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毛毛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34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立柱、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底板、竖直板、模具槽体、推模装置、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在结构上设置了推模装置,当模具合模时,圆柱杆受到推力,向上移动,弹簧受到挤压,使得第一齿条移动来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左移,同时挤压杆左移来推动第二连接杆,从而使得第二活塞杆左移挤压腔体内的液压油,液压油推动第一活塞杆右移,使得第一连接杆顺时针转动,从而推动杆上移到与壳体下端面齐平的位置,然后往模具里注塑物料,冷却后脱模时,由于弹簧的回复力,同理使得推动杆下移,推动制品,使得制品不会留在模具上,节省人工去取制成品的工作,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属于塑胶制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但是该现有技术该设备在脱模时,制品容易黏在模具上,需要人工去取下,工作繁琐,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的现有技术该设备在脱模时,制品容易黏在模具上,需要人工去取下,工作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立柱、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底板、竖直板、模具槽体、推模装置、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面焊接于第一层板上端面,所述第一层板下端面与第二层板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竖直板下端面焊接于底板上端面,所述竖直板与模具槽体活动连接,所述模具槽体与推模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模装置与顶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推模装置由箱体、推模体、液压体、组合推进体构成,所述推模体嵌入安装于箱体内部,所述液压体嵌入安装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与组合推进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端面与顶板下端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竖直板为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推模体由推动杆、第一圆盘、第一连接杆、第二圆盘、组合辅助体、固定板、壳体构成,所述推动杆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杆与第一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与第一连接杆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圆盘铰链连接,所述组合辅助体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压体由第一活塞杆、腔体、液动体、第二活塞杆、第二连接杆构成,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液动体活动连接,所述液动体内部设有腔体,所述液动体与第二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圆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推进体由圆柱杆、第一齿条、齿轮、第二齿条、可动组合杆盘、弹簧、挤压杆构成,所述圆柱杆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圆柱杆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挤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可动组合杆盘固定连接,所述可动组合杆盘与弹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材料橡胶无定型聚合物,具有强度大,富有弹性。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高的弹性极限。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在结构上设置了推模装置,当模具合模时,圆柱杆受到推力,向上移动,弹簧受到挤压,使得第一齿条移动来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左移,同时挤压杆左移来推动第二连接杆,从而使得第二活塞杆左移挤压腔体内的液压油,液压油推动第一活塞杆右移,使得第一连接杆顺时针转动,从而推动杆上移到与壳体下端面齐平的位置,然后往模具里注塑物料,冷却后脱模时,由于弹簧的回复力,同理使得推动杆下移,推动制品,使得制品不会留在模具上,节省人工去取制成品的工作,提高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的推模装置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的推模体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的液压体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的合推进体的放大图。图中:立柱-1、第一层板-2、第二层板-3、底板-4、竖直板-5、模具槽体-6、推模装置-7、顶板-8、箱体-701、推模体-702、液压体-703、组合推进体-704、推动杆-7021、第一圆盘-7022、第一连接杆-7023、第二圆盘-7024、组合辅助体-7025、固定板-7026、壳体-7027、第一活塞杆-7031、腔体-7032、液动体-7033、第二活塞杆-7034、第二连接杆-7035、圆柱杆-7041、第一齿条-7042、齿轮-7043、第二齿条-7044、可动组合杆盘-7045、弹簧-7046、挤压杆-704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立柱1、第一层板2、第二层板3、底板4、竖直板5、模具槽体6、推模装置7、顶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下端面焊接于第一层板2上端面,所述第一层板2下端面与第二层板3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竖直板5下端面焊接于底板4上端面,所述竖直板5与模具槽体6活动连接,所述模具槽体6与推模装置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模装置7与顶板8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推模装置7由箱体701、推模体702、液压体703、组合推进体704构成,所述推模体702嵌入安装于箱体701内部,所述液压体703嵌入安装于箱体701内部,所述箱体701与组合推进体704固定连接。所述箱体701上端面与顶板8下端面相贴合。所述立柱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竖直板5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推模体702由推动杆7021、第一圆盘7022、第一连接杆7023、第二圆盘7024、组合辅助体7025、固定板7026、壳体7027构成,所述推动杆7021与壳体7027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杆7021与第一圆盘70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7022与第一连接杆7023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023与第二圆盘7024铰链连接,所述组合辅助体7025与固定板702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7026与壳体7027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体703由第一活塞杆7031、腔体7032、液动体7033、第二活塞杆7034、第二连接杆7035构成,所述第一活塞杆7031与液动体7033活动连接,所述液动体7033内部设有腔体7032,所述液动体7033与第二活塞杆703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7034与第二连接杆70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7031与第二圆盘7024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推进体704由圆柱杆7041、第一齿条7042、齿轮7043、第二齿条7044、可动组合杆盘7045、弹簧7046、挤压杆7047构成,所述圆柱杆7041与箱体701活动连接,所述圆柱杆7041与第一齿条70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7042与齿轮7043相啮合,所述齿轮7043与第二齿条7044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7044与挤压杆704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7042与可动组合杆盘7045固定连接,所述可动组合杆盘7045与弹簧7046固定连接。所述齿轮7043材料橡胶无定型聚合物,具有强度大,富有弹性。所述弹簧7046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立柱(1)、第一层板(2)、第二层板(3)、底板(4)、竖直板(5)、模具槽体(6)、推模装置(7)、顶板(8),其特征在于:/n所述立柱(1)下端面焊接于第一层板(2)上端面,所述第一层板(2)下端面与第二层板(3)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竖直板(5)下端面焊接于底板(4)上端面,所述竖直板(5)与模具槽体(6)活动连接,所述模具槽体(6)与推模装置(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模装置(7)与顶板(8)通过螺栓相连接;/n所述推模装置(7)由箱体(701)、推模体(702)、液压体(703)、组合推进体(704)构成,所述推模体(702)嵌入安装于箱体(701)内部,所述液压体(703)嵌入安装于箱体(701)内部,所述箱体(701)与组合推进体(70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立柱(1)、第一层板(2)、第二层板(3)、底板(4)、竖直板(5)、模具槽体(6)、推模装置(7)、顶板(8),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下端面焊接于第一层板(2)上端面,所述第一层板(2)下端面与第二层板(3)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竖直板(5)下端面焊接于底板(4)上端面,所述竖直板(5)与模具槽体(6)活动连接,所述模具槽体(6)与推模装置(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模装置(7)与顶板(8)通过螺栓相连接;
所述推模装置(7)由箱体(701)、推模体(702)、液压体(703)、组合推进体(704)构成,所述推模体(702)嵌入安装于箱体(701)内部,所述液压体(703)嵌入安装于箱体(701)内部,所述箱体(701)与组合推进体(70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701)上端面与顶板(8)下端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竖直板(5)为长方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模体(702)由推动杆(7021)、第一圆盘(7022)、第一连接杆(7023)、第二圆盘(7024)、组合辅助体(7025)、固定板(7026)、壳体(7027)构成,所述推动杆(7021)与壳体(7027)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杆(7021)与第一圆盘(7022)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毛毛
申请(专利权)人:薛毛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