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林刚专利>正文

一种柜门电控锁和开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9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控锁具领域。一种柜门电控锁,包括吸合机构、拨片、锁合机构和机壳。所述的吸合机构固定于机壳内部的左侧。拨片中端为孔状结构,拨片中端的孔位与机壳内部的轴柱相配合,能够绕着机壳内部轴柱旋转。吸合机构的上端与拨片的左端相嵌合。所述的锁合机构位于机壳内部的右侧,锁合机构的上端与拨片的右端相接触,拨片的转动能够带动锁合机构运动。本专利能够实现柜门快速动作,提醒用户未关紧快递柜柜门,完成柜门开关状态的感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柜门电控锁和开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控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门电控锁及开锁方法。
技术介绍
柜门锁具在进行锁合时,通常是直接是电磁铁吸放衔铁,衔铁带动弹簧装置,再由弹簧装置提供弹力带动锁舌动作,由锁舌相对锁扣伸缩状态的不同来完成柜门的开关。对于一般的锁合方式来说,其锁舌通常为斜锁舌。关门时,由用户手动关门,然后由用户自行判断柜门是否锁紧,柜门自身没有相应的传感器感应柜门的状态,不对柜门的状态进行监控。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衔铁带动弹簧装置,再依靠弹簧装置的弹力来驱动锁舌,这样的结构需要经过弹簧来对衔铁的吸合动作进行转移,而弹簧动作缓慢,转移衔铁吸合动作慢,不能实现柜门快速动作;2、锁舌为斜锁舌,不能对柜门提供作用力,当用户未关紧门时不能对用户进行提醒;3、电控锁内部没有相应的传感器,无法完成柜门真实锁合状态的确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衔铁带动弹簧装置,再依靠弹簧装置的弹力来驱动锁舌,这样的结构需要经过弹簧来对衔铁的吸合动作进行转移,而弹簧动作缓慢,转移衔铁吸合动作慢,不能实现柜门快速动作;锁舌为斜锁舌,不能对柜门提供作用力,当用户未关紧门时不能对用户进行提醒;电控锁内部没有相应的传感器,无法完成柜门真实锁合状态的确认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在电控锁中设置拨片,拨片为杠杆结构,衔铁吸合时驱动拨片一端,拨片另一端能迅速带动锁舌动作,不需经过弹簧弹力驱动,能够实现柜门快速动作;通过设置扭簧和锁合弹片,让扭簧给锁合弹片提供向外的力,使柜门在未关紧时向外弹开,提醒用户未关紧柜门;通过设置微动传感器和锁合卡片,锁合卡片旋转时接触或者分离微动开关触点,完成柜门开关状态的感知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及开锁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柜门电控锁,该装置包括吸合机构、拨片、锁合机构和机壳。所述的吸合机构固定于机壳内部的左侧。所述的拨片为长方形结构,位于吸合机构的上端。拨片中端为孔状结构,拨片中端的孔位与机壳内部的轴柱相配合,能够绕着机壳内部轴柱旋转。吸合机构的上端与拨片的左端相嵌合。所述的锁合机构位于机壳内部的右侧,锁合机构的上端与拨片的右端相接触,拨片的转动能够带动锁合机构运动。所述的吸合机构包括吸合线圈、吸合线圈固定座、衔铁和弹簧。所述的吸合线圈固定座为圆柱形,吸合线圈固定座的下端嵌合于机壳相应的孔位。所述的吸合线圈为圆筒状,吸合线圈的下端套合在吸合线圈底座的外圈,吸合线圈的上端套合于衔铁下端的外圈。所述的衔铁上端嵌合于机壳相应孔位,并且与拨片相嵌合。所述的弹簧内侧套合于衔铁外表面,弹簧上端与衔铁上端相邻,弹簧下端与机壳上端外表面相邻,弹簧在衔铁上端和机壳上端外表面之间能够伸长或者压缩。所述的锁合机构包括锁合卡片、锁合弹片、扭簧和微动开关。所述的锁合卡片位于机壳内表面。锁合卡片的下端有孔位,与机壳相应位置的轴柱相配合,并且锁合卡片能够绕着轴柱旋转。所述的锁合弹片位于锁合卡片的上方,锁合弹片的下端有孔位,与锁合卡片嵌合于机壳相同的轴柱,并且能够绕着轴柱旋转。所述的扭簧为圆柱状,扭簧的圆柱内表面与锁合卡片和锁合弹片嵌合于机壳相同的轴柱。扭簧的触角分别与锁合卡片和锁合弹片相接触,并对锁合卡片和锁合弹片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所述的微动开关固定在机壳内部,位于吸合机构与锁合卡片的中间。当柜门电控锁需要开启状态时,线圈收到信号立刻吸合衔铁,带动拨片向上旋转运动,拨片与锁合机构脱钩。锁合机构开始向外旋转,柜门电控锁打开;当柜门电控锁需要关闭时,锁合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向内旋转,拨片勾住锁合机构,柜门电控锁关闭。作为优选,所述的衔铁下端与吸合线圈固定座内表面都为锥面结构,并且衔铁下端锥面与吸合线圈固定座内表面锥面相配合。当衔铁受到线圈的吸合力时,衔铁下端的锥面和吸合线圈固定座内表面的锥面能够有导向作用,衔铁下端能够落入吸合线圈固定座内表面的对应凹槽中,完成柜门电控锁的开启。作为优选,所述的拨片包括拨片主体、拨片滑槽和拨片挂钩。所述的拨片主体为长方形结构,中段为圆柱形。拨片主体圆柱形内表面嵌合于机壳相应轴柱,并且拨片主体可以绕轴柱转动。所述的拨片滑槽位于拨片左端,拨片滑槽为开口长方形。开口端与衔铁上端相嵌合,衔铁上端能够在拨片滑槽中运动。所述的拨片挂钩位于拨片右端,为冲压加工形成,拨片挂钩在旋转到固定位置时能够勾住锁合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的锁合卡片包括锁合卡片主体、锁合卡片触点、锁合卡片锁点和锁合卡片挂钩。所述的锁合卡片触点为圆弧状结构,位于锁合卡片左侧端面,在锁合卡片运动到一定位置能够与微动开关接触或者分离。所述的锁合卡片锁点位于锁合卡片右侧端面,伸出锁合卡片主体一定距离。所述的锁合卡片挂钩位于锁合卡片上端。锁合卡片挂钩为圆弧状,并且伸出锁合卡片主体一定距离,能够与拨片挂钩挂接。当要开启电控锁时,锁合卡片挂钩与拨片挂钩脱钩,实现柜门电控锁的开启。作为优选,所述的锁合卡片主体上端设置长方形无材料区域,为掏空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锁合弹片32包括锁合弹片主体321和锁合弹片豁口322。锁合弹片豁口322为圆弧形,锁合弹片豁口322大小与扭簧33形状相对应。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为线性弹簧、扭力弹簧和塔型弹簧的一种或者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为塔型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的锁合卡片锁点为斜槽结构。柜门电控锁开启状态时,锁合卡片锁点斜槽结构下边低于机壳锁合豁口,锁合弹片将锁合卡片锁点斜槽结构上端面覆盖;柜门电控锁关闭状态时,锁合卡片锁点斜槽结构下边高于机壳锁合豁口,锁合弹片旋转至锁合卡片锁点斜槽结构左侧。一种柜门电控锁开锁方法,方法采用上述的柜门电控锁,包括以下的步骤:1)控制装置收到开锁信号,将开锁信号发送给柜门电控锁的吸合机构;2)吸合机构中的吸合线圈得电,吸合线圈吸合衔铁,衔铁带动拨片左端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3)拨片绕着相应轴柱旋转带动拨片右端向上运动,拨片挂钩与锁合卡片挂钩相脱离,微动开关触点断开;4)锁合卡片、锁合弹片和扭簧绕着相应轴柱向右端转动,柜门电控锁完成打开过程。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及开锁方法的优点是:1、在电控锁中设置拨片,拨片为杠杆结构,衔铁吸合时驱动拨片一端,拨片另一端能迅速带动锁舌动作,不需经过弹簧弹力驱动,能够实现柜门快速动作。2、通过设置扭簧和锁合弹片,让扭簧给锁合弹片提供向外的力,使柜门在未关紧时向外弹开,提醒用户未关紧柜门。3、通过设置微动传感器和锁合卡片,锁合卡片旋转时接触或者分离微动开关触点,完成柜门开关状态的感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柜门电控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吸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衔铁下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锁合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锁合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柜门电控锁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门电控锁,包括吸合机构(1)、拨片(2)、锁合机构(3)和机壳(4);所述的吸合机构(1)固定于机壳(4)内部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片(2)为长方形结构,拨片(2)位于吸合机构(1)的上端;拨片(2)中端为孔状结构,拨片(2)中端的孔位与机壳(4)内部的轴柱相配合;吸合机构(1)的上端与拨片(2)的左端相嵌合;所述的锁合机构(3)位于机壳(4)内部的右侧,锁合机构(3)的上端与拨片(2)的右端相接触,拨片(2)的转动能带动锁合机构(3)运动;/n所述的吸合机构(1)包括吸合线圈(11)、吸合线圈固定座(12)、衔铁(13)和弹簧(14);所述的吸合线圈固定座(12)为圆柱形,吸合线圈固定座(12)的下端嵌合于机壳(4)相应的孔位;所述的吸合线圈(11)为圆筒状,吸合线圈(11)的下端套合在吸合线圈(11)底座的外圈,吸合线圈(11)的上端套合于衔铁(13)下端的外圈;所述的衔铁(13)上端嵌合于机壳(4)相应孔位,并且衔铁(13)与拨片(2)相嵌合;所述的弹簧(14)内侧套合于衔铁(13)外表面;弹簧(14)上端与衔铁(13)上端相邻,弹簧(14)下端与机壳(4)上端外表面相邻,弹簧(14)在衔铁(13)上端和机壳(4)上端外表面之间伸长或者压缩;/n所述的锁合机构(3)包括锁合卡片(31)、锁合弹片(32)、扭簧(33)和微动开关(34);所述的锁合卡片(31)位于机壳(4)内表面;锁合卡片(31)的下端有孔位,锁合卡片(31)与机壳(4)相应位置的轴柱相配合;所述的锁合弹片(32)位于锁合卡片(31)的上方,锁合弹片(32)的下端有孔位,锁合弹片(32)与锁合卡片(31)嵌合于机壳(4)相同的轴柱;所述的扭簧(33)为圆柱状,扭簧(33)的圆柱内表面与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嵌合于机壳(4)相同的轴柱;扭簧(33)的两个触角分别与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相接触,扭簧(33)对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施加作用力;所述的微动开关(34)固定在机壳(4)内部,微动开关(34)位于吸合机构(1)与锁合卡片(31)的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门电控锁,包括吸合机构(1)、拨片(2)、锁合机构(3)和机壳(4);所述的吸合机构(1)固定于机壳(4)内部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片(2)为长方形结构,拨片(2)位于吸合机构(1)的上端;拨片(2)中端为孔状结构,拨片(2)中端的孔位与机壳(4)内部的轴柱相配合;吸合机构(1)的上端与拨片(2)的左端相嵌合;所述的锁合机构(3)位于机壳(4)内部的右侧,锁合机构(3)的上端与拨片(2)的右端相接触,拨片(2)的转动能带动锁合机构(3)运动;
所述的吸合机构(1)包括吸合线圈(11)、吸合线圈固定座(12)、衔铁(13)和弹簧(14);所述的吸合线圈固定座(12)为圆柱形,吸合线圈固定座(12)的下端嵌合于机壳(4)相应的孔位;所述的吸合线圈(11)为圆筒状,吸合线圈(11)的下端套合在吸合线圈(11)底座的外圈,吸合线圈(11)的上端套合于衔铁(13)下端的外圈;所述的衔铁(13)上端嵌合于机壳(4)相应孔位,并且衔铁(13)与拨片(2)相嵌合;所述的弹簧(14)内侧套合于衔铁(13)外表面;弹簧(14)上端与衔铁(13)上端相邻,弹簧(14)下端与机壳(4)上端外表面相邻,弹簧(14)在衔铁(13)上端和机壳(4)上端外表面之间伸长或者压缩;
所述的锁合机构(3)包括锁合卡片(31)、锁合弹片(32)、扭簧(33)和微动开关(34);所述的锁合卡片(31)位于机壳(4)内表面;锁合卡片(31)的下端有孔位,锁合卡片(31)与机壳(4)相应位置的轴柱相配合;所述的锁合弹片(32)位于锁合卡片(31)的上方,锁合弹片(32)的下端有孔位,锁合弹片(32)与锁合卡片(31)嵌合于机壳(4)相同的轴柱;所述的扭簧(33)为圆柱状,扭簧(33)的圆柱内表面与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嵌合于机壳(4)相同的轴柱;扭簧(33)的两个触角分别与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相接触,扭簧(33)对锁合卡片(31)和锁合弹片(32)施加作用力;所述的微动开关(34)固定在机壳(4)内部,微动开关(34)位于吸合机构(1)与锁合卡片(31)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当柜门需要开启状态时,线圈收到信号吸合衔铁(13),带动拨片(2)向上旋转运动;拨片(2)与锁合机构(3)脱钩,锁合机构(3)向外旋转,柜门电控锁打开;当柜门电控锁需要关闭时,锁合机构(3)在外力作用下向内旋转,拨片(2)勾住锁合机构(3),柜门电控锁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13)下端与吸合线圈固定座(12)内表面都为锥面结构;并且衔铁(13)下端锥面与吸合线圈固定座(12)内表面锥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门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片(2)包括拨片主体(21)、拨片滑槽(22)和拨片挂钩(23);所述的拨片主体(2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刚万香兰万小省
申请(专利权)人:葛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