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节流装置及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井下节流技术,尤其是井下节流装置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的地面节流工艺在节流前需用地面加热保温装置对天然气加热,提高气流温度,以免形成水合物堵塞,而井下节流工艺技术是依靠井下专用设备实现井筒节流降压,利用地温加热,使得节流后井口气流温度基本恢复到节流前温度,从而有利于解决气井生产过程中井筒及地面诸多技术难题,节流器的失效将影响井下正常作业,增加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投放方便,打捞顺利,密封可靠的井下节流装置及应用方法,它克服了目前其它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中心杆、拉帽、下端双联接头、胶筒底座、卡瓦规、卡瓦座、扶正器、打捞头、气嘴接头、脱离接头、放水筒、锁套、开口卡环、下端接头,在中心杆上顺序安装着下端接头、拉帽、下端双联接头、胶筒底座、卡瓦规、卡瓦座、扶正器、打捞头、放水筒、气嘴接头、脱离接头,所述拉帽套在下端接头上;所述下端双联接头一端与拉帽连接,其另一端与胶筒底座连接。所述卡瓦座的一侧安装着卡瓦规,卡瓦座上安装着卡瓦;扶正器安装在卡瓦座的另一侧。所述打捞头安装在扶正器的一侧;打捞头与气嘴接头中间安装着放水筒。所述气嘴接头与脱离接头连接。所述胶筒底座上安装着锁套、开口卡环。所述卡瓦座为圆筒型,其内部设置有三个弧形柱,三个弧形柱之间的角度为120度;在每个弧形柱上设置有螺栓孔。本专利技术的应用方法:一是投放方法,下井前将脱离接头与悬挂机构组配在一起,以正常入井速度入井内;达到预定 ...
【技术保护点】
1.井下节流装置,它包括拉帽(1)、下端双联接头(2)、胶筒底座(3)、卡瓦规(4)、卡瓦座(5)、扶正器(6)、打捞头(7)、气嘴接头(8)、脱离接头(9)、放水筒(10)、卡瓦(11)、锁套(12)、开口卡环(13)、下端接头(14)、中心杆(15),其特征是:在中心杆(15)上顺序安装着下端接头(14)、拉帽(1)、下端双联接头(2)、胶筒底座(3)、卡瓦规(4)、卡瓦座(5)、扶正器(6)、打捞头(7)、放水筒(10)、气嘴接头(8)、脱离接头(9),所述拉帽1套在下端接头(14)上;所述下端双联接头(2)一端与拉帽1连接,其另一端与胶筒底座(3)连接;所述卡瓦座(5)的一侧安装着卡瓦规(4),卡瓦座(5)上安装着卡瓦(11);扶正器(6)安装在卡瓦座(5)的另一侧;所述打捞头(7)安装在扶正器(6)的一侧;打捞头(7)与气嘴接头(8)中间安装着放水筒(10);所述气嘴接头(8)与脱离接头(9)连接;所述胶筒底座(3)上安装着锁套(12)、开口卡环(13);所述卡瓦座(5)为圆筒型,其内部设置有三个弧形柱,三个弧形柱之间的角度为120度;在每个弧形柱上设置有螺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井下节流装置,它包括拉帽(1)、下端双联接头(2)、胶筒底座(3)、卡瓦规(4)、卡瓦座(5)、扶正器(6)、打捞头(7)、气嘴接头(8)、脱离接头(9)、放水筒(10)、卡瓦(11)、锁套(12)、开口卡环(13)、下端接头(14)、中心杆(15),其特征是:在中心杆(15)上顺序安装着下端接头(14)、拉帽(1)、下端双联接头(2)、胶筒底座(3)、卡瓦规(4)、卡瓦座(5)、扶正器(6)、打捞头(7)、放水筒(10)、气嘴接头(8)、脱离接头(9),所述拉帽1套在下端接头(14)上;所述下端双联接头(2)一端与拉帽1连接,其另一端与胶筒底座(3)连接;所述卡瓦座(5)的一侧安装着卡瓦规(4),卡瓦座(5)上安装着卡瓦(11);扶正器(6)安装在卡瓦座(5)的另一侧;所述打捞头(7)安装在扶正器(6)的一侧;打捞头(7)与气嘴接头(8)中间安装着放水筒(10);所述气嘴接头(8)与脱离接头(9)连接;所述胶筒底座(3)上安装着锁套(12)、开口卡环(13);所述卡瓦座(5)为圆筒型,其内部设置有三个弧形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贺,李家飞,梁秀霞,张永鑫,龚宗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东方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