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06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部设有供密封胶流通的空腔,所述喷嘴本体上设置有与车身上与轮毂外周面正对的弧形边相定位的第一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车身上存在缝隙的内壁面相定位的第二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在所述第二定位面上并排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大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喷嘴,该喷嘴能够使得外轮毂边缘内外板之间的缝隙的喷涂密封作业效率高,使得喷涂保证定位快、操作简单,且保证喷涂密封的质量良好,减少了人员损耗及工时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嘴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喷嘴。
技术介绍
车辆后轮毂边缘内外板为无包边钣金结构,其内部无焊点固定,内外板之间形成缝隙,由此需要对缝隙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涂布密封胶的方式进行密封,由于内外板之间无焊点结构、人手涂布存在一定波动,当密封胶涂布未填充满缝隙或密封胶涂布偏薄的情况下,该密封位置受到一定的应力或外力作用后,导致密封胶开裂,则容易导致后轮毂边缘处的缝隙产生漏水。另外,采用胶枪喷涂的方式,然而喷涂的胶量难以控制,当喷嘴的出胶量过大时,导致密封胶溢出导致外观不良,出胶量过少则密封效果不佳,当喷涂密封完成后,为对应左右后轮毂密封胶外露、穿孔及气泡问题,需要安排专人检查并处理,需要采用美工刀削掉气泡后并在对空腔位置进行补胶,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且使得喷涂效率低下;此外,现有的喷嘴结构定位不便,由于后轮毂边缘的缝隙位于车身内侧,操作人员需要从地面朝上将喷嘴对准缝隙,从而使得喷涂作业操作不便,进一步降低了喷涂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嘴,该喷嘴能够使得外轮毂边缘内外板之间的缝隙的喷涂密封作业效率高,使得喷涂保证定位快、操作简单,且保证喷涂密封的质量良好,减少了人员损耗及工时损耗。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部设有供密封胶流通的空腔,所述喷嘴本体上设置有与车身上与轮毂外周面正对的弧形边相定位的第一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车身上存在缝隙的内壁面相定位的第二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在所述第二定位面上并排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大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胶口和所述第二出胶口均为等宽的条形口,且所述第二出胶口的长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长度值。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其中一条短边和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其中一条短边相平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宽度值为1.3-1.6mm,所述第一出胶口的长度值为4-5mm,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宽度值为1.3-1.6mm,所述第二出胶口的长度值为7-9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嘴本体包括直杆、弧形杆和喷嘴杆,所述直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喷枪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弧形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杆的第二端和所述喷嘴杆相连接,所述直杆和所述喷嘴杆垂直设置,且所述弧形杆的圆心角为90°,所述第一定位面位于所述弧形杆上,所述第二定位面位于所述喷嘴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进胶口,所述喷嘴杆的端部为封闭状,所述第一出胶口和所述第二出胶口设置在所述喷嘴杆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直杆的第一端的螺纹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杆套接有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上靠近所述螺纹部一侧设置有抵压台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嘴本体的外壁设置有电镀涂层。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该喷嘴在车辆后轮毂边缘内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进行喷涂密封时,喷嘴本体的第一定位面与车身的弧形边相贴靠,喷嘴本体的第二定位面贴靠车身的内壁面,此后移动喷嘴本体,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进行出胶,第二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大于第一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需要指出的是,在喷嘴运动过程中第一出胶口位于第二出胶口的前侧,即第一出胶口进行第一次喷涂,第二出胶口进行第二次喷涂,喷涂时第一出胶口填充缝隙,第二出胶口出胶加厚密封胶层并进一步覆盖夹缝,能增加胶体张力及抗压性,防止密封胶开裂及起气泡,双出胶口结构能够方便控制胶量及形态,保证喷涂密封的质量良好,避免多次检查及返工,减少了人员损耗及工时损耗;此外,由于该喷嘴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使得操作人员方便作业,且能够提高喷涂密封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喷嘴的其中一个面的平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喷嘴在进行喷涂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喷嘴本体;101、直杆;102、弧形杆;103、喷嘴杆;1、第一定位面;2、第二定位面;3、第一出胶口;4、第二出胶口;5、限位套环;51、抵压台阶;6、车身;61、缝隙;62、弧形边;7、进胶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至图3所示,图3中箭头的指向代表进行喷涂作业时喷嘴本体100的运动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00,所述喷嘴本体100内部设有供密封胶流通的空腔,则密封胶沿空腔流通便于此后的喷涂作业,需要指出的是,该喷嘴本体100适配在喷枪上,从而进行喷涂作业,所述喷嘴本体100上设置有与车身6上与轮毂外周面正对的弧形边62相定位的第一定位面1,车身6上的弧形边62与轮毂外周面正对设置,而轮毂边缘内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61在该弧形边62的内侧,故现有的喷嘴喷涂作业不方便,所述喷嘴本体100上还设置有与车身6上存在缝隙61的内壁面相定位的第二定位面2,该缝隙61是指车辆后轮毂边缘内内外板之间形成的,由此需要对缝隙61进行密封,内壁面即特指与缝隙61相对应的面,所述喷嘴本体100在所述第二定位面2上并排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出胶口3和第二出胶口4,则在喷涂对该缝隙61进行填充时,喷嘴本体100的第一定位面1与弧形边62相贴靠,喷嘴本体100的第二定位面2贴靠内壁面,此后移动喷嘴本体100,第一出胶口3和第二出胶口4进行出胶,所述第二出胶口4的单位时间出胶量大于所述第一出胶口3的单位时间出胶量,需要指出的是,在喷嘴运动过程中第一出胶口3位于第二出胶口4的前侧,即第一出胶口3进行第一次喷涂,第二出胶口4进行第二次喷涂,喷涂时第一出胶口3填充缝隙61,第二出胶口4出胶加厚密封胶层并进一步覆盖夹缝,能增加胶体张力及抗压性,防止密封胶开裂及起气泡,双出胶口结构能够方便控制胶量及形态,保证喷涂密封的质量良好。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喷嘴在车辆后轮毂边缘内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61进行喷涂密封时,喷嘴本体100的第一定位面1与车身6的弧形边62相贴靠,喷嘴本体100的第二定位面2贴靠车身6的内壁面,此后移动喷嘴本体100,第一出胶口3和第二出胶口4进行出胶,第二出胶口4的单位时间出胶量大于第一出胶口3的单位时间出胶量,需要指出的是,在喷嘴运动过程中第一出胶口3位于第二出胶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部设有供密封胶流通的空腔,所述喷嘴本体上设置有与车身上与轮毂外周面正对的弧形边相定位的第一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车身上存在缝隙的内壁面相定位的第二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在所述第二定位面上并排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大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部设有供密封胶流通的空腔,所述喷嘴本体上设置有与车身上与轮毂外周面正对的弧形边相定位的第一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车身上存在缝隙的内壁面相定位的第二定位面,所述喷嘴本体在所述第二定位面上并排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出胶口和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大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单位时间出胶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胶口和所述第二出胶口均为等宽的条形口,且所述第二出胶口的长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长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其中一条短边和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其中一条短边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胶口的宽度值为1.3-1.6mm,所述第一出胶口的长度值为4-5mm,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宽度值为1.3-1.6mm,所述第二出胶口的长度值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煜邬明珍翁明辉陆柱华梁德生林欢欢黄成穗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