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承文专利>正文

一种导管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83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管采血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筒、芯杆、活塞、输血软管和螺口帽,所述针筒前端设有血液输入口和血液输出口,所述血液输出口连接输血软管,所述输血软管上设有拇指夹,所述输血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针头,所述输出针头包绕有阻血套,所述输出针头和输血软管之间通过输出针座相连。本实用结构新颖,使置有输液导管的患者避免了外周采血的痛苦,尤其是为患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采血时,操作过程中不直接接触裸露针头,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医护人员,避免了针刺伤,而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管采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采血器。
技术介绍
在近年来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患者中长期输液的问题,中线导管、CVC、PICC、输液港的应用越来越多,减少了患者静脉血管穿刺次数,但当患者需要采集血样进行化验时,护士往往还需要给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穿刺,尤其在遇到外周采血困难时,患者会遭受多针穿刺。然而这些导管是可以用来采血以减少患者穿刺痛苦的,只是目前的护理用具不够完善,操作不方便,甚至会造成针刺伤。目前的操作方法是,注射器去除针头连接导管按要求抽取一定量血液,然后连接注射器针头,再往多个真空采血管内分装血标本,在血液分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手持针尖裸露的注射器,一手拿采血管,针尖裸露在外,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从而易导致护理人员在操作中稍有不慎被污染的针尖刺伤。且采血管内有足量的负压,护士还需用手部力量控制注射器的芯杆以留取适量的标本,这是护理人员不倾向使用导管采血很重要的原因。尤其在遇到外周穿刺极困难或者患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HIV患者时,不论是外周采血还是导管采血,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加,后果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在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采血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管采血器,包括针筒芯杆、活塞、输血软管和螺口帽,所述针筒前端设有血液输入口和血液输出口,所述血液输出口连接输血软管,所述输血软管上设有拇指夹,所述输血软管另一端连接有输出针头,所述输出针头包绕有阻血套,所述输出针头和输血软管之间通过输出针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出针座表面设置有能够增加摩擦力的花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血液输入口为螺口连接,所述螺口连接设有可紧密连接的螺口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口帽设有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应用于带有输液导管的患者,采血化验时不必接受穿刺,导管采血器连接导管端,先夹闭拇指夹,拉动针筒芯杆抽取定量血液后,拧紧螺口帽,打开拇指夹,输出针头连接真空采血试管,针筒内的血液可自动流入采血管内。2.本技术通过输血软管、输出针座、输出针头和阻血套的设置,可使护士轻松完成多管采集,而且不直接接触裸露的针头,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的危险。3.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为患有严重的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采血时,可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导管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筒、2芯杆、3活塞、4螺口连接、5血液输入口、6血液输出口、7拇指夹、8输血软管、9输出针头、10阻血套、11输出针座、12螺口帽、13、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参照图1,一种导管采血器,包括针筒1、芯杆2、活塞3、输血软管8和螺口帽1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前端设有血液输入口5和血液输出口6,所述血液输出口6连接输血软管8,所述输血软管8上设有拇指夹7,所述输血软管8另一端连接有输出针头9,所述输出针头9包绕有阻血套10,所述输出针头9和输血软管8之间通过输出针座11相连。血液输入口5为螺口连接4,所述螺口连接4设有可紧密连接的螺口帽12,所述螺口帽12设有手柄13。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拇指夹7夹闭,导管采血器螺口连接4处连接导管端形成一密闭空间,拉动针筒1的芯杆2,负压抽取定量血液后,分离采血器螺口连接4和导管端的连接,血液输入口5使用螺口帽12封闭,打开拇指夹7,手持输出针座11将包绕阻血套10的输出针头9插入真空采血管,在负压作用下,针筒1内的血液可沿输血软管8自动流入采血管内,便捷实现多管采血。导管采血器的应用,使置有输液导管的患者避免穿刺之苦的同时,还可使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直接接触裸露针尖,避免了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的危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因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采血器,包括针筒(1)、芯杆(2)、活塞(3)、输血软管(8)和螺口帽(12),所述芯杆与活塞固定连接,可滑动于所述针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前端设有血液输入口(5)和血液输出口(6),所述血液输出口连接输血软管(8),所述输血软管(8)上设有拇指夹(7),所述输血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针头(9),所述输出针头包绕有阻血套(10),所述输出针头(9)和输血软管(8)之间通过输出针座(1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采血器,包括针筒(1)、芯杆(2)、活塞(3)、输血软管(8)和螺口帽(12),所述芯杆与活塞固定连接,可滑动于所述针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前端设有血液输入口(5)和血液输出口(6),所述血液输出口连接输血软管(8),所述输血软管(8)上设有拇指夹(7),所述输血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针头(9),所述输出针头包绕有阻血套(10),所述输出针头(9)和输血软管(8)之间通过输出针座(1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承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