况下,背离地面的部分所述钢丝绳处于牵引状态;所述牵引状态为所述钢丝绳将所述轮毂向所述钢圈结构方向牵引的状态。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车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设置用于支撑并连接轮毂和钢圈结构,多个钢丝绳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将轮毂和钢圈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钢丝绳的连接,可以极大地减少车轮的使用材料,降低车轮的生产成本。多个弹性支撑体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毂和钢圈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钢丝绳和弹性支撑体的双重作用下,车轮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承载能力更强。本申请的实施例解决了车轮生产成本较高且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轮毂;20、钢圈结构;30、支撑组件;31、钢丝绳;32、弹性支撑体;321、第一连接段;322、第一弯折段;323、第二连接段;324、第二弯折段;325、第三连接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及车辆进行详细地说明。参见图1至图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包括轮毂10、钢圈结构20和支撑组件30,所述轮毂10处于所述钢圈结构20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30设置在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之间,以支撑并连接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钢丝绳31和弹性支撑体32,所述钢丝绳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钢丝绳31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1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20固定连接;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钢丝绳31和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体32;在所述车轮承受负载的情况下,所述钢圈结构20至少部分地弹性形变,以缓冲所述负载。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的设置用于支撑并连接轮毂10和钢圈结构20,多个钢丝绳31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将轮毂10和钢圈结构20连接在一起,通过钢丝绳31的连接,可以极大地减少车轮的使用材料,降低车轮的生产成本。多个弹性支撑体3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毂和钢圈结构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钢丝绳31和弹性支撑体32的双重作用下,车轮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承载能力更强。钢圈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0)、钢圈结构(20)和支撑组件(30),所述轮毂(10)处于所述钢圈结构(20)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30)设置在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之间,以支撑并连接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n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钢丝绳(31)和弹性支撑体(32),所述钢丝绳(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钢丝绳(31)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1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20)固定连接;/n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钢丝绳(31)和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体(32);/n在所述车轮承受负载的情况下,所述钢圈结构(20)至少部分地弹性形变,以缓冲所述负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0)、钢圈结构(20)和支撑组件(30),所述轮毂(10)处于所述钢圈结构(20)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30)设置在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之间,以支撑并连接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
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钢丝绳(31)和弹性支撑体(32),所述钢丝绳(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钢丝绳(31)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1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第二端和所述钢圈结构(20)固定连接;
所述轮毂(10)和所述钢圈结构(20)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钢丝绳(31)和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体(32);
在所述车轮承受负载的情况下,所述钢圈结构(20)至少部分地弹性形变,以缓冲所述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0)或所述钢圈结构(20)分别与所述钢丝绳(31)的两端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所述轮毂(10)或所述钢圈结构(20)分别与所述钢丝绳(31)的两端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0)或所述钢圈结构(20)分别与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两端一体成形;或者,
所述轮毂(10)或所述钢圈结构(20)分别与所述弹性支撑体(32)的两端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32)为“S”形板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32)包括第一连接段(321)、第一弯折段(322)、第二连接段(323)、第二弯折段(324)和第三连接段(325);
所述第一连接段(321)的第一端与所述轮毂(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3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弯折段(322)连接;
所述第一弯折段(3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321)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3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323)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段(3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折段(32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323)的第二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何庆一金群昊王世瑞周申鲁刚刘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朗道轮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