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77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属于收纳日用品领域。该家庭应急救援包包括包体内部、包体外部和连接卡扣。折叠时,包体内部面朝上,沿着水平轴线纵向折叠多次,再沿纵向中轴线横向折叠,并通过连接卡扣连接为家庭应急救援包;展开穿戴时,包体内部穿戴在身前,包体外部穿戴在身后,通过连接卡扣相互卡扣固定,防止应急救援包从身上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折叠‑展开的方式实现快捷的穿戴和收纳,解决了使用者避难时双手不便、体力消耗大、物品容易丢失等问题;达到快捷收纳、解放双手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灵活的特点,适合市场推广。

A wearable home emergency rescu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
本技术属于收纳日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
技术介绍
应急救援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为应急处理伤口和避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如今自然灾害频发,几乎每个家庭中配备了应急救援包,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携带应急救援包逃生多有不便且难度大,过多考虑财物反而会造成危险。鉴于此,提供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是本技术所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改造现有应急救援包,通过改变现有应急救援包的折叠及缝纫方式,使得该救援包展开之后可以穿戴在身上,从而让使用者在避难过程中解放双手,安全、自由、方便、高效地使用救援包,解决使用者避难时双手不便、体力消耗大、物品容易丢失等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所述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为折叠结构,折叠后为普通应急包,展开后为可穿戴身上的马甲。所述的家庭应急救援包包括包体内部1、包体外部10和连接卡扣。所述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的形状和尺寸一致,且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的两侧均设有对应的连接卡扣。折叠时,包体内部1面朝上,沿着水平轴线纵向折叠多次,再沿纵向中轴线横向折叠,并通过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上的连接卡扣连接为家庭应急救援包。应急救援包展开穿戴时,包体内部1穿戴在身前,包体外部10穿戴在身后,并通过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上的连接卡扣相互卡扣固定,防止应急救援包从身上脱落。所述的包体内部1设有不同的分区,用于放置不同的应急物资。包体内部1的顶部和中部均水平设有反光条5。所述的包体外部10的顶部设有雨帽11和反光条5。包体外部10上对应折叠后构成的应急救援包的位置处设有一圈拉链12,用于增强应急救援包的封闭性。包体外部10上对应应急救援包中间位置的地方设有十字丝网印刷标识15。进一步地,包体内部1的分区包括设备区、信息卡4、手电收音机区6、绷带口哨区8、食物区7和医药用品区9等。所述设备区分为设备区A2和设备区B3,二者以纵向中轴线为对称轴并排位于中部反光条5上方;所述信息卡4固定在设备区A2上;所述手电收音机区6和食物区7以纵向中轴线为对称轴并排位于中部反光条5下方,所述绷带口哨区8和医药用品区9以纵向中轴线为对称轴并排位于手电收音机区6和食物区7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通过折叠-展开的方式实现快捷的穿戴和收纳,达到快捷收纳、解放双手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灵活的特点,适合市场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应急救援包展开后的包体内部状态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应急救援包展开的包体外部状态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应急救援包折叠状态示意图;其中,(a)为应急救援包的俯视图,(b)为应急救援包的正视图,(c)为应急救援包的侧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应急救援包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A。图5为实施例中应急救援包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B。图中:1包体内部;2设备区A;3设备区B;4信息卡;5反光条;6手电收音机区;7食物区;8绷带口哨区;9医药用品区;10包体外部;11雨帽;12拉链;13连接卡扣A;14连接卡扣B;15十字丝网印刷标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所述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为折叠结构,包括包体内部1、包体外部10和连接卡扣。所述包体内部1的顶部和中部均水平设有反光条5。包体内部1缝纫有不同的分区,包括设备区A2、设备区B3、信息卡4、手电收音机区6、食物区7、绷带口哨区8和医药用品区9。所述设备区A2和设备区B3以纵向中轴线C为对称轴并排位于中部反光条5上方,翻折后形成应急救援包内部;所述信息卡4通过缝纫连接在设备区A2的布料上;所述手电收音机区6和食物区7以纵向中轴线C为对称轴并排位于中部反光条5下方,所述绷带口哨区8和医药用品区9以纵向中轴线C为对称轴并排位于手电收音机区6和食物区7下方。所述包体外部10的顶部设有雨帽11和反光条5。包体外部10上对应折叠后构成的应急救援包的位置处设有一圈拉链12。包体外部10上对应应急救援包中间位置的地方有十字丝网印刷标识15。所述包体内部1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连接卡扣A13;包体外部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连接卡扣A13对应连接的连接卡扣B14,用来固定应急救援包。以水平轴线A为对称轴,将雨帽11对折到设备区A2和设备区B3;以水平轴线B为对称轴,将绷带口哨区8和医药用品区9对折到手电收音机区6和食物区7。通过两次纵向对折,将展开的应急救援包纵向尺寸缩小到一半,如图4所示。以纵向中轴线C为对称轴,将对折后的雨帽11和设备区A2对折到设备区B3,将对折后的绷带口哨区8和手电收音区6对折到医用药品区9食物区7,将展开的应急救援包横向尺寸缩小到一半,如图5所示。然后通过包体外部10上的拉链12将对折后的应急救援包封口。最后,通过连接卡扣A13扣到连接卡扣B14上,形成应急救援包的手提带,完成应急救援包的折叠,如图3所示。应急救援包展开穿戴时,包体内部1穿戴在身前,包体外部10穿戴在身后。通过包体内部1与包体外部10上的连接卡扣相互卡扣固定,防止应急救援包从身上脱落。所述应急救援包展开后横向尺寸为42厘米、纵向尺寸为60厘米;所述应急救援包折叠后正视图的横向尺寸为30厘米、高度为21厘米,左视图厚度约为5厘米。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描述中,使用“包括/含有”等术语来描述具有的部件并不仅限于这些部件,不排除其他细节零部件。以上描述的目的是对本技术的图示进行说明和解释,以便相关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和创新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集逆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为折叠结构,折叠后为普通应急包,展开后为可穿戴身上的马甲;所述家庭应急救援包包括包体内部(1)、包体外部(10)和连接卡扣;/n所述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的形状和尺寸一致,且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的两侧均设有对应的连接卡扣;折叠时,包体内部(1)面朝上,沿着水平轴线纵向折叠多次,再沿纵向中轴线横向折叠,并通过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上的连接卡扣连接为家庭应急救援包;应急救援包展开穿戴时,包体内部(1)穿戴在身前,包体外部(10)穿戴在身后,并通过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上的连接卡扣相互卡扣固定,防止应急救援包从身上脱落;/n所述包体内部(1)设有不同的分区,用于放置不同的应急物资;包体内部(1)的顶部和中部均设有反光条(5);/n所述包体外部(10)的顶部设有雨帽(11)和反光条(5);包体外部(10)上对应折叠后构成的应急救援包的位置处设有一圈拉链(12),用于增强应急救援包的封闭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的家庭应急救援包为折叠结构,折叠后为普通应急包,展开后为可穿戴身上的马甲;所述家庭应急救援包包括包体内部(1)、包体外部(10)和连接卡扣;
所述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的形状和尺寸一致,且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的两侧均设有对应的连接卡扣;折叠时,包体内部(1)面朝上,沿着水平轴线纵向折叠多次,再沿纵向中轴线横向折叠,并通过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上的连接卡扣连接为家庭应急救援包;应急救援包展开穿戴时,包体内部(1)穿戴在身前,包体外部(10)穿戴在身后,并通过包体内部(1)和包体外部(10)上的连接卡扣相互卡扣固定,防止应急救援包从身上脱落;
所述包体内部(1)设有不同的分区,用于放置不同的应急物资;包体内部(1)的顶部和中部均设有反光条(5);
所述包体外部(10)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章晋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