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77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手机防水袋由于水具有导电性,手指的电荷无法在水下精准被手机屏幕感应,导致无法在水下触控操作手机的问题,其包括防水袋本体,所述防水袋本体外侧上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防水袋本体外侧位于第三密封条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魔术贴,防水袋本体外侧位于第一魔术贴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气囊把水与屏幕隔开,形成绝缘层,当手指触压气囊接触到手机屏幕时,手指上的电荷才能被手机电容屏感应,从而水下可完成手机触控操作,同时负压组件的安装可以有效的固定手机,并且能增强该装置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
本技术涉及手机防水袋
,具体为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
技术介绍
防水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防水的袋子,不管我们是在泡温泉、登山、游泳或者是在潜水时,我们都会使用到防水袋,它能够保证我们在涉及到水的环境下,尽可能的保证我们的贵重物品,例如手机、相机等,不会因为进水而导致损坏,但是现有的手机防水袋由于水具有导电性,手指的电荷无法在水下精准被手机屏幕感应,导致无法在水下触控操作手机。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手机防水袋由于水具有导电性,手指的电荷无法在水下精准被手机屏幕感应,导致无法在水下触控操作手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防水袋本体,所述防水袋本体外侧上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防水袋本体外侧位于第三密封条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魔术贴,防水袋本体外侧位于第一魔术贴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魔术贴,防水袋本体外部与第一魔术贴相反的一侧胶接有第三魔术贴,防水袋本体外侧位于第三魔术贴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拉绳,防水袋本体内侧位于第二魔术贴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气囊,防水袋本体底端中部安装有负压组件。优选的,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气嘴、通气孔、安装块、止气垫、连接条和止气塞,防水袋本体外侧位于拉绳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气嘴,气嘴内部开设有通气孔,气嘴内部位于通气孔之间位置处嵌有安装块,安装块顶端固定有止气垫,气嘴外侧上部通过连接条安装有止气塞,止气塞与连接条之间固接。优选的,所述防水袋本体对应气嘴内部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均采用细软纤维材质,第三魔术贴采用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优选的,所述防水袋本体采用厚度为0.6mm的黑色人造革材质。优选的,所述防水袋本体对应气囊位置处采用厚度为0.3mm的TPU高透膜材质,气囊采用厚度为0.2mm的TPU高透膜材质。本技术中气囊把水与屏幕隔开,形成绝缘层,当手指触压气囊接触到手机屏幕时,手指上的电荷才能被手机电容屏感应,从而水下可完成手机触控操作,同时负压组件的安装可以有效的固定手机,并且能增强该装置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负压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防水袋本体;2、第一密封条;3、第二密封条;4、第三密封条;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第三魔术贴;8、拉绳;9、气囊;10、负压组件;101、气嘴;102、通气孔;103、安装块;104、止气垫;105、连接条;106、止气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技术包括防水袋本体1,防水袋本体1外侧上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和第三密封条4,增强了该装置的密封性,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三密封条4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魔术贴5,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一魔术贴5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魔术贴6,防水袋本体1外部与第一魔术贴5相反的一侧胶接有第三魔术贴7,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三魔术贴7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拉绳8,防水袋本体1内侧位于第二魔术贴6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气囊9,当手指触压气囊9接触到手机屏幕时,手指上的电荷才能被手机电容屏感应,从而水下可完成手机触控操作,防水袋本体1底端中部安装有负压组件1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负压组件10包括负压组件10包括气嘴101、通气孔102、安装块103、止气垫104、连接条105和止气塞106,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拉绳8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气嘴101,气嘴101内部开设有通气孔102,气嘴101内部位于通气孔102之间位置处嵌有安装块103,安装块103顶端固定有止气垫104,气嘴101外侧上部通过连接条105安装有止气塞106,止气塞106与连接条105之间固接,当使用者通过气嘴101向外吸气时,当防水袋本体1内部呈真空状态是,止气垫104能够保证外部空气不会再次进入防水袋内,止气塞106的安装增强该装置的密封性。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防水袋本体1对应气嘴101内部位置处开设有通孔,防水袋本体1内部的空气通过通孔被抽出。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均采用细软纤维材质,第三魔术贴7采用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通过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与第三魔术贴7之间的粘合缩小防水袋本体1内部的空间,达到固定手机和增强防水袋密封性的作用。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防水袋本体1采用厚度为0.6mm的黑色人造革材质。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防水袋本体1对应气囊9位置处采用厚度为0.3mm的TPU高透膜材质,气囊9采用厚度为0.2mm的TPU高透膜材质,便于通过防水袋本体1对手机进行操控。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将手机放入防水袋本体1内部,依次合上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和第三密封条4,然后将防水袋本体1上部卷起,并通过第一魔术贴5或者第二魔术贴6与第三魔术贴7之间的粘合固定,使用者根据手机的大小选择第一魔术贴5或者第二魔术贴6,之后使用者打开止气塞106,使用者使用嘴通过气嘴101向外抽气,负压使得安装块103带动止气垫104向外运动,防水袋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102抽出,使得防水袋本体1内部形成负压,使用者停止抽气后,负压给予止气垫104一个向内的压力,使得止气垫104覆盖在通气孔102上,隔离防水袋内部与外部空气,盖上止气塞106,气囊9能够与手机屏幕接触并且能够固定手机,使用时,气囊9蒋水和屏幕隔开,形成绝缘层,当手指触压气囊9接触到手机屏幕是,手指上的电荷才能够被手机电容屏感应,从而可以完成手机触控操作。本技术中气囊把水与屏幕隔开,形成绝缘层,当手指触压气囊接触到手机屏幕时,手指上的电荷才能被手机电容屏感应,从而水下可完成手机触控操作,同时负压组件的安装可以有效的固定手机,并且能增强该装置的密封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包括防水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袋本体(1)外侧上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和第三密封条(4),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三密封条(4)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魔术贴(5),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一魔术贴(5)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魔术贴(6),防水袋本体(1)外部与第一魔术贴(5)相反的一侧胶接有第三魔术贴(7),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三魔术贴(7)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拉绳(8),防水袋本体(1)内侧位于第二魔术贴(6)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气囊(9),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拉绳(8)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负压组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包括防水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袋本体(1)外侧上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和第三密封条(4),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三密封条(4)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魔术贴(5),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一魔术贴(5)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魔术贴(6),防水袋本体(1)外部与第一魔术贴(5)相反的一侧胶接有第三魔术贴(7),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第三魔术贴(7)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拉绳(8),防水袋本体(1)内侧位于第二魔术贴(6)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气囊(9),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拉绳(8)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负压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水下触控的手机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10)包括气嘴(101)、通气孔(102)、安装块(103)、止气垫(104)、连接条(105)和止气塞(106),防水袋本体(1)外侧位于拉绳(8)下方位置处固定有气嘴(101),气嘴(101)内部开设有通气孔(102),气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思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