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23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磁研磨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底板,通过弹簧与此下底板相连接的筒座,设置在此筒座凹槽内的容器,电动机,设置在此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上的磁极盘,设置在此磁极上的一组永久磁极Ⅱ,均匀分布在筒座内的凹槽圆周外缘的一组永久磁极Ⅰ,分别设置在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和下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设置在容器内的磁针和研磨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带动磁极盘高速旋转,进而带动优化排布的永久磁极Ⅱ高速旋转并与容器周边静止的永久磁极Ⅰ形成复杂多变的旋转磁场,磁性钢针在复杂旋转磁场和高频振动的共同带动下对工件表面撞击、划擦,进而达到抛光工件表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
本技术属于磁研磨抛光
,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零件在传统加工过程中,如车、镗、钻、铣、刨、磨、拉、螺纹加工、焊接、冲压和电火花加工以及滚齿加工等几乎所有的机加工方法,都会使零件产生不同大小及高度的加工毛刺。这些毛刺的存在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性能。目前常用的去毛刺的方法有人工去毛刺、喷砂去毛刺、热能去毛刺、电解去毛刺等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磁力研磨去毛刺技术因为去毛刺效率高、加工质量好、易于操作、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种比较新的筒式永磁抛光机如公告案号CN201120584Y,名称为“磁石回转式抛光机”,其原理是由电机的传动轴驱动转盘,转盘上安装有永久磁石与可导磁的转盘构成若干个磁回路。该抛光机设置有可自由取出的活动料筒;可实现转盘机构运动的启动、停止、变速、定时和正反转的电气控制系统;可围绕料筒旋转的磁石转盘;电机带动安放有永久磁石的转盘转动,可用于小五金或首饰的磁研磨精密抛光。这一方法能够取得不错的抛光效果,但由于磁石固定地分布在容器底部和四周,虽然磁场能够随着电机带动的转盘旋转,从而带动磁性钢针产生公转和自转,但是从钢针的运动轨迹来看,总体呈单调的与容器底部平面平行的圆周运动,从层面角度,钢针很难实现不同层面的跃迁,影响了抛光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无污染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可以对各种微小复杂的零件表面进行快速去除毛刺、抛光研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此壳体内部且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底板,通过弹簧与此下底板相连接的筒座,设置在此筒座凹槽内的容器,设置在此容器上方的容器盖,通过法兰与所述筒座下部的上底板相连接的电动机,设置在此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上的磁极盘,设置在此磁极盘上的一组永久磁极Ⅱ,均匀分布在所述筒座内的凹槽圆周外缘的一组永久磁极Ⅰ,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和下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设置在所述容器内的磁针和研磨液。所述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为固定偏心块,所述电动机的下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为调节偏心块。所述的弹簧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所述的弹簧的数量为8个。所述的筒座为四周有侧板、中部中空的座体。所述的弹簧的上端部通过硅胶棒和螺栓与所述筒座下部的上底板相连接,所述的弹簧的下端部通过硅胶棒和螺栓与所述下底板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采用永磁极排布的抛光研磨加工,磁力线穿透非磁性筒座和容器,将容器内的磁性钢针磁化,随着磁极盘上永磁极被电动机带动高速旋转,与容器周边静止永磁极共同作用产生复杂旋转磁场,带动钢针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2)本技术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其永磁极排布方式,可以使容器底部和周边的磁力线分布密度和磁场强度最大程度地复杂化,容器内磁力线分布越密集和越复杂,筒式永磁抛光装置的加工范围越大,容器内磁场强度越大,抛光装置的抛光效率越高;(3)本技术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采用偏心块结构,通过调节偏心块的大小及相位,使之产生沿圆周方向变化的激振力偶和摆振,在弹簧及筒座的作用下产生上下振幅;振动的辅助作用,使钢针产生层间的跃迁,造成运动更复杂,使抛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筒座的支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永久磁极Ⅱ的排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设置在此壳体5内部且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壳体5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底板14,通过弹簧8与此下底板14相连接的筒座2,设置在此筒座2凹槽内的容器1,设置在此容器1上方的容器盖12,通过法兰与所述筒座2下部的上底板13相连接的电动机7,设置在此电动机7的上部输出轴上的磁极盘9,设置在此磁极盘9上的一组永久磁极Ⅱ4,均匀分布在所述筒座2内的凹槽圆周外缘的一组永久磁极Ⅰ,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动机7的上部输出轴和下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设置在所述容器1内的磁针10和研磨液11。所述电动机7的上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为固定偏心块17,所述电动机7的下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为调节偏心块6。所述的弹簧8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所述的弹簧8的数量为8个。8个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筒座2为四周有侧板16、中部中空的座体。所述的弹簧8的上端部通过硅胶棒15和螺栓与所述筒座2下部的上底板13相连接,所述的弹簧8的下端部通过硅胶棒15和螺栓与所述下底板14相连接。本技术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在优化磁极布置同时,采用一种复合的驱动方式,即以电动机7作为驱动源,带动上表面合理布置一组永久磁极Ⅱ4的磁极盘9高速旋转,并与筒座2内的凹槽圆周外缘的静止一组永久磁极Ⅰ互相作用,最终形成磁力线与磁场强度可变的旋转磁场。同时,在电动机7上、下输出轴分别对称布置偏心块,通过调整偏心块的距离和角度,以形成不同频率的轴向振动,并通过与电动机7固定的筒座2传导到容器1。通过在容器1内置入磁针10、研磨液11和工件3,磁针10被旋转磁场磁化并在磁场的带动下同步旋转。同时,上述振动使容器1内的磁针10在旋转的同时上下跃迁,振动也使容器1内的研磨液11产生复杂的涡流。最终磁针10形成高速的公转、自转和飞跃运动,并撞击、划擦工件3表面,从而实现抛光。容器1放置在筒座2的凹槽中,永久磁极Ⅰ分别嵌在筒座2内的凹槽圆周外缘,永久磁极Ⅱ4布置在磁极盘9的上表面,即分别在容器1的周边和底部。磁极盘9由电动机7通过输出轴带动高速旋转,旋转的永久磁极Ⅱ4与筒座2上静止的永久磁极Ⅰ形成复杂可变的旋转磁场,同时,电动机7轴两端的偏心块在旋转中产生激振,通过弹簧8的协同,与固定电动机7的筒座2一起产生高频振动。振动与复杂旋转磁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容器1内磁针10的复杂运动。永久磁极Ⅱ4可以以以下方式排布:位于容器底部磁极盘9上的十个N极向上且磁极大小相等,相邻两个磁极间距离相等,中间六个N极磁极呈正方形排列,其余四个N极磁极外圆与磁极盘9外圆相切;六个S极向上磁极大小相等,两个S极为一组与N极磁极间隔排布,并与上述N极椭圆的长轴垂直,位于磁极盘9中间的每个S极磁极分别与左右一对N极磁极位置上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最外缘的两组S极磁极的每个S极磁极分别与相邻两个N极磁极位置上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四个形状较小的S极磁极在磁极盘9最外缘呈正方形排布,对角线与N极磁极组成的正方形对角线重合;位于容器1四周即筒座2内的凹槽圆周外缘的四个永久磁极Ⅰ以S-S-N-N呈圆形排布,相差90度。所述的电动机7输出轴两端各安装有偏心块,包括一个固定偏心块17和一个调节偏心块6,可以实现激振力的无级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此壳体内部且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底板,通过弹簧与此下底板相连接的筒座,设置在此筒座凹槽内的容器,设置在此容器上方的容器盖,通过法兰与所述筒座下部的上底板相连接的电动机,设置在此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上的磁极盘,设置在此磁极盘上的一组永久磁极Ⅱ,均匀分布在所述筒座内的凹槽圆周外缘的一组永久磁极Ⅰ,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和下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设置在所述容器内的磁针和研磨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此壳体内部且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底板,通过弹簧与此下底板相连接的筒座,设置在此筒座凹槽内的容器,设置在此容器上方的容器盖,通过法兰与所述筒座下部的上底板相连接的电动机,设置在此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上的磁极盘,设置在此磁极盘上的一组永久磁极Ⅱ,均匀分布在所述筒座内的凹槽圆周外缘的一组永久磁极Ⅰ,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的上部输出轴和下部输出轴上的偏心块,设置在所述容器内的磁针和研磨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永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克强张绍恒李阔马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