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刀分切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30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蚀刻刀分切钢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座、冲针固定座和蚀刻刀固定座,冲针固定座上固定有穿过蚀刻刀固定座的冲针,下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凹模板和下模座,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面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吸附腔,蚀刻刀固定座的侧壁开设有抽气通道,抽气通道与吸附腔连通;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以覆盖吸附腔的底部开口;吸附板的底面贴合有蚀刻刀;吸附板的预设区域开设有贯穿吸附板的顶面及底面的吸附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蚀刻刀分切钢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蚀刻刀分切钢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蚀刻刀分切钢模具的蚀刻刀以一整块钢板作为基体,在使用过程中,蚀刻刀会因重力作用而出现局部下垂折弯,从而导致产品加工不合格或蚀刻刀遭受损坏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蚀刻刀分切钢模具的蚀刻刀局部易下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蚀刻刀分切钢模具。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蚀刻刀分切钢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座、冲针固定座和蚀刻刀固定座,冲针固定座上固定有穿过蚀刻刀固定座的冲针,下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凹模板和下模座,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面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吸附腔,蚀刻刀固定座上设有与吸附腔连通的抽气通道;抽气通道由吸附腔的顶壁延伸至蚀刻刀固定座的侧壁的外部;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以覆盖吸附腔的底部开口;吸附板的底面贴合有蚀刻刀;吸附板的预设区域开设有贯穿吸附板的顶面及底面的吸附孔。优选地,吸附腔的内侧壁设有凸起部;吸附板的边缘搭接于凸起部的底面。优选地,上模座的底部固定有定位杆,下模座上设有对应定位杆的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导套。优选地,导套的底部设有导套挂台,下模座上设有配合导套挂台的卡槽。优选地,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面的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预设厚度的垫片。优选地,预设厚度为5-10mm。优选地,上模芯还包括紧邻设置的等高螺栓和缓冲弹簧;等高螺栓用于连接上模座、冲针固定座和蚀刻刀固定座;缓冲弹簧用于连接冲针固定座和蚀刻刀固定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蚀刻刀分切钢模具通过设置吸附腔和抽气通道,抽气通道能够通过抽气管路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当真空发生器对吸附腔抽气时,吸附腔内产生负压。在吸附板的预设区域开设有贯穿吸附板的顶面及底面的吸附孔,能够将蚀刻刀均匀地吸紧于吸附板的底面,进而有效地防止了蚀刻刀的局部发生下垂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不合格率,并使得蚀刻刀不易折弯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蚀刻刀分切钢模具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蚀刻刀分切钢模具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蚀刻刀分切钢模具包括上模芯110和下模芯120,上模芯110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座111、冲针固定座112和蚀刻刀固定座113,冲针固定座112上固定有穿过蚀刻刀固定座113的冲针1121,下模芯120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凹模板121和下模座122。蚀刻刀固定座113的底面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吸附腔1131,蚀刻刀固定座113上设有与吸附腔1131连通的抽气通道1132。抽气通道1132由吸附腔1131的顶壁延伸至蚀刻刀固定座113的侧壁的外部。其中,抽气通道1132能够通过抽气管路与真空发生器连通。蚀刻刀固定座113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114,以覆盖吸附腔1131的底部开口。吸附板114的底面贴合有蚀刻刀115。在此实施例中,当真空发生器对吸附腔1131抽气时,吸附腔1131内产生负压。在吸附板114的预设区域开设有贯穿吸附板114的顶面及底面的吸附孔1141,能够将蚀刻刀115均匀地吸紧于吸附板114的底面,进而有效地防止了蚀刻刀115局部发生下垂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不合格率,并使得蚀刻刀115不易折弯损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附腔1131的内侧壁设有凸起部1133,吸附板114的边缘能够搭接于凸起部1133的底面。进一步地,吸附板114的边缘与凸起部1133的搭接处设置有密封条,以提高吸附腔1131内的密封性。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模座111的底部固定有定位杆116,下模座122上设有对应定位杆116的导向孔。定位杆116配合导向孔有效地提高了上模座111和下模座122的位置的精度。在导向孔内设有导套123,以减缓定位杆116的磨损,提高定位杆116的使用寿命。而且,导套123的底部设有导套挂台1231,下模座122上设有配合导套挂台1231的卡槽。如此,使得导套123在定位杆116的带动下不易从导向孔内脱落。另外,蚀刻刀固定座113的底面的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预设厚度的垫片117。如此,当待加工产品厚度不同时,只需更换蚀刻刀115即可,无需再更换上模芯110,提高了上模芯110的通用性。具体地,预设厚度为5-10mm,能够对蚀刻刀115起到防护作用。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模芯110还包括紧邻设置的等高螺栓118和缓冲弹簧119。等高螺栓118用于连接上模座111、冲针固定座112和蚀刻刀固定座113。缓冲弹簧119用于连接冲针固定座112和蚀刻刀固定座113。如此,使得上模座111的压力调整较为精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蚀刻刀分切钢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所述上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座、冲针固定座和蚀刻刀固定座,所述冲针固定座上固定有穿过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冲针,所述下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凹模板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面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吸附腔,所述蚀刻刀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吸附腔连通的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由所述吸附腔的顶壁延伸至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侧壁的外部;/n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以覆盖所述吸附腔的底部开口;所述吸附板的底面贴合有蚀刻刀;/n所述吸附板的预设区域开设有贯穿所述吸附板的顶面及底面的吸附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蚀刻刀分切钢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所述上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座、冲针固定座和蚀刻刀固定座,所述冲针固定座上固定有穿过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冲针,所述下模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凹模板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面开设有底部开口的吸附腔,所述蚀刻刀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吸附腔连通的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由所述吸附腔的顶壁延伸至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侧壁的外部;
所述蚀刻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吸附板,以覆盖所述吸附腔的底部开口;所述吸附板的底面贴合有蚀刻刀;
所述吸附板的预设区域开设有贯穿所述吸附板的顶面及底面的吸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刀分切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的内侧壁设有凸起部;所述吸附板的边缘搭接于所述凸起部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丰鸿业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