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8929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4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中设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相背的两个表面上。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驱动电路层的相背的两个表面上,实现了双面显示功能,而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同一驱动电路层分别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实现了一种轻薄性更好的显示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形式的渐趋多样化,双面显示功能成为新一代电子产品的主要特色,特别是一些办公场所的显示用品。但是,目前通常只是将两个独立的显示器件进行背靠背组装,以实现双面显示的功能。采用上述方式构成的双面显示装置比较厚重,因此不符合用户对轻薄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双面显示装置比较厚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一种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中设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相背的两个表面上。一种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中设有驱动模块;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形成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剥离所述衬底;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如上述的显示组件,且多个所述显示组件的所述驱动电路层相连通。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显示模组。上述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中设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相背的两个表面上。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驱动电路层的相背的两个表面上,实现了双面显示功能,而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同一驱动电路层分别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可以以较为轻薄的驱动电路层实现对双面显示的独立控制,即,实现了一种轻薄性更好的显示组件。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至少部分重合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相错开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等效电路图;图5为一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一实施例的步骤604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实施例的步骤606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实施例的步骤608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实施例的步骤610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一实施例的步骤604的子流程图。元件标号说明:显示组件:10;第一发光单元:100;第一阳极:110;第一阴极:120;第二发光单元:200;第二阳极:210;第二阴极:220;驱动电路层:300;驱动模块:301;像素驱动电路:311;选择电路:312;柔性层:320;缓冲层:330;栅绝缘层:340;层间介质层:350;平坦化层:360;有源层:371;第一接触结构:372;栅极:373;中间金属层:374;源极接触结构:375;漏极接触结构:376;第二接触结构:377;像素定义层:380;偏光片层:400;封装层:500;衬底:6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法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图1为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多个显示组件10,图1中虚线框中的结构即作为一个显示组件10。参考图1,显示组件1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00、第二发光单元200和驱动电路层300。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00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00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300相背的两个表面上。第一发光单元100与驱动电路层300电连接,且第一发光单元100的电极与驱动电路层300中的电路电连接。第一发光单元100通过电极从相应的电路获取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并在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的驱动下发光,且发光的亮度与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的正相关。第一发光单元100的发光方向为背离驱动电路层300的方向,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00共同构成第一显示面,即正面显示。第二发光单元200也与驱动电路层300电连接,且第二发光单元200的电极与驱动电路层300中的电路电连接。第二发光单元200通过电极从相应的电路获取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并在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的驱动下发光,且发光的亮度与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的正相关。第二发光单元200的发光方向为背离驱动电路层300的方向,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00共同构成第二显示面,即背面显示。其中,由于第一发光单元100和第二发光单元200设置于驱动电路层300相背的两个表面上,且发光方向均为背离驱动电路层300的方向,因此,第一发光单元100与第二发光单元200的发光方向相反,即可实现双面显示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双面显示功能,用户即可以灵活地选择一个显示面进行显示,还可以使两个显示面同时显示相同的图像,以使多名用户可以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看,从而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显示组件10的灵活性。驱动电路层300,所述驱动电路层300中设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00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00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00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00发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双面独立显示的基础上,使第一发光单元100和第二发光单元200共用同一驱动电路层300,即,使双面显示的驱动电路集成于一个驱动电路层300中,实现了较为轻薄的显示组件1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发光单元100和第二发光单元200均设置于驱动电路层300上,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发光单元;/n第二发光单元;/n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中设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n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相背的两个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光单元;
第二发光单元;
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中设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相背的两个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microLED器件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驱动电路层的方向上相错开或至少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数据信号线,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数据信号线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数据信号;
选择电路,所述选择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选择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选择电路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选择传输所述数据信号至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控制信号线,所述选择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连接;
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分时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线包括:
第一控制线,与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第二控制线,与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具有相同的导通特性,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