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电表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95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故障电表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故障电表测试仪,包括正面设有显示屏的仪表盘,仪表盘正面设有两组共四个测试端孔,四个端孔配有相应的测试表笔,仪表盘背面设有测试插座。该故障电表测试仪是一种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测试仪表,具有全量程过载保护功能,独特的外观设计更体现专用电工仪表的优越性能。故障电表测试仪可用于测量单相交流电压、单相交流电流、单相有功功率、单相电能电量。是供电所用电检查对疑似故障电表测试的必备仪表,同时也能对用电客户疑似故障电表进行判别,可用于用电客户设备漏电检查、设备使用功率监测、设备电能消耗测量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故障电表测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故障电表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故障电表测试仪。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行业持续加大对营销经营成果、工作质量和数据质量的整改力度,达到规范经营秩序,实现降损增效、堵漏增收的目标。从源头上开展治理,坚决杜绝电量电费“跑冒滴漏”,切实提升营销工作管控水平。因此,此项工作的开展,就需要供电所职工每年,每月对低压连续零用电量用户进行摸底、排查工作。1、农网用户用电计量装置现状:农村居民用电户居住分散,低压计量电表箱以2-6位表箱安装至电杆2.5m以上部分,因此供电职工进行零电量用户检查时,需2人同时进行,一人登杆对表计检查,一人入户核实用电负荷。该用电检查工作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耗时。2、农网用户用电现状:对低压连续零用电量用户进行了摸底,发现,用户外地购房占比35%,孩子就学在外租房的占比30%,外出打工租房的占比15%,旧宅占比12%,故障和其它的占比8%。此类用户电表空载,电量为零,进行用电检查时,需接入负载做出判断。具体而言,实际用电检查工作中,会遇到如下技术问题:疑似“故障电表”,在实际工作中分2种,一是供电所对所有连续零电量用户有疑问,疑是电表故障,对所有连续零电量用户电表进行逐一现场检验。二是用电用户,未合理用电或设备线路老化漏电、不良的使用习惯等,所造成电能浪费、电费升高,疑是电表故障,向供电所提出异议。1)在对连续零电量用户进行用电检查中,除有明显故障痕迹的电表外,没有好的办法确认电表好坏,只能按最原始的手段进行确认(用户负荷侧加装负载或入户核实)。2)用户对电表提出异议时,工作人员没有一款现场证明电表正常的仪器仪表,不能够具备很好的说服力,在用户胡搅蛮缠时,只能建议用户提出申请拆表检验。3)在供电所日常工作中,对连续零电量用户进行用电检查,是一件既费力又费时且让人头疼不已的工作。鉴于当前优质服务工作,“你用电、我用心”,让用户用电安心是我们供电所每位职工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研制一款安全,省时,省力,廉价,可操作性强且功能多的测试工具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前述目前故障电表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故障电表测试仪。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故障电表测试仪,包括正面设有显示屏的仪表盘,仪表盘正面设有两组共四个测试端孔,四个端孔配有相应的测试表笔,仪表盘背面设有测试插座;其特征在于,仪表盘内部设有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包括与四个测试端孔一一对应的两组共四个测试端子,其中第一组测试端子的U端经过保险丝后分为三路,第一路连接转换开关的一端,第二路连接第一指示灯,第三路连接能够显示电流、电压、功率和电量的显示屏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组测试端子的N端分为三路,第一路与显示屏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二路与测试插座的一端相连接,第三路则分别连接有第一假负载的一端和第二假负载的一端;转换开关的另一端分为测试1线路和测试2线路,测试1线路分成两路,第一路连接有第二指示灯,第二路顺次连接有热敏电阻和负载开关的一端,负载开关的一端还与第一假负载的另一端相连接,负载开关的另一端则与第二假负载的另一端相连接;测试2线路与测试1线路的第二路之间连接有互感器,测试2线路经过互感器之后连接有第三指示灯,测试2线路经过互感器之后还与测试插座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组测试端子的U端与测试插座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组测试端子的N端与第一组测试端子的N端相连接;三个指示灯位于仪表盘的正面,转换开关位于仪表盘的正面;负载开关设置在仪表盘的底部。1)围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标,结合研制产品的原理性分析,和在之前台区进行连续零电量用户电表核查的工作中,存在着制约工作效率、不合理、不科学、不安全的操作流程,一一进行分析。提出方案:设计一款仪表,自制60瓦大小的假负载,实现目标。2)基于方案分解系统图,进行了分析归类,大致归纳为两大类,其中:仪表盘:(1)显示屏;(2)转换开关;(3)指示灯;(4)电源(第一组测试端孔)、测试插头(第二组测试端孔);(5)保险;(6)测试插座;(7)表笔(直表笔和夹表笔);手柄:(1)负载开关;(2)第一假负载(50w);(3)第二假负载(10w)。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1)、安全:工作人员攀登电杆2.5米处(采取各项安全措施后),在工作监护人监护下,即可开始作业。(监护人不需入户核实,工作人员不脱离监护人监护)。2)用时:每次完成作业任务在5min以内。小组成员在三个低压台区试用时,对产品进行了数据统计(见表1),平均作业时间在4.5min,目标达成。3)作业目的:适用于用电检查之连续零电量用户电表核查。工作人员利用测试手段给用户提供一个清晰认识,可以把家中“隐形电量杀手”找出来。工作人员得心应手,用户心服口服。目标达成。结论:从表1中得知,使用故障电表测试仪以后,切实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实现工作效能翻倍。附图说明图1仪表盘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仪表盘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仪表盘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仪表盘顶面结构示意图。图5仪表盘底面结构示意图。图6手柄结构示意图。图7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故障电表测试仪整体正面示意图。图9故障电表测试仪整体背面示意图。1-测试端孔,2-测试插座,3-显示屏,4-指示灯,5-转换开关,6-保险丝,7-负载开关,8-负载出线孔,9-第一假负载,10-第二假负载,11-互感器,12-热敏电阻,13-手柄,131-内圆柱,132-外圆柱,133-圆板。具体实施方式仪表盘的底部开有负载出线孔,负载出线孔安装有手柄;第一、第二假负载位于手柄内(热敏电阻负载过热保护)。手柄包括内圆柱、固定套(旋转国定套以保证线路连接良好)在内圆柱外侧的外圆柱以及连接在内外圆柱顶面和底面的一对圆板;内圆柱顶部伸出安装件与负载出线孔连接。保险丝位于仪表盘正面左下方。仪表盘长宽分别为166和126mm,厚度为45mm;测试插座的安装孔为边长45mm的正方形。显示屏位于仪表盘正面上方,长宽分别为84.6mm和44.6mm;指示灯的安装孔径为3mm;四个测试端孔的孔径为2.5mm,相邻间距为15mm;保险丝的安装孔为6mm;转换开关的安装孔径为10mm;负载开关的安装孔大小为10×20mm。内圆柱高度为109mm,外圆柱高度为116mm;上下圆板间距为123mm;内圆柱直径为36mm,外圆柱直径为42mm;圆板直径为50mm。显示屏采用目前常用交流表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带有独立的能够显示电流、电压、功率和电量的内部电路。该显示屏上自带功能按键。该仪表外观独特,便于携带,在供电所和电力企业对用户用电稽查工作中,用途明显,功能齐全,自制假负载,方便对无用电负载的用户进行电表疑似故障测试,并且能够帮助居民用电客户对设备耗电多少的认知,对用电客户用电的不良习惯,予以纠正。避免工作人员在无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故障电表测试仪,包括正面设有显示屏的仪表盘,仪表盘正面设有两组共四个测试端孔,四个端孔配有相应的测试表笔,仪表盘背面设有测试插座;其特征在于,仪表盘内部设有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包括与四个测试端孔一一对应的两组共四个测试端子,其中第一组测试端子的U端经过保险丝后分为三路,第一路连接转换开关的一端,第二路连接第一指示灯,第三路连接能够显示电流、电压、功率和电量的显示屏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组测试端子的N端分为三路,第一路与显示屏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二路与测试插座的一端相连接,第三路则分别连接有第一假负载的一端和第二假负载的一端;转换开关的另一端分为测试1线路和测试2线路,测试1线路分成两路,第一路连接有第二指示灯,第二路顺次连接有热敏电阻和负载开关的一端,负载开关的一端还与第一假负载的另一端相连接,负载开关的另一端则与第二假负载的另一端相连接;测试2线路与测试1线路的第二路之间连接有互感器,测试2线路经过互感器之后连接有第三指示灯,测试2线路经过互感器之后还与测试插座的另一端相连接;/n第二组测试端子的U端与测试插座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组测试端子的N端与第一组测试端子的N端相连接;/n三个指示灯位于仪表盘的正面,转换开关位于仪表盘的正面;负载开关设置在仪表盘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故障电表测试仪,包括正面设有显示屏的仪表盘,仪表盘正面设有两组共四个测试端孔,四个端孔配有相应的测试表笔,仪表盘背面设有测试插座;其特征在于,仪表盘内部设有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包括与四个测试端孔一一对应的两组共四个测试端子,其中第一组测试端子的U端经过保险丝后分为三路,第一路连接转换开关的一端,第二路连接第一指示灯,第三路连接能够显示电流、电压、功率和电量的显示屏的一个输入端;第一组测试端子的N端分为三路,第一路与显示屏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二路与测试插座的一端相连接,第三路则分别连接有第一假负载的一端和第二假负载的一端;转换开关的另一端分为测试1线路和测试2线路,测试1线路分成两路,第一路连接有第二指示灯,第二路顺次连接有热敏电阻和负载开关的一端,负载开关的一端还与第一假负载的另一端相连接,负载开关的另一端则与第二假负载的另一端相连接;测试2线路与测试1线路的第二路之间连接有互感器,测试2线路经过互感器之后连接有第三指示灯,测试2线路经过互感器之后还与测试插座的另一端相连接;
第二组测试端子的U端与测试插座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组测试端子的N端与第一组测试端子的N端相连接;
三个指示灯位于仪表盘的正面,转换开关位于仪表盘的正面;负载开关设置在仪表盘的底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